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回复: 0

津市苏食(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7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津市苏食(二)


                                                                   文/韩川

      麻蓉酥糖大约是从下江传过来的,麻酥糖是微州特色名细糕点之一。微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要用酥糖招待客人,拜年走亲戚一定要送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麻酥糖用炒芝麻和白糖加料制成,用红纸包成长方形,其味香甜、质感松软,是品茶时不可少的糕点。

      寸金糖是徽州有名的早茶点心,取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是一种夹心酥糖。旧时津市的葱果糖,与寸金糖、桂花糖相似,只是中间没有夹心的桂花、香元条。
      旅台作家李策公先生是蔡口滩人,写过不少动情的怀乡散文。他在回忆儿时在津市街头提篮小卖的往事时说:所以叫它葱果糖,是一种以麦芽糖拉白,吹成约大拇指粗的糖管子,再切成每段四寸长,滚上白芝麻,因系中空像葱叶,并不是糖里有葱的食物。三十年来后,台湾在吃的方面,把大陆上南北口味都学会,唯有这种葱果糖未被发现。所谓“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如果有人会制这种食品,我相信销路一定不错,可惜我想到口里生津。市面上所售的蛋卷酥,吃起来香脆可口,是老幼咸宜的食品。也像上述的葱果糖,是家乡的一种特产。
      也许是从小养成挑食的恶习,到老也改不了。每逢中秋,尽管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包装之精美,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这里的各式月饼,我是基本不沾,而对津市月饼却是一往情深,一次可吃几个。2007年国庆长假回津市,我买了10多斤薄切带到广东,果然很受欢迎。其实津市也有苏式和广式月饼,但最受欢迎的是薄切。薄切流行于湘卾一带,不同于苏式、广式,薄薄的,圆圆的,金黄色,宛如一轮明月,上面芝麻如繁星点点。表皮松脆,内含果仁,红丝桂花,酥脆可口,甜而不腻。吃薄切和吃酥糖一样,因为表皮酥碎,吃的时候,最好用纸接着,饼吃完了,再吃纸上的芝麻和碎屑,那真是回味无穷。桃酥各地都有口味各异。或许是我的偏见,若论色、香、味,比津市好的桃酥,我还真没遇到过。津市桃酥酥松可口,油而不腻,甜香均恰到好处。
      苏食如此,西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外地的蛋糕不是太甜就是太硬,放到口里,就是找不到那种甜甜的、酥酥的味觉。津市糕点厂的西点师傅,原是芬兰教会的面包师,深得北欧糕点制作之真谛。旧时每年夏天,教会都会在庐山招待领事和各国传教士,丰盛宴席上的每一道佳看,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后来他制作的面包,虽然少了杏仁,仍酥甜可口,透着一股淡淡的北欧风味。
      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故乡水。对家乡食品的偏爱,到了骨头深处,到老也改不了。家乡的食品承载着太多的记忆,浸润着淡淡的乡愁,挥之不去,时时袭来。(完)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0:50 , Processed in 0.031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