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1|回复: 7

大旱,寻甩亩(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8 06: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清香 于 2024-2-18 07:30 编辑

大旱,寻甩亩(散文)
作者:袁清香


摘要:持久干旱,农作物无法落土生根,利用甩亩救救急。
“甩亩”,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撂荒的土地,特别指那些被水淹没而不能耕种的土地。今年的干旱,曾经的甩亩又出现了。重现的甩亩,那里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可以唤醒老天的眼泪吧?
  
   一
   看来我们这辈人的运气真的“好”,正好赶上今年的百年难遇的持久大旱,还有持续的高温天。这不,马上就是霜降,名义上的秋天快完,实际上的秋天居然还没到。许多文人骚客都在拽文拽诗,什么温柔的秋,特别的秋,感人的秋,激情的秋,战斗的秋,等等,写得是诗意盎然,精彩迭出,情不自禁。我也早想来舞几个字,无奈差墨水,舞着舞着便舞不下去了,多次是中途败下阵来,残局难收。
   确实,今年这个秋天啊,有点任意妄为,有点刚愎自用,还有点不负责任。它一味地继承着夏天的浪漫洒脱,继续着高调的火辣情怀,沦陷其中,不想自拔。它大概不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不和春、夏、冬协商调和,任由它们挤兑得没立足之地了,也不站出来据理力争。瞧瞧,白天的温度还在30°徘徊,秋天都快没了,还不觉醒,恨铁不成钢啊!还有,冬天正虎视眈眈,站在门边坏笑。
   唉!夏天要强行值班守着,守着就守着呗,守着也得尽点心才是吧,三个多月的高温干旱,居然不管世间万物的死活,不给下雨,这不是要了一些生物的命吗?飞禽走兽、瓜果蔬菜、禾苗庄稼,怎么维持生命?“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长”,只有炙热太阳,没有雨水滋润,有生命的物质怎么活?特别是靠天吃饭的农民,更是需要风调雨顺的帮助,才得以有好的收成。嗨!现在是,种下去的冬季作物无法生根发芽,有的从即将干枯的堰塘里水库里抢了一丁点水,也是杯水车薪,几乎没作用,有的作物很努力地往上长,终究得不到雨水滋润,夭折。就像生病的穷人没钱去就医,只能拿命硬抗,无可奈何地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信条。不是有了秋风还有秋雨一说嘛,最近的秋风倒是在空中肆意妄为,落叶满天飞,横扫千军万马,可望眼欲穿的秋雨呢?躲猫猫去了?
  
   二
   持续高温无雨,无论是谁,心情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身心会受到摧残,身体的各个机能受到严重考验。部分体弱多病的老人,熬过了火焰般的夏天,居然没熬过有所希望的秋天。许多人望天兴叹,玩命抵抗!特别是插秧种地的农民,靠水果生活的果农,今年秋收已经造成很大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可是,冬种又无法进行,真是那个愁啊,那个焦啊。难道老天爷还要继续考验农民吗?保护生态环境,农民一直是执行者。饭碗握在自己手中,这个道理也知道,可只有碗没有饭,怎么办?田地里是光秃秃,种下作物,不见青苗;果园里死树连片,死果满地滚;就是常绿的菜园子,也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难道有田有地的农民也要到市场上去买粮食、买外地的蔬菜、买外地的水果来吃?外地没受到灾害、真有保障?没有收入来源拿什么来买!心急如焚的农民啊,感觉胸口的一口气老是被压抑着,透不过来。
   多想无益,无奈的天气,我也无法改变,既然干不了什么事,就到处转悠转悠吧,走走,也许会改变心情,会有意外收获呢。
  
   三
   咦,有几个人在水库边干嘛?好像在那些被沦为“甩亩”的田里,挥舞着锄头,叽叽喳喳的,正在火热进行中。
   我猛然惊醒,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原来他们在潮湿的甩亩田里种东西。他们也太会过日子了吧,我兴致勃勃回家拿起工具,欣然前往。
   甩亩,可能是我们这里才有的一种说词。简单点说,就是本来是可以耕种的田地,因为某些建设的需要,而不得不将田地废了,不能再种农作物。
   我的家住在蔡家岗镇的尽头,紧挨着双桥坪镇的横冲水库。横冲水库的堤坝在双桥坪镇的土地上,我们这地方所处的位置稍高一些,淹没的田地大部分是我们镇我们村的,九组十组的居多。水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那时是集体所有,据说当时是有返销粮给生产队里的,后来政策变了,渐渐地啥也没有。后又几次扩充,水面是越来越大,所淹的田地是越来越多,我家就有三块田,两亩多面积,我组起码淹没了几十亩,另外一个组也淹没了几十亩。这些田地都成了横冲水库的蓄水库,长期以来在水底下默默做着贡献,成了“甩亩”。
   不过,这些田地今年交了狗屎运。它们大部分几十年没见到过太阳、月亮和星星,就连小草都不认识了,更别说听鸟语看雁飞。今年又可以重温旧梦,直接与天地接壤,与生灵亲吻,重新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接受人们的洗礼,这可得感谢今年的持久大旱高温天,才得以让甩亩重见“光明”。
   老百姓都知道“寸土寸金”的重要性,从来就会精打细算,不放过任何“可乘之机”。这里既然有现成的潮湿土地,赶快趁机种点啥,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对待。
  
