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耳”让她心里乐滋滋
2015年2月13日,是个雨后初晴的日子。常德市某医院A病房收进了一位老年女病人。医生给她作初步检查时,在与她的简短对话中,感到大吃一惊。
医生:“你说你的肠胃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
病人:“十来天了。医生,请你做个扫瞄,做个肠检和胃检。如果是癌症,我马上回去,88岁的人了,还搞化疗吧?”
医生:“你真有88岁了?”
病人:“是呵!哄你有么得用?”
医生:“你讲话简单明了,全是用的医学术语,你学过医吗?”
病人:“我呀,绣了几十年的‘地球’,其它什么都没学过。”
医生:“哦!我搞不懂呵,你一个来自农村88岁的老太太刚才讲的扫瞄、化疗、肠检这些医学术语你样样熟悉?”
病人:“我熟悉嘛,是电视机里看的唦!”说到这里,她用右手摸着戴在耳朵上的耳机,满面笑容地说:“是它帮了我的大忙。七八个年头以前,我糊涂得像个三岁的小孩子,么得都不知道。自从有了它,我从电视机中、从别人嘴里,学到了好多东西呢!”
这位病人叫王金桂,近几年来,她一天到晚心里确实乐呵呵的。
王金桂生长在湖南常德鼎城区许家桥乡。她年轻时相当能干,插秧割稻扯棉梗,挑担挖沟打水井,样样都在行,经常不愿意落在男人的后面。1958年隆冬时节,乡里要从她们村抽一批精壮劳力到草坪乡开挖跃进河,那时不过三十岁左右的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坚持要去。冰天雪地里,她和男人们一道,单衣薄裳,挖砂取土,挑担上坡,大汗淋漓,三个多月下来,她还获得了记功的奖励呢!
王金桂不仅体力活儿能干,脑子也蛮好使。她虽然没有进过学堂,但她算盘打得溜溜转,字儿也写得很好看。记得六十年代初,人民公社出集体工时,她是生产队里的记分员。全队一百二十多个社员的名字,以及当天大家干的什么事情,每个人记多少工分,她记得清清白白。几年下来,从没人说他把工分记错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场大病(那时农村医疗条件差,病名至今未弄清楚)过后,她的双耳像被人偷走了一样,什么也听不见了,就是五雷轰顶,她也只是隐隐约约有些不明不白的感觉。
从那时候起,一个本来十分鲜活而聪明的人,一下变得痴笨起来。耳聋和她的自卑心理,让她很少接触外界:常德城里有亲戚,她不去了,因为她感到无法与人交流。生产大队和队里开大会,她不参加,因为她听不见会干着急呀!七十年代中期,家里买了黑白电视机,她也因为听不见而不愿意看。
近30年时间里,她简直成了一个脱离世界的蠢人。
时来运转。二十世纪初,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世界和我们国家出现了许许多多令人吃惊的发展和变化。她在长沙某机关工作的儿子,听说市场上有一种叫“奥迪康”的助听器很管用。于是,为了孝敬母亲,他拿出一千多块钱,给母亲买了一台奥迪康超大功率耳背助听器。
王金桂开始还不肯接受。她对儿子说:“我都快八十岁、已经是黄土埋齐颈项的人了,看你花上一千多块钱买那么个小东西有什么用,我不要?”
听到王金桂反对的声音,一家人给她讲前讲后,讲左讲右,做起了细致的思想工作。王金桂这才同意把耳机戴在耳朵里。
“啊哟哟!这家伙还蛮灵喽!!你们讲话我真的听得到了。我听得到了呢!!!”王金桂喜不自胜,见人就说:“而今真好,只要有钱,聋耳朵都能变成好耳朵。”并且还反复夸她儿子:“我三十多年没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了,搭帮儿子给我买了助听器。让我听到了人们说话,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听到了电视机唱歌……你看我这心里高兴不高兴?哈哈哈!”
王金桂自从听得见了声音以后,心中好像升腾起了一股用不完的劲儿,似乎要把过去的损失夺回来一样。她除了偶尔读读书,看看报以外,相当专注电视中的新闻播报、科技发展、医疗卫生,还热心关注着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事情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