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0

萧骏琪:孝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7 16: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4-2-17 16:44 编辑

孝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

.
萧骏琪


  前几年,《英才文萃》娇娇约稿写写古二十四孝,我写了。到最后才发现旧日的二十四孝尽是些杜撰的故事,其中好多情节都是匪夷所思。那些在生活中无法再现的“孝道”,让人反感厌恶。但仔细一想,古人写二十四孝,是为了唤醒人的良知,是劝人向善。写作者煞苦心,宣传孝文化,其心善焉,不必指责。
  于是,我决定写写现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孝文化,写尊敬老人的故事,写弱智人的春天,写老年人自身的善良……我敢说,我写的孝道故事都是真实的。文字中的主人公,他们完全凭着一种本能的善良与纯朴,去孝顺自己的长辈或者父母。在我每晚的睡梦中,我文字中的人物都会围拢过来,他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时,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在炊烟处、高山巅,或者田埂溪边、或者夕阳深处呵呵地笑着、诉说着……
   菩萨三妈,我知道,您老已平稳扺达天堂,莲开了,莲与您的微笑媲美,莲如你的腰杆挺直!三妈在天堂是不会寂寞的。薛凤莲,你的父母会百病不沾的,会长寿的,资水见证了你的孝心,上天看见了你的善良。满爹,你是孤寡老人,可你的儿孙到处都有,他们不一定姓曹,但他们如你一样仁义善良。
  萧大鹏和我是宗亲,尽管他的父亲萧克军老人走了十多年了,但他仍然把父亲70余年前用皮纸写成的手稿经过精心整理后,出版结集成书,以告英雄父亲的在天之灵,并还原了一场正义战争的真实。尽管上世纪50年代参战的志愿军老人已所剩无几,但萧克军老人这一本书,让我们的下一代或更下一代的子孙都知道,战争如此残酷和平来之不易啊,珍惜啊珍惜。
  教育家文希良老骥伏枥、心系家乡;摄影家柳卫平用照相机,见证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作家汪正初,退休后发挥余热,用笔歌颂家乡、六旬孝子刘正秋为90岁老娘尽孝,只为报答娘的养育之恩,金枝姑娘千里往返奔波,为了告诉父母:老爹老娘,让我再爱你们一次。
  树欲静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生我养我,社会哺我育我。我们本来就是原生动物,卑微、迟钝、生机渺茫,是父母最早收留了我们,是娘给了我们一个孕育生命的封闭式的殿堂。十个月的风风雨雨、十个月的冥冥灭灭,我们终于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了。以后,我们长大了、成家了,而父母已垂垂老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报答父母的恩情?
  很喜欢小女儿萧诗情说的“你带我一小、我养你一老”的直线思维。说白了,这句话,不是一个15岁的女孩子的原创,但这句话在泱泱大国已深入人心。父母生我、我养父母这并非一个报答式的约定,但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一份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没有人要求我写什么新二十四孝,但文明古国的孝文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老书生热爱这片土地力所能及能做到的事,就是弘扬孝道文化,将宣传中华民族的善良与优秀情感进行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4:57 , Processed in 0.0321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