   四
   我们这里没有流动的河,今年的骄阳,似火一般长期炙烤着大地,无论是生产用水还是生活用水,就是靠水库或者堰塘。人说“春雨贵似油”,其实秋雨更是贵似黄金。用“坐吃山空”,形容今年我地的水很是适合,水库和堰塘的水面面积已经摆在那里,不曾下雨,没有活水来,“人多粥少”,长时间你抢他抢,水位很快下降,“甩亩”依次渐渐露出曾经的模糊轮廓。这下它们可就派上了大用场,解了一点点燃眉之急。退出来的面积越来越多,冬天即将来临,估计还有几个月的枯水期,可别浪费这难得潮湿的泥土了。
   水库边又恢复了几十年前的热闹景象,几十亩的“甩亩”,早就没有了你的我的之说,只要是本组的人,谁都可以种点什么,也不用与谁打招呼,直接这个挖几小垄,那个刨一小块,种箩卜、种白菜、种生菜、冬寒菜、青笋、莴笋、茼蒿、儿菜等等。我心动不已,赶紧加入其中。
   “大妹子,你那么一大包萝卜种,给我一点。”
   “好,还有很多,谁还要,都来拿,快来哦,迟了没有咯。”
   “我这里还有九斤坨儿菜种子,哪个要,都拿去。”
   “小白菜种出售了,先到先得,免费拿!”
   “这里的菜都是公家的,不是私有物,见者有份,长出成品菜了,本组的人都可以拿回家去吃。”有人大声说。
   “是啊是啊,有菜了都可以来享用,一旦下大雨就会被淹,到时便宜水里的鱼。”
   ……
   被水浸泡n年的土地,黑黑的,肥效肯定不错,才退出水面不久,太阳一蒸,有许多的裂缝,趁着湿润,锄头轻落轻钩,再稍微一推,土便成碎状,不用费多大力。
   除了种菜的,也有下油菜苗床的,谁都坚信,已经干旱太久,老天爷不可能对我们不管不顾,不久总会要下雨,只要有了苗,一旦地里下透了雨,然后将菜秧、油菜苗,转栽就是。如此这般,给自己的菜篮子多了些保障,给明年的收入奠定了些基础。
   无论多难,老百姓都是追着希望,向着明天奔跑的,这种战斗力与生俱来。
   收起工具,我没有马上回家,看着一派繁忙的景象,我心生感慨,多么好的民众,从来不会被苦难打倒,即使打倒了,他们会选择爬起来。也许,那场雨会大得成暴雨,他们,也包括我种的那些蔬菜,会在暴雨里荡然无存,但只要希望还在,哪怕存在一天,他们也要把希望点燃。
   众人你一句我一语,在水库边欢笑着,水风吹来,凉爽无比,人们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外面的干旱与这里已经隔离,外面的一切已无关紧要了。
   天无绝人之路,救急的“甩亩”,成了我们这里今年最后的希望。原来快乐就是如此简单,这种知足既廉价也无价。
   大部分的堰塘早就见了底,水库也只剩最底部少量的水,老天爷看到这里的情景,不知有什么感想,能否做点安排,给送点雨水来?
   甩亩,曾经是孤儿,如今又被人们认领回去了。我不知干旱的眼睛是否看到,是否会感动而落泪……
(2022年10月下旬)


Screenshot_20240218_0626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8 09:4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呀,点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0:0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龚天宝 发表于 2024-2-18 09:40
写得好呀,点大赞!!!

谢谢老师鼓励和支持!祝福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8 22: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老师说佳作虽然发表过了季节,但没有过时,一个有生命的文字永远值得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5:3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雪英 发表于 2024-2-18 22:18
袁老师说佳作虽然发表过了季节,但没有过时,一个有生命的文字永远值得学习点赞!

谢谢老师认可,像这样以前写的东西还有一些,想陆续发这里来保存,毕竟我都动了大脑的。感恩老师!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9 08: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DDBC9190-4AEC-4D9F-9B60-DE6A78BD8FE2.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9 20:5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老师的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1:3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明艳 发表于 2024-2-19 20:58
学习欣赏老师的佳作点赞!

谢谢老师鼓励和支持!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5:26 , Processed in 0.0374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