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8|回复: 0

行 万 里 路 ·平生旅游(4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7 09: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4-3-27 11:06 编辑

行 万 里 路
——平生旅游(43)

西藏行(续)

笼罩在晨雾中的玉麦乡
3 恰拉山口—三安曲林寺—斗玉珞巴乡
     2021年9月25日。
    早上7点半起床 。昨晚上下雨,早上仍有雨雾。根据西藏与湖南的时差和气候,生活节奏至少放慢了一个小时。约8点钟我出门,游览玉麦乡驻地。出旅店,经白塔塔林上公路,东行,然后右拐,到玉麦河,绕“城”一周。这时,同事电话催我吃饭。吃饭后,乡党委书记带我们到边地参观,体验桑杰曲巴父女戍边守土的艰辛和光荣。边防部队的首长接待我们,年轻英俊,谈吐不凡。驻地有温泉,邀我们泡温泉,我们谢辞了。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返回乡政府。我们告别玉麦乡,直驱隆子县城。
    途中,我们经过恰拉山口,扎桑曲久师傅停车,说这里海拔有5000多米,值得一看。此时,我听到高海拔就兴奋,感觉是考验我身体的好机会。我立即下车,拍照,而且邀扎桑师傅合影。扎桑是本地人,县政府的司机。进藏以来我一直坐他的车子,他对我很照顾,我坐司机驾驶室,他不仅为我系挂安全带,照顾我上车下车,还为我拍照,我们成了好朋友。

恰拉山口,据说海拔有5300多米


    出山口,我们到三安曲林乡边久林村吃午饭。中间经过了一个边防部队团部,边久林村的繁华可能与驻军有关。吃饭后,游览三安曲林寺,该寺建在三安曲林乡政府北侧的山脊上,海拔3250米。三安曲林寺创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创始人名白玛嘎布(贡布地区活隆地方人),属藏传佛教帕竹噶举主巴支派(由林热巴和藏巴嘉热等发展传出)。三安曲林寺在白玛嘎布时期最为兴盛,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僧侣人数亦达千余人,有田地、牧场和4处庄园。原主要建筑集中在东部,依山脊走向呈东西一线分布,有杜康大殿、佛殿、拉玛拉康等;最东端是扎厦(僧舍)。在白玛嘎布之后,该寺尚有七代转世传承。三安曲林寺属白教寺庙。


三安曲林寺


    继续前行,途经斗玉珞巴民族乡,停车参观。该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地处隆子县东部,西南邻准巴乡,北邻三安曲林乡,行政区域面积328.0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斗玉珞巴民族乡户籍人口为655人。乡负责人陪我们参观他们主办的民族展览馆。长知识:
    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至今还在沿袭。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斗玉珞巴民族乡文化广场留影


    下午将7点,我们才到达隆子县城 ,安排住进隆子河酒店。然后吃晚饭。因为这里的海拔比我前面住的三个地方的海拔都高,加上旅途劳顿,感觉有些不适,但时间不长。如果年轻,我也会争取成为援藏队伍中的一员!

4 列麦乡—桑青寺—拿日雍措


副县长陈代平(右)陪我们参观“列麦乡精神”展览馆


    2021年9月26日。
    今天上午,当地一家文化公司朋友小郭陪我们考察学习。先到列麦乡,参观列麦乡“不等不靠”精神展览馆。列麦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地处隆子县中部,东与三安曲林乡接壤,南与加玉乡交界,西与隆子镇相连,北与雪萨乡毗邻,行政区域面积518.6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列麦乡户籍人口为2219人。
    列麦精神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1966年,时任列麦公社党支部书记仁增旺杰带领列麦群众,以“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一年时间在海拔4200多米的桑钦坝上捡出近千立方的石头,磨坏一千多件犁头、铁锹等,共开垦出1100亩荒地。为了纪念这一壮举,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地决定把桑钦坝改名为“革命坝”。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桑钦坝海拔4200米,严重缺水,大家决定从海拔5000米的莫拉山引水。有了水,列麦群众在开垦的新地上种上了青稞和油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喜获丰收,产量达到二三十万斤。这一艰苦创业、为幸福生活奋斗的精神,因此被称为“列麦精神”。新时代,列麦人与时俱进,为了保护生态,革命坝早已退耕还林,如今被大量林木代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列麦精神薪火相传,如今愈发耀眼。隆子县副县长兼列麦乡党委书记陈代平陪同我们考察, 并且亲自给我们介绍。

桑青寺住持洛桑曲久是西藏民族团结模范

    出乡政府不远是桑青寺,在我的要求下,我们一行也顺便到寺庙去进行考察。我不信佛,但热衷于佛教文化研究,关于汉传佛教,尤其常德佛教历史,我写了一本《云在青天水在瓶》的书,但是对于藏传佛教,所知甚少。列麦乡境内有桑钦寺(格鲁派)、羊子寺(主巴噶举派)、内嘎拉康(主巴噶举派)、白古拉康(主巴噶举派)、色吉拉康(主巴噶举派)。其中桑钦寺、羊子寺历史较为久远。桑钦寺是德珠拉章六大寺庙之一。现在的住持洛桑曲久,查百度,他是西藏民族团结模范。1975年出生,1988年至今在桑青寺为僧。现任自治区和山南市佛协理事,山南市政协常委,桑青寺管委会副主任。 他很热情,全程陪同参观考察,还把我们请进厅堂小坐,献哈达,并且请我们喝酥油茶。他告诉我们,不久山南政协将组织僧人去常德考察学习,我顺便简单介绍了常德佛教的历史及现状,希望他能早日成行。

拿日雍措风光

    上午最后一个活动是游览拿日雍措。藏语“措”,或“错”,意译都是“湖”。拿日雍措,藏语意为“湖的前面”,它位于西藏山南市境内的错那县,是西藏自治区南端的边境县之一。错那县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相对高差达7000多米。因此,在这里既可以看到白雪皑皑的高山、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绿意融融的田园牧场、还有蜿蜒盘山而下的河流。有“情歌活佛”之称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出生在这里,也为这个地方带来一抹忧伤的浪漫。在这里,世世代代和谐居住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熠熠闪光。距泽当180公里,距县城36公里,在曲卓木乡。
    拿日雍错海拔4900米,西临海拔6505米的空布岗雪山,湖水清澈见底,雪山、蓝天、白云都映入其中。由于湖水碧蓝,时常让人分不清是蓝天映照了湖水,还是湖水映照了蓝天。拿日雍措被两边的山框成了一个三角形,又像是半圆形。离湖边越来越近,湖水的颜色也不断地变化着,一会呈现墨绿色,一会呈现湖蓝色……湖那边的山尖上还顶着白雪做的帽子,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白帽子”便闪着耀眼的光。小郭是中年人,对这里很熟悉,他把汽车开进广袤的滩涂,追赶一只野兔。行进途中,在小郭的指示下我第一次看见了岩羊;我们走近远处的牦牛群,羊群,它们竟然若无其事。在靠近湖水的地方,我们下车拍照。

在拿日雍措草滩上

    在网络上,我看到一个游人的感慨,可以弥补我的笔拙:“阿里圣湖玛旁雍错拥有了该有的一切荣誉,拉萨圣湖纳木错也受万人敬仰,游人络绎不绝,羊卓雍错也以其燕姿独领风骚。可是,在我看来,拿日雍错是独一无二的,她正如含苞待放的惊艳之花,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的姑娘,静静的躺在具有传奇色彩的错那县等着我们去掀开她美丽的面纱。来到这里,你也许会惊叹,如此美丽,我来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1:12 , Processed in 0.0321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