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0|回复: 0

思维城堡的突围 市工信局离退中心二轻支部 熊振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6 1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工信离退人 于 2024-3-6 15:13 编辑

思维城堡的突围
市工信局离退中心二轻支部 熊振华

  僵化的思维头脑,犹如坚固的城堡,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油盐不进。不捅开一个口子,创新的空气是无法注入的。某些思想,是建立在以荒谬为出发点的基础之上的,如此就植入了自身绕不过的逻辑悖论。凡是在思想上设置了前置条件的交流与讨论,其实都是虚头巴脑或走走过场的。
一、 思维的腾飞
  思想是一切文明的开端。一切真知灼见,只能来源于实践、生命感受、和思想实验,而不是来自于教条主义和某种强力灌输。思想是思想者的独舞,它拒绝狂欢。似是而非的东西,一旦大量占据大脑,就会扰乱正常的思维。越是强调思想大一统的地方,越是死气沉沉、越是远离原创的地方。所有的创新和改革,都是对思想紧箍咒的阻隔与否定,否则就无法越过雷池一步。
  新的时代、新的形式、新的方略,不断挑战既有的模式。因此,我们不能循规蹈矩,沿着前人或洋大人划定的轨迹亦步亦趋地前行。而是应该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如此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多了,灵感和创意就绝育了。在探索真理的路上,人迹罕见,迷雾重重。只有穿越了思维的迷障,才能通往真理的栈道。文字是思想的外衣,缄默是思绪的容器。沉默使人精神内敛,也使思想获得解放。任何记忆残片的连缀,都无法拼凑出人生完整的线路图。只有意识,才是生命一以贯之的自我印证。
  思维应以一个大的时间段来考察,这体现了文明进程的阶段性。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还达不到前人已有的水平,甚至还不断退化,那么这样的人乃至这样的地方,几乎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存在。这样的人地位越高,社会承受的体系性的风险就越大。独立思考者很难被灌输。思考的力量、坚定的信仰,比任何权力的影响都更为持久。思维的精进,其实不在于增加大脑的存储,而恰恰在于清空大脑的无效负载和信息饱和。解放思想,其实很简单:首先要解除思想的禁锢!自上而下减少束缚,自下而上敢于挑战和突破。
凡是在思想上设置了前置条件的交流与讨论,其实都是虚头巴脑或走走过场的。某些理论的讨论,就是面对悖论的煎熬,你明知底牌,但无法揭穿。若干年来,我们的头脑中盛满了许多无法验证的乌托邦,只有彻底清除干净,你的头脑才能吸纳新事物和新思想。解放思想不是概念股,不仅仅是口号,不是登高一呼应者如云。而是在于做一类实实在在的工作,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给思想松绑、让人说话、畅所欲言,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如此各类创意和创新举措,就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放松管理就是市场经济,因为市场本身就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其实,很多时候采取无为而治,远远胜过无所不包的瞎折腾。只要是创新,打造出一个四不像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边解放思想,一边又给思想戴上紧箍咒,这样的逻辑悖论,无异于让人戴着镣铐跳舞。辩证法不是诡辩论,形式逻辑也有局限性。一旦出格,必然会导致荒谬的结果。
  思想者走到最后,大多与自己可怜的思想相依为命。一个人总体上是应该超越前人的,否则,这样的生命就是一种浪费。理论要创新。凡是只知为古人话语添加口水,为洋人言论作注释的学者,哪怕著作等身,也不过是废纸一堆。一个人一旦放弃努力,就会沦为懒惰的囚徒。在生命的夕阳之光照进来之前,抓紧努力吧!
