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4-4-10 16:15 编辑
第七章 过渡时期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共津市市委在各次政治运动中录用了一批表现积极、工作能力较强的骨干,充实到干部队伍和各单位领导班子,由于情况复杂,造成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不纯。因此,中共津市市委开展干部审查和内部肃反,及时清理出混进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里的不纯分子。同期,召开津市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津市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制度,使全市的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一节 过渡时期党的建设与发展 一、干部审查
津市和平解放初期,全市党政干部不足300多人,主要来自南下干部、地下党员干部、军队留地方干部、常德专署政治干部学校分配来津干部。1950年,中共津市市委从筹粮支前、减租退押、清匪反霸等运动中涌现出积极分子吸收为干部。尔后,在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培养了一批干部,在工商企业中将一批表现积极、工作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吸收录用为干部,到1956年,全市共有干部1033人。 由于当时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干部来自四面八方,成份较复杂,虽然多数干部历史清白,录用手续齐备,但也有部分干部的政治历史交代不清楚,少数干部还隐瞒了自己的政治历史问题,以致干部队伍有些不纯,需要重新进行审查。 1956年1月,中共津市市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成立审干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委书记任审干委员会主任,各战线亦成立审干小组,对全市助理员以上和担任重要工作的干部454人的政治历史问题进行审查,占干部总数的46.2%。后因肃反运动,审干工作暂停。同年8月,重新开始审干工作。根据“七审”原则,确定审查对象的干部90人,审查问题160件。通过审查,对67名列审对象作出结论,对20人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尚未作结论2人,1人交公安机关侦察。还对16人隐瞒政治历史问题的干部分别给予组织处理。澄清了21名干部的历史疑点。 这次审干工作,教育和挽救了少数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政治历史问题的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提高了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