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河布衣 于 2021-12-22 07:45 编辑
骆师傅和他的厕所之家
张松山
在常德市穿紫桥头和市体育中心一带,骆师傅可是个名人。那原因不言自明 : 常德市的市民,凡是到体育中心锻炼的,没有不认识他的。因为他是中心旁边唯一一个从来不收费的厕所的“司令”。那原因很简单,搞锻炼要时间,谁都难免内急要找厕所,找厕所就得穿过两块室外门球场中间的走廊,到穿紫河边的唯一一间厕所去方便方便。当初,这间厕所虽然不大,连管理员房间只有四、五十平方米,但设计典雅,打扫得干净,人们除了方便,还可以坐在那里休息一下,和管理员聊聊天。管理员老骆,1956年生人,六十来岁,澧县双龙人,有名的双龙西瓜种植能手,随着年轻人的打工潮,他和老伴小钟来到常德找了看厕所这门差事,一个月挣那么千把块钱,贴补家用。两个人就在厕所安身,整天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又热情健谈,竟然和不少锻炼身体的人成了朋友。我之所以认识骆师傅,和锻炼无关。有一次,因为原市中级法院建筑工地施工不慎,挖坏水管,朗州路农发行附近地段停水。只有这家厕所还有自来水。附近人家洗菜做饭,都用水桶到厕所提水应急。骆师傅热情提供方便,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骆师傅。
以后和骆师傅相交,却和买土鸡蛋有关。为了增加收入,他们二老除管理厕所,还在老家双龙花块把钱一个挨家挨户收点正宗土鸡蛋,加角把两角钱卖给城里居民,挣点辛苦钱。因为来源可靠,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居然远近闻名。不少大爷大妈都慕名前往,专买他的双龙“土鸡蛋”。几年下来,逐渐有了点积累,加上过去卖西瓜赚的一点钱,居然在紫桥小区买了一间五十几平方米的两居室,在古城常德安了家。
我最近一次看到骆师傅,已经是穿紫河改造之后了。原来的厕所已经拆除,新厕所就座落在原来厕所旁边的水塘地基上面。新厕所木板结构,古色古香,面积比原来大了三、四倍。如果不是指示牌写着“公共厕所”,谁也想不到这里居然是厕所。厕所的管理员却仍然是骆师傅。正在开铺,准备正式上任的骆师傅一眼就认出了正在用手机为新厕所拍照的我,连忙和我打招呼。据他介绍,“三改四化”后新落成的这间新厕所,占地约150多平方米,耗资150多万人民币。在穿紫河风光带,类似这样的厕所还有好几间,但属这间最大。厕所两进五间,左边是六个蹲位四个小便池带男厕所和单设一个蹲位的残疾人厕所,右边是六个蹲位带洗手池的女厕所和单设的“母婴厕所”(即网上所倡导的所谓“第三厕所”),中间一走廊直通后进是“管理室”。大约有三十多平方,除管理工具外,还有桌椅板凳,一张单(双)人床,颇有些人性化。整个厕所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予人方便、时尚现代的厕所文化,使生活在桃花源里的城市里的常德人又多了一些方便,多了一点潇洒,多了一份幸福感。 因为骆师傅已经把厕所管理当做自己的职业,可以看得出,他以能在这样的厕所中继续担任管理员颇为自豪。这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电路一接通,他就要正式走马上任了。我祝愿他在新厕所的管理岗位上再立新功!
(2017年2月23日写于布衣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