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4|回复: 1

萧骏琪:阳光万丈,照你前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2 14: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光万丈,照你前行


萧骏琪



        2019年5月,我从常德汉寿赶往桃江县城,应邀参加县宣传部主办的县文学创作座谈会。因为怕耽误会议的行程,便于前一天动身到达了千年古镇三堂街。文友胡育群热情地招待了我,在他家的晚宴中,我欣喜地见到了育群兄的老父。据育群兄介绍,他父亲已89岁的高龄了。但在我眼中,近90岁的老人仙风道骨,精神矍铄,言谈举止得体恰到好处。老人不饮酒,只食一小碗饭便放下了碗筷。那个黄昏的晚餐,老人是我眼中注目的焦点。

微信图片_20240312143632.png



到了2024年正月,和育群兄再次说起这位可钦可敬的老人,育群兄告诉我:老人的健康虽不如以前,但仍然饮食起居可以自理。因为老人的儿女多,便一家住几日轮流着过日子。但老人不惜爬楼费力,也喜欢到他家居住。我知道,育群兄夫妇对老父是极为孝顺的。孝顺本意并非一日三餐服侍到位,而是和老父朝暮相处几十年后,儿子能够揣摩到老父的内心世界,而饮食爱好仅仅只是其冰山一角。

前几天,我接到了我初中时的同学熊宁清一个电话,他先是对我的《中国式生存》已出表示祝贺,然后告诉我,他会来我居住的地方拿书,但到我居住的公寓恐怕要到八点钟以后了。

微信图片_20240312143627.png


八时二十分许,再次接到宁清的电话,他告诉了我他已到了,现正在县城正大家电超市等待。于是我带着书去了。老同学见面,而且是在家乡的县城,那种开心的感觉是自然流露的。宁清告诉我他这个时候来的原因:89岁的老娘因不习惯上下楼和自己尚未退休的缘故,故为老人租了间房,并请了一个保姆照顾,但他每天下班后,每天会去租房陪老娘说说话,所以就只能这个时候来了……

我能怪吗?老同学,孝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泱泱大国的道德范畴。在血缘与友谊之间,我们应该先选择亲情,宁清,我也是为人子啊。

很喜欢这两幅挽联:

树欲宁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奉母百年岂足?哀哉,数朝卧病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二。

爱我国矣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幸也,他世流芳应是慈容无再见,难寻瑶岛三千。


微信图片_20240312143620.png


这是清末鉴湖女侠秋瑾为母所挽联,全联78个字,却是字字血声声泪,为母亲的逝世痛心疾首,表达了女儿失去母亲的哀㤼。

一饭尚铭恩,况襁褓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这是晚清“中兴四臣”之一的曾国藩挽乳母联,一个“泣血”的词语,让天地为之变色,让后人再度捧读时泪流满面。

2022年盛夏,我到了牛剑桥刘资善老师的家里,尽管室外酷署难待,室内却是凉嗖嗖的,当一杯茶放到我的面前时,我意外地见到了刘老师的母亲。这时,刘母的年龄有80多了吧,但老人的精气神十足,在谈吐中也显得灵活自如。当老母亲的目光投向仙风道骨的儿子时,我忽然发现,那是一种怎样慈爱的眼神啊。在刘母的眼睛里,儿子是最有用的儿子,儿子是那座“楚南第一蛮桥”的脊梁!

刘资善老师是完人,这在我的文字里有无数次的描述。

和温建华先生视频时,发现这位近70岁的父亲仍然一身戌装。说实话,华爹没有当过兵,当兵是他儿时和青年时的梦想。他没有投入军营,但他把儿子温伟彬送去了军队。后来,儿子成了烈士,华爹哭后,毅然接过儿子手中的猎猎军旗,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中。我知道,华爹不老,华爹还能为红金村发挥余热,从此,华爹穿上儿子穿过的军装,于是,在广袤的开阔地,华爹的身影行走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为儿子说话,为祖国代言。

微信图片_20240312143609.png


行孝如育群,敬母如宁清,善良如刘资善,感动于温建华。我们崇尚敬老顺老,我们也知道致敬烈士。我敢说,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所有的公民都如胡育群、熊宁清、刘资善、温建华,我们还要执法机关干什么?

致敬千千万万的胡熊刘温们,我有万丈阳光,照你前程万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09: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图文并茂的佳作,欣赏学习,为萧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2:01 , Processed in 0.0353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