本帖最后由 田野春色 于 2023-12-15 10:07 编辑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汉寿县金盆岭村民党员积分制管理激活乡村治理新活力 . (通讯员 田明时 陈政) .
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习近平 . 村党支部书记张祖爱与党员构通联系 隆冬时节,走进洞庭沅水之畔的汉寿县岩汪湖镇金盆岭村,一座座秀美的庭院绿树掩映,整洁干净,一条条硬化的平坦村道直通农家,村内好人公园、宣传牌、文化墙十分醒目……一幅治理有效、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对比过去,金盆岭村的村容村貌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曾被20多家国省市媒体报道。 . 该村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近些年来,金盆岭村广大党员干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繁荣农村的指示,紧紧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积极探索推行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制,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将乡村治理的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和带头作用,利用农村“熟人社会”这个先天条件,靠群众的目光和口碑,来促使党员们“做好事、干实事、不坏事”。全面、客观、量化、精准评价党员和群众 行为表现,激发党员群众 内在活力,积极参与村级各项事务工作,带来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金盆岭村村美民富,政通人和,2019年,该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村党支部与党员群众实地视活动情况打分 一、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量化管理 过去的金盆岭村由于地势低洼,基础设施滞后,村里经济落后,村容村貌杂乱不堪,党员队伍人心不齐,村支两委班子一盘散沙。2013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祖爱为首的“一班人”,以突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将积分制管理作为推动基层群众工作的要重抓手,制定印发《金盆岭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积分内容、评比范围、具体步骤和组织保障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制定简便易行、便 于操作的积分制管理办法,激发党员活力,增加干部动力,提升群众组织力,有效推动村级各项事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采取百分制、一年一周期的方式,根据村里每个无职党员的行为加分和扣分,主要包括四个活动。 一是“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党员每月22日开展1次义务劳动,包括帮助残疾孤寡老人、路边除杂草、集中地段搞卫生等,参加的党员每次记3分,全年可获得36分。二是“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每名党员因地制宜联系6-11户农户的6项日常工作,包括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综治维稳、遵纪守法、村里中心工作互动等,每项工作记4分,全年共24分。三是“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每名党员在本村或本组带领群众做4件实事,每件实事需3个义务劳动工作日的强度,每件实事记5分,全年共20分。四是“我是党员我应该”活动。每名党员按要求按时参加“三会一课”等党组织各种会议和有关活动,每次会议和活动记2分,全年共20分。 村党支书记张祖爱介绍说:“积分量化关键是给党员搭建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激发他们干事的热情,从而改变群众对党员的看法和认识。通过以上四个活动,把共产党员一年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台上展示,让党员当演员,让群众当观众,让群众当评委,既让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和存在感,也让群众真正了解了党员。” . 上级有关部门对该村调查了解情况给予依法治理点赞 . 二、实施“比脸”工程,接“地气”聚“人气” 村里的党员要是不参加活动怎么办?如何形成推动力,是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核心。为此,村里采取了四个举措。一是“比脸”,村里17个交叉路口设立了17块高标准的公示栏,专门按季度把党员的得分情况和排名情况张榜结果;二是“又比脸”,把所有在平台的党员全年得分情况进行分类,90分至100分的定为优秀党员,60分至89分的定为合格党员,60分以下的定为不合格党员,每年的12月30日给予公示。三是“再比脸”,村里每年腊月二十四召开党员表彰大会,表彰所有优秀党员。四是“淘汰出局”,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连续四次不参加村里的会议和活动的党员,被全村村民默认出局。 党员们都坐不住了,铆足劲争先创优。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他们都自发地到责任路段打扫卫生、清除杂草等,就像比赛似的,谁都不愿缺席。61岁的党员朱传付在村里开了一家装修店,不管多忙,他每月22日都会把时间安排出来,参加义务劳动。“要是不参加,我心里就总是过不去。”朱传付说,别的党员都去义务劳动,如果为了一单生意不去,“会瞧不起自己”。 三、激发内生动力,成果转化村美 十年坚持,激活内生力,成果丰硕,金盆岭村党员积分制让干部、党员、群众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一呼百应,广大村民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爱家乡、建家乡蔚然成风,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通过外引内联不断引进民营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全村有大小企业13家,800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张祖爱介绍,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承租等方式,金盆岭村与企业“共存共赢”,村集体收入每年都在40万元以上,截至去年底,村集体存款突破200万元。民风淳朴环境美。党员干群自觉抵制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做到赈酒不攀比、人情礼金不攀比。在75名党员带动下,村民主动负责自家屋前、房后的保洁。沿村道一眼望去,每家每户庭院前都修建了花坛,种了花草、绿树。2016年,村里更是在全县率先推行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产生的收益反馈到农户,每年每户达100多元。 基础设施大改善。10年来,村党支部大力改造生活环境,实现了“八化”:全村公路通水泥21.8公里,公路硬化100%,户户“三相四线”到门口,电力标准化100%,家家喝上自来水,饮水净化100%,安装路灯970盏,公共区域亮化100%,栽种绿树1万多棵,铺种草皮1.8万多平,集中区域绿化100%,每户补贴300元,电视网络化100%,全村21个交叉路口装上监控器,监控智能化100%,养成良好习惯,户户干净整洁常态化100%。 下一步,金盆岭村将继续用“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不断走深走实,助力金盆岭村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