二、 睿思的酿制
  思想的强度和深度,非一朝一日之事。没有长期的酿制,是无法形成的。每个人对于世界而言,都是独特的存在。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如果与思考为伍,一定会带来思想的跨越式提升。某些人的思想深度和独特观点,应归功于长期以来的病痛或精神折磨。只有经历过心灵绝望的煎熬阶段,才能走向思想的深刻和成熟。
  夜晚,常常是思想者疗伤的时刻。一个人一旦悟透了人生,那就什么都看淡了。当把一切看淡的时候,离开窍就不远了。一个既有哲学底蕴、又有诗情澎拜的人,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往往会成为培植思想胚芽的后花园。经历是深深的过往,回忆是带泪的颤抖。跌跌撞撞,是真理探索之路上的常态。童年亲历的人和事,是思想的启蒙和出发点。贫困与疾病,会让一个人过早的独自思考。某些思想家的童年、青少年、乃至成年,是在饱受惊吓和政治迫害中度过的。
  一个人只有刻苦实践,不断加强思维的淬炼,就一定能获得思想的升华。一切偏离理性的煽情与做秀,只能带来喧嚣和鼻涕眼泪,而无关价值内核。所有的丰硕成果,都始于点滴积累。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不要动不动抬出死人和洋人来指导现实的实践——说穿了,这种习惯性作法,要么是懒汉思维,要么是能力低下只得拉大旗作虎皮。创新、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应该紧紧抓住不放,而不是成为摆设,或沦为某种意识形态的附庸。
  沉思是理性的领班,是迈向理智和清醒;实践是经验之母,是上升到理论的阶梯。社会既是认知的集合,也是思想的投影。思想的光芒,能照亮朦胧和混沌充斥的地方,能实现人生的跨越。不能为了某种站位或立场,而忽视事实、道理和逻辑,否则就会将政治泛化,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一切超越,首先在于精神的超越。立稳脚跟、握紧拳头、永不气馁,定能创造奇迹。任何阻碍创新的条条框框都必须打破,否则就无法前进一步。
  一切真知灼见,几乎都是直接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而不是来自于教条和某种灌输。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探索者孤独的脚步,有可能在幽暗的隧道中,发出跨越时代的巨响。音乐和诗歌之美,既能给人留下伤感,也能激发创意。在情感的震颤中,灵感常常混合着泪水喷涌而出。
  要有行动力,不是空喊口号。应该从口号的泡沫中摆脱出来。阅读是一种修养和思想的碰触,但一个原创性的思想家,对阅读太多的书籍,始终保持着某种警惕。时间不断逝去,生命的流量越来越少。我们应该科学利用时间,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上去。感性的根基很浅,很容易被拔出。太感性的人,很容易被煽情和带节奏。害怕投入的人,大多是保守者;无所坚守的人,大多是随波逐流者。懒惰与平庸为伍,勤奋是事业的推手。只要具有百折不挠的信念,不管流行思潮和社会风向如何变化,你都可以站稳自己的脚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是”与“非”之间的空隙,是一大片灰色区域。只要善于开发,一定会发掘出大量的灰色价值。模糊价值也是价值,只不过是中间价值或灰色价值,只要善于提炼,一定会升华为最终的价值。思想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内容的深刻和严谨。形式逻辑也有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切不要生搬硬套,否则一定会导出荒谬的结论。多灾多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幸,但往往是特立独行的思想者之大幸。
三、思维的酸腐
  封建帝王时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黎民百姓反反复复实施愚民术、洗脑术。思想领域犹如一个巨大的酱缸,浑浊不堪,出产了一批批思维怪胎和精神太监。经过思想酱缸浸泡和洗礼的人,成为了一棵棵泛酸的精神老白菜。他们的思想被作践于荒谬之事,沦为了乌合之众,且习以为常,从此与创新精神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关联。
  很多深信不疑的东西,常常是荒谬的。特定岁月被打扮成真理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一类垃圾。只要掀开那一类政客的道德面具,其邪恶就会昭然若揭。一切从思维价值出发,才能避开恶果。某些价值其实都是公认的,如果一个人偏偏对着干,不能说明他多有思想、多么特立独行,而只能证明他的愚蠢,或为了实施某种邪恶的动机而故意为之。
