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0|回复: 0

《廿世纪湖南人物》中的常德人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 1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常德 爱常德 兴常德
     《廿世纪湖南人物》中的常德人之一
摘编按:《二十世纪湖南人物》是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共同组织征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物研究和具有工具性的大型书籍。收录了20世纪湖南人物约1225名,包括革命家、革命先烈、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人士、著名专家学者和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等。人选的标准是,主要依据所作的贡献和所具有的影响,也适当考虑了所任职务。政治人物一般系省部级以上,军事人物一般系少将以上,科学家主要是两院院士和其他有重大创造发明者。简言之,是指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内已作出重要贡献或具有较大影响的湖南人物。
该书收录常德籍75人。为了老乡们“知常德 爱常德 兴常德”“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余将择录,陆续在本栏登载。
林伯渠(在毛泽东刘少奇等13人之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原名林祖涵,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人,1886年3月20日出生于安福县一个书香家庭。1902年,考人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1903年冬,西路师范举行选拔留日学生考试,以第一名被录取。1904年入日本东京弘文学校留学。1905年加入孙中山在东京创立的中国同盟会,11月因陈天华忧时感事在日本东京愤而蹈海自杀,毅然罢学,此后成为职业革命家。1906年在长沙任教和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被派到东三省工作,从事秘密反清活动。1911年回湘,参加倒清反袁独立活动,失败后,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1914年7月加入中华革命党,后奉命回国到汉口、长沙等地组织反袁活动,参加护国、护法运动。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先后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常委,担任农民部长。在发动和领导农运工作中,认真执行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吸收中共从事农运和对农民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同志参加,尽力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与合作,为推动当时农民运动的发展,建立了功勋。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他被排挤出国民党中央,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任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把一支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很弱的杂牌军,改造成为北伐劲旅之一。1927年3月,在武汉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
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即去江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担任革命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辗转去苏联。1928年秋到达莫斯科,先后在莫斯科、海参崴学习和任教。在此期间,同瞿秋白、吴玉章及苏联语言学家一起制定了中国北方话拉丁化方案,为中国文字改革事业做了有益工作。1932年下半年起程回国,经上海于1933年3月到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华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部长,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经困难,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主富农筹款借款;一面适当增发货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保证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红军长征开始后,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总供给部部长。他有一匹马,但很少骑,而是拄着拐棍,手提小马灯,为红军筹粮筹款。黄镇当时为他画了一幅《长征中的英雄》。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后,继续任财政部长。1937年冬至1948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领导边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教国十大纲领》后,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代表,驻西安进行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利用自己社会联系广、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8年12月12日,他抵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接受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为建立新中国,老当益壮,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有时连续工作达20小时。他在日记上写下“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10个大字作为座右铭自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主持开国大典,站在毛泽东身旁,以宏亮的声音宣布开国大典开始。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主张人大代表要下去视察工作,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当地的实际工作状况,以便推动和鼓励各级政府正确地及时地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并倡导把定期下去视察工作,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党和国家机关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的一种制度。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7年至1959年,他在视察中逐渐觉察出一些问题,在日记上写下一些针砭时弊的话:“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力戒浮夸片面”。1959年7月,参加庐山会议,在发言提纲中写有“我们的不足”,是“既忽视客观规律,又未能综合平衡”,原因之一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如“刮共产风”,“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这是“脱离群众的”。在《庐山即景》一诗中写道:“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做结论。”
1960年5月29日病逝,终年74岁。有《林伯渠同志诗选》、《林伯渠日记》等著作存世。邓小平说:“林伯渠同志从青年时代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统一战线、财经工作和政权工作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王震说:“林伯渠同志学识渊博,既是政治家,又是学者和诗人。毛泽东主席就曾说过,他是知识渊博的大知识分子。他经常手不释卷,勤奋地学习,尤其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六十寿辰时,他还向毛主席请教:‘像我这样的人,应当如何学习?’毛泽东同志回答说:‘讲到底,我觉得还是三个问题。像你我这样的老党员,也还是要在立场、观点、方法三个方面去努力。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林伯渠同志非常重视毛泽东主席这一教导,他多次向同志们讲述毛泽东同志同他的这次谈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1:05 , Processed in 0.0308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