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02|回复: 1

是新洲 还是新州 ——历史地名的探讨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2 1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家协 于 2024-2-27 18:27 编辑







是新洲 还是新州
——历史地名的探讨之一
地名是一个地域整体形象中,重要的品牌形象,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里,仅就今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的地名,做些探讨。看到底是“新洲”,还是“新州”。
从解字释义看。
(一)洲:1.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沙洲。3.洲姓。由此,新洲之名,应来源于澧水“.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沙洲”而得名。
(二):1.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 2.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看来,新州之名,是来源于“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 行政区划单位而得名。
二、 从近现记载看
(一)民国28年官修《澧县县志》卷三《食货志》田赋一目中有《新洲分柜所属乡镇》(附旧乡镇)及《农业志》商埠一目中有“新洲市,离城三十里,市繁盛”的记载。“新洲”之名始见于此。
(二)政府网站宣传。称:新洲是湖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湖南省2020届文明村镇、全国重点镇。新洲东控洞庭,西扼九澧,北接荆沙平原,南承武陵余脉。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山上茂林修墓,异兽珍禽,山下芦苇蒿麻,莲藕鱼虾,靡所不有。地名由来:原新洲镇境地为一块受水冲击淤积而成的新沙洲,故名新洲。
三、 从史志记载看。
(一)《嘉靖澧州志》载
该志是五百年前澧州官方主导编撰的第一部澧州志书。在澧州志卷·之五的名胜纪中,列有“新州城”条目。且在三十八个条目中排第十八位。全文是:
新州城州东三十里,晋车胤所寓。唐大历间,李泌筑。戎昱有颂。元立新城镇。至正间,徙澧州路于此。大德间,杨国祯建学,置书院。今废。
   其大意是说:新州城这个地方,在澧州(今澧县)东边三十里,是晋朝车胤(详见《晋书·车胤传》即《晋书》卷83列传53)所居住的地方。唐朝代宗李豫称帝,年号大历(公元766年十一月-779年十二月)间李泌(李泌722——789年在世,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幸相。于十二年(777年)末来澧州任澧朗峡团练使,统管潼州、朗州、峡州民团军事)所筑。戎昱(唐代诗人。荆州人。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贬为辰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曾对其有歌颂。元朝时,建立新州城镇。 公元1341——1368年间,州城搬家到澧州路这个地方。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从1297——1307年,共9年。期间,杨国祯建学校,置书院。今已废。
这段文字,把新州城方位,名称,建城的历史,迁城的时间,参与人员,基本上说得一清二楚。说明今新洲就是李泌于十二年(777年)末来澧州任澧(州)朗(州)峡(湖北宜昌)团练使,统管潼州、朗州、峡州民团军事)所筑。至今1000余年历史。
新州城明朝时就是澧州的重要关口。志卷之四“建置纪”,在27个“关梁”中,仅次:北关,在北门外,路通松滋、枝江。东关,在东门外小市口,路通荆、襄。西关,在西门外,路通石、慈、九、永。新城镇在州东二十里”。位列第四。津市镇排五。可见,新州在明朝在澧州的影响。
(二)《直隶澧州志》
《直隶澧州志》是清朝同治年间澧州官方主导编撰的志书。其卷二《城池(附古城邑)》载:“州城隋以前无考。隋改澧州为松州,筑城州河南,唐宋迁徙无常。元末,倪文俊陷安乡,遂陷澧州路,治毁,元帅孙毅、万户许寿,张必先徒镇于唐李泌所筑新城。明洪武初,迁今治。总管方杰垒土为城。水乐二年,甃以砖,高一丈五尺,上加女墙,周九里十三步,外有壕,时澧水南由伍家凹出,去城五里许,嗣后江流北徒,渐与城近”。
在“附古城邑下再记”:“新城,在州治东四十里,晋车胤读书处。唐大历间,李泌筑。元设新城镇,至正间徒路治于此。刘福通之乱,城遂废,今门额犹有石镌“车城”二字”
卷二《市镇(附街巷)载:“新城市(州东四十里,约二百余户)
四、 从澧水沙洲记载及现实看。
(一)《嘉靖 澧州志》卷之三地理纪载:“萤渚洲,州东三十里,晋车武子囊萤读书之处,又名车渚”。
(二)澧水南岸,原新州市镇境地,史无新沙洲的记载。新州之地,本就地处萤渚洲,即车渚洲。“车渚洲”不仅史载有记,且地名尚存。而“新洲”暨无洲存,更无遗址。

综上所述:李泌筑新城,元设州,始称“新州”。后称的“新洲”,查无原由。应按明、清州志所载,将“洲”还原为“新州”,其建州城的历史,比今澧州城要早600多年。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将会更加深髓。妥妥的千年古镇,大有申报联合国“非遗”的基础。
                                   (高家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18: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加盖《精华》图章,向先生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1:02 , Processed in 0.0330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