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3|回复: 2

企园酒家(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5 0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园酒家(二)
                                                                     文/彭伯鉴
      1938年,抗日战争一周年,津市各界开展“七七献金”活动,国民党驻军强要企园“献金”二千银圆,并以烧店相桐吓。宋维藩一时无法应付,忍痛停业。继之,宋氏兄弟析产分炊,宋维藩分得房产、家具、炊具和部分资金。企园歇业后,虽对外不营业,但仍暗中接待熟悉客人和老主顾,做关门生意。一年后,宋又重振旗鼓,开张营业。这时,正值宜(昌)沙(市)沦陷,长沙大火以后,津市市场
日益繁盛,餐馆酒楼欣欣向荣。宋维藩乘机大展宏图,特向湖南省银行借款购得第二进房屋,装潢门面,大规模翻修,精心设计,别具一格,进店左是烟酒糖果柜,右为面食点心卤味营业间,另名“芝兰斋”,二进走廊旁是天井,设鱼池假山,盆景花草相围,客厅在天井后,两边置太师椅8把,上披椅搭、椅垫,下铺地毯,中有长条桌、围桌布,上列福禄寿三星瓷像及围屏、香炉等。楼上前后两堂共有席位12席,每席间用屏风隔开,席间设有沙发围椅,供客体息。餐具用具亦更换新,从江西景德镇购来高级细瓷杯、盘、碗、盏,并添置锡制蒸盆、酒壶、火锅。布局新颖,装饰富丽,在津市酒家中首屈一指。同时,宋维藩为加强技术力量,专程赴长沙聘请省内名师来店掌勺,并授权自选下把师傅来店。宋本人技术全面而精湛,油案、白案均称高手,对炸、爆、溜、蒸、炒、煮等工艺熟练自如。从此,企园酒家经常保持一个由宋亲自掌管的过硬的技术操作班子,保证了菜肴面点质量始终如一并不断提高。企园十分讲究原辅材料的选用,酱油专用长沙德茂隆的龙牌酱油,调味品必须是上海天厨味精或日本“味之素”:其他如咖喱粉(油)、蚝油、茄酱、虾酱、虾蛋、豆瓣酱等皆从外地精选上等货色;海味、鸡、鸭、鱼、肉、菌类等都有严格的选用标准,宁缺毋滥。因此,企园酒家精心制作的佳肴美点形态美观,风味独特。上宴席的菜肴,花色品种多,分量少而精,具有一热、二烂、三淡、四油薄的特点,食而不腻。谚云:“艺人的腔,厨子的汤”,一席酒席必要好汤,企园酒家特别注重汤的调制。其经常备有的汤有四种,一是毛汤,用鸡、猪肉、蹄膀、猪骨熬制;二是奶汤,用鸡、鸭的骨架、翅、爪、猪肉、蹄膀、猪骨、活鲫鱼熬制,味厚鲜香似乳汁;三是清汤,用老母鸡炖制,清而不浑,味道鲜美;四是高汤,在清汤的基础上再度精制,做到汤清如镜,供做高级清汤菜肴之用。企园酒家还以讲究刀法闻名,扣碟、拼盘,厚薄长短划一,叠摆整齐美观,图案精美,宛如色彩斑斓的工艺品,色、香、味、形俱住,烧烤乳猪栩栩如生,麻辣子鸡色呈金黄,冰糖燕窝洁白晶莹,红烧鲍鱼金红透亮。该店供应菜目繁多,经常挂牌的达百种以上,任客随时挑选。是时,津市宴请之风盛行,有时同一客人一天在企园酒家用餐数顿,或连续几天在此赴宴,因菜目翻新,很少重复,饕餐之徒,赞不绝口。
      企园酒家以酒席、堂菜为主,兼营各种汤面、 饨、各种点心和腊味。酒席分等级供应,有鱼翅席、海参席、鲍鱼席、鱼肚席等,一般的酒席是四冷盘、十大碗,价4~6元(银元),适合一般人喜庆之用;中等席为四冷、四热、六大菜、二点心、四随菜、一汤,价8~10元:最高级席是燕窝烧烤全席,席前点心、手碟,席面有四高装、四镶盘、四热炒、六大菜、二点心、四随菜、一汤,价16元。各种酒席席面餐具味碟、并备擦拭碗筷之小毛巾和瓶装牙签,一应俱全。企园酒家奉顾客为财神,笑脸相迎。顾客进门,主堂服务员即趋前迎接,安好座位,随即泡茶,递热毛巾,介绍菜目,凭客选点。从客到齐入宴至散席,服务员三次为顾客送上热毛巾供客擦嘴揩手,另换新茶,最后算清账款,代客交付,再彬彬有礼,送客出门,使顾客有宾至如归之感。企园酒家还开展出堂业务,包席上门,根据顾客要求,准时派人携带原辅材料、用具等到户烹制开席。
      企园酒家以其雅致的陈设,精美的菜肴,誉满全城,名扬九澧,顾客趋之若婺,门庭如市。澧县、石门、慈利、大庸达官富贾,家有喜庆则慕名前来包席。每逢春节,津市巨商纷纷在该店包席大宴宾客。有时该店应接不暇,须事前预订,安排日期。企园酒家声誉日隆,生意愈做愈大,愈做愈活,每日营业收入由初来时的60元左右增加到200多元;雇请人员由4人增至10余人,月工资亦较优厚,名师10~12元,一般师傅4~6元,另分小费,帮伙每人每天可分小费约1元,比同业其他酒家高出近两倍。
      1949年7月津市解放前夕,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官吏富商或携资外逃,或不敢进出酒楼,商场业务活动减少,宴业由盛转衰,企园酒家业务清淡,店主没钱赚,帮伙收入少,宋维藩乃将店铺及其餐、用具租给工人经管,改牌为劳工食堂,宋本人则在新码头横街租一小门面独自经营锅饺生意。1956年公私合营,劳工食堂从业人员和宋维藩都加入津市福利公司。不久,新兴工业城市株洲把宋维藩作为名厨师调往株洲饭店。(完)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5 18: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9:1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3-25 18:12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老师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0:45 , Processed in 0.0333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