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3|回复: 2

津市的古墓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0 10: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津市的古墓葬(一)
                                                                       文/醴荃

      此处所记古墓葬情况,或根据古墓葬中碑文所述,或参阅有关史志资料记载。至于传说之墓葬,或虽经掘出而时代、墓主不明者,未录。
      晋吏部尚书车胤墓
      现新州镇车渚岗,即车胤囊萤读书处。《隆庆岳州府志》《直隶澧州志》有记载。宋王齐舆诗:“儒生骨朽名犹在,高冢相望
已乱真,只认夜深萤聚处,便应冢上读书人。”其时墓已相混,现亦不能确指。
      车胤,晋南平郡人。父车育,任郡主簿。胤少时学习勤苦,家贫常无油,夏天则捉萤火虫数十装练囊中,藉以照明读书,常夜以继日。及长,以博学知名于世。恒温在荆州,曾以胤任从事、主簿、别驾、征西长史等职。宁康(373-375)初,为中书待郎,爵关内候。太元(376-396)中,增置太学生百人,又任国子博士。后复迁骠骑长史,太常,晋爵临湘侯,不久因病去职。后又为护国将军,隆安(397-401)初,被任为吴兴太守,辞以病。后又加辅国将军,丹阳尹。隆安四年(400)迁吏部尚书。因欲揭元显之过,元显曾逼令自裁,不久病卒。车胤之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年代大抵在晋宁康隆安三朝,约公元四世纪中叶至五世纪初。
      唐惟俨禅师墓
      在棠华乡药山。塔墓有唐仲所撰碑铭,年久湮灭。崇祯十三年(1640)曾重修,后塔又毁,今仅存墓及明碑。
      惟俨禅师,唐佛教禅宗高僧。俗姓韩,绎州(今山西新泽县)人。十七岁依潮阳西山慧照禅师出家,后从衡山希迁禅师(世
称“石头和尚”,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受法,博通经论。唐德宗贞元(785-805)初居澧州药山,宗风大振,时誉甚高。与朗州(今常德市)刺史李翱友善,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皆从其问道。民间有其见月长啸闻澧阳九十里的传说。李翱有诗记此事,药山长啸峰即由此得名。
      惟俨属禅宗南宗青原行思一系,经云岩县晟再传至洞山良价,创曹洞宗,著有《宝镜三味歌》。良价弟子曹山本寂,继承师法,大振洞门禅风。曾注《寒山子诗集》。曹洞宗以正、偏、兼三概念,礼君臣之位,分析佛教真如以其派生之世界万有的关系为教义,禅风以回互细秘著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僧道元入宋,于天童山第十三代如净(1163-1228)受法,曹宗洞传入日本,并以永平寺(在今福井县为中心)传教,至莹山绍瑾(1266-1325)改革禅风。积极在民间传教,并建总持寺(在今横滨市)为新的传教中心,有很大发展。绍瑾后被尊为日本曹洞宗太祖,现日本营洞宗即以永平、总持二寺为本山。因曹洞发源于惟俨一脉,故日本1983年、1984年曾两次组“寻根参拜团”来药山,参拜惟俨墓。
      惟俨大和八年(834)十一月六日圆寂,终年九十七岁,葬药山。唐文宋赐益弘道大师,塔曰化城。唐仲为撰碑铭。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17: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7:3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3-10 17:55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老师的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8:12 , Processed in 0.0327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