  某些被高调吹嘘的政客,你只要听听他的报告、翻翻他的文章,你就会被那种泛酸的“老白菜”呛得喘不过气来。某些生不逢时的思想者,某些潜规则的失败者,完全可以在思考和创作中找到某种心理平衡点。政客为信众描绘的,是一个荒谬的精神世界。满足于嚼人家思想口香糖的人,思想注定是贫血的。某些所谓的思想,是建立在以荒谬为出发点的基础上。一切受到控制的乌合之众,一定会发展成为一种狂热。如果一边给人佩戴思想枷锁,一边又号召解放思想的人,如果不是说小品,就一定是精神分裂了。无异于让人戴着精神镣铐跳舞。
  没有经过决策过程、一拍脑袋的“大手笔”,是非常可怕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某些所谓的正能量,就是歌功颂德;某些所谓的思想,就是一家之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不朽的诺言。被撕裂的人性,往往会不断向下循环,由此变得污浊不堪。在一个说真话顾左右而言他的地方,所谓的文明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在一个谄媚的话、表忠心的话、肉麻的话、遍地流淌的地方,不要指望有什么真正的思想和创新意识。许多人沦为吹鼓手和跟帖侠,加入了平庸的大合唱。
  某些时候,人们集体丧失了是非评判标准,确切地说是被人为摧毁了这种标准。然而,真正的思想者,尽管会受到某种压制,但他们始终都不愿沦为权势的帮凶和吹鼓手政客既无耻又虚伪透顶,他们没有谎言就无法生活。如果对他们奉若神明、紧紧跟随,那么这样的人也就基本上废掉了。一切装神弄鬼的人,都不要相信!那种既无本事又无德行的人,遭人鄙夷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们的存    就是对生命的戕害对精神的毒害。有的人的短板,不是奋起直追,而是通过贬低和打压别人,获得内心的平衡。
徳(才)不配位的人,一旦占据高位,一定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极大的灾难。不要用折腾证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折腾是盲目的,所以被冠之以瞎折腾。解放思想,说穿了,就是将精神教父强力灌输的那一类无法验证的东西,彻底清除干净。如此你的头脑才能吸纳新事物新思想。许多人在逻辑悖论中转圈,始终找不到出口——这也是那一类政客前言不搭后语、自己否定自己,自相矛盾的根源之所在。
  一个粗野的吼叫,一句下三滥的对话,一下子就揭示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时间把当年在酱缸中扑腾的人变成了老人。为了避免酱缸文化的束缚,你完全可以选择在某些边缘处去发展,这样极有可能取得杰出的成就。一个明白自己的不足、懂得反省的人,比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思想自由,就是滋生创意的土壤。一旦步入思维的盲区,就会徘徊不定,四处碰壁。世 俗已阉割了灵魂最深处的东西,只有清除头脑中的精神垃圾,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
  在某种特定时刻,才能看清人性的阴暗面。政客永远宣称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坚持愚蠢就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政客常常将谎言说得一本正经;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那一类特别喜欢指点江山的人,没有几个是不跑调的。多年来的灌输式教育,效果到底如何?许多人的思想和认知,仍然停留在封建时代,与现代文明相距甚远。
  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本身就是非文明的举动,绝不能用所谓的“大手笔”或“下一盘很大的棋”做注解。污点只能遮蔽于一时,死不认错就会在品格上烙上一个无耻的标记,一生也抹不掉。最大的无聊,就是费尽心力、煞有介事地去做那一类毫无价值的事。现实中,充斥着大量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并且成为了常态,扰乱了正常思维--许多真知灼见乃至常识,常常在网络上遭到大肆攻击和围剿。那些在务虚的名义下的夸夸其谈,既浪费时间和精力,也毁掉了真正的创意和灵感。我们每一个时期,都有宣传的重点。重心的改变是不可避免地。但由此也使许多人思想迷惘:相互否定、悖论重重、令人一头雾水;有时好像患了遗忘症:否定之否定,又走到先前被否定路上去了。似乎少了一种可持续性,并由此衍生出一类相互掐架的理论和口号。
四、理性与真理
  理智高于一切。感情用事与盲动,是一种精神缺陷。独立思考的人多了,才能产生多元思想。真理是对谬论的澄清与批判。思维嬗变,首先就意味着要创造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权力常常侵入真理的地盘,消解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导致无法自洽的逻辑悖论到处都是。真理和谎言之间的持久战一旦打响,如果混杂了权力的因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谨防一切虚有的外表。自信爆棚的人,总喜欢将其平淡的业绩任意拔高,一些做过的蠢事,却被当作功绩大肆炫耀。花里胡哨的口号多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就少了。真理的闪电,常常会击中那一类高高在上者的无耻谎言。无论权势如何熏天,无论口号如何嘹亮,如果没有思想的支撑,时间久了,就会被人鄙夷,或成为一个笑料。
  人的天性是无法抵御的。人应有点格调和雅趣,功利的气氛越浓,思想的空气就越稀薄。对于有的人而言,无须奋斗和攀登,因为他们的背景能傲视一切,直接就能飘到云端。某些刻意修饰的人,大多隐藏着某种心机。然而,下意识的举动和不经意的话语,却常常将其内心的秘密泄露无遗。不要随口号起舞,否则很容易盲目自大信心爆棚。习惯势力造成了麻木与盲目,也造成了怠惰与停滞。没有行动的热情将一事无成。倘若甘愿当一名平庸无为的人,则另当别论。
  某些大度,只不过是理性驾驭感性的结果。违背道德的人,面临的是一场人生危险的游戏。如果决策过程,仅仅属于个人行为的“大手笔”,那无异于豪赌或博彩。杰出不是被教导出来的,而是从旮旮旯旯中钻出来的。一切精神成长,都是以失去为代价的。把记忆的残片连缀起来,也无法拼凑出人生完整的线路图。只有意识,才是生命一以贯之的自我印证。
  学者与学者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有的学者是精神巨匠,有的学者只会掉书袋。哲人深邃的目光洞穿了事物的本质,他们的声望远远超越了他们的国度和时代。哲学家就是创造者。能够走进哲学这座神圣的殿堂,实在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为了到达真理的殿堂,只能沿着崎岖的山峦攀登。作品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平实淡雅中蕴含哲理,常常要靠有心者去发掘。自卑而不气馁,自信而不爆棚。理智的人,常常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情绪调控器。谁又能游离于生活之外呢?!任何理想主义,都不要违背人类的天性、搞乌托邦那一套,否则就会步入死胡同。
  思想,是思绪点点滴滴过滤后、形成的结晶体系,不是梦呓者的呢喃。然而,不幸的是,某些成年人的思想却相当稚嫩,似乎还停留在穿开裆裤的年龄。一切伟大的成功,伴随着心灵嬗变、头破血流,甚至生命的代价。心灵通往想象的最深处。许多伟大的创意和灵感,起初几乎都是记录在毫不起眼的小纸片上的。借助思想实验,能够完成一类待破解的课题。人的一生,谁也无法完全避免灾难,这是人类固有的宿命。挺直精神脊梁,人人都是风景线。沉思是内心的独白。失去理性,就会迷失在混浊或幽暗处。很多事其实很简单,然而人们却将它们想得太复杂了,人为增加了执行的难度。思想家高瞻远瞩,文字中洋溢着启示和预告,他们将所思所想化为电子符号,飘向了密密匝匝的人群。
  应学会透过假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任何伟大人物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千万不要抬到神的高度。历史的教训值得重视!决策者不能仅凭主观意识作赌注,否则毁掉的就是整体的利益,是国民的财产乃至生命。在某些临界点上,我们的双脚踩在分界线上,既是告别过往,也是开启新的序幕。理想决定着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因此不要把安逸和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真正的快乐,是对兴趣的投入,对事业的拼搏。
  思维是一种超量的容器,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具有伟大思想的人,勇往直前,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成为了主人;那些甘愿看人眼色行事、低三下四的人则沦为了精神的奴隶。一个文明的社会,是绝不应该搞个人崇拜的。个人崇拜之风一旦盛行,那一定是文明的倒退。没有例外!!
主要参考书目
1、 熊振华著《思维价值学》北京:线装书局2009
2、 熊振华著《思想的星空》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8
3、加缪著 杜小真译 《光活着是不够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4
4、尼采著 侯健编译《理智的狂人-尼采》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6
(作者系学者、作家、会计师。已出版专著20部,发表学术沦为逾百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14 16:56 , Processed in 0.0317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