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9|回复: 7

回忆津市新华工厂的建立和它的读书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0 16:0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津市“新华工厂”是浙江省铁工厂(简称“浙铁”)地下党的一个支部在1942年转移到津市后创办的。党支部的主要成员有李群、高培勋、仇雨夫、吴新元、贾劲生、蔡镇铭等6位同志,李群是党支部书记兼工厂厂长。
    “浙铁”是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在抗日战争初期开办在丽水地区的一个军工厂。有三千多人,设4个分厂,分别制造步枪、轻机枪、手榴弹等军事武器,供应抗日前线。1939年中共浙江省委派出特委在“浙铁”建立了党的总支部。1939年5月,周恩来同志到工厂视察,从此,“浙铁”的抗日活动就开展得更加火红了,工人们积极为抗日前线增产军火。党还建立了外围组织 --浙铁员工工余社(即工人俱乐部)。工余社有话剧团、歌咏队、图书室等组织,还在工人中组织了读书会,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常识,为党培养和发展了一大批党的工作骨干。李群、高培勋、仇甬夫、吴新元、贾劲生、蔡镇铭等同志都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党员。
    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浙江省委和“浙铁”党总支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保护地下党组织,“浙铁”地下党总支决定,有计划地让一些已暴露身份的党员转移。李群同志于1942年初离开“浙铁”,到了湖南。
    1942年初,日军侵犯浙东,6月浙东论陷。“浙铁”决定遣散工人,停办工厂。面对工厂停产,“浙铁”地下党总支决定,党组织向内地转移。高培勋、仇甬夫、吴新元、贾劲生、蔡镇铭等同志于7月向湖南转移,于8月在衡阳找到了李群,着手恢复了以原总支委员李群为书记的党支部。
     从“浙铁”转到湖南后,党支部曾多次写信给“浙铁”的竞总支联系,但一次又一次失望、在焦急盼望的日子里,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决定在一面找党的同时,一面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办厂,以保存党的力量,作好长期找党的准备。1942年11月吴新元同志受党支部的委托,到了江西赣州调查建厂型宜,并寻找党的组织关系。吴新元在赣调查发现此地不产棉花,故不宜建厂。在赣州遇到3个“浙铁”党员,也没有接上组织关系。又回到浙江温州探知“浙铁”党总支负责人已被捕自首,就将这些情况用信告知李群同志。至此,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完全中断。但党支部没有失望退却。于1942年底再一次派李群、高培勋等同志到湖南津市调查建厂事宜。
     李群、高培勋来津市后,通过深入了解,觉得津市办厂的条件比较好:津市地处滨湖地区,周围几个县生产棉花,手工纺织较多,做弹棉机有销路。加上津市位于湘鄂边区,与湖北沙市、宜都很接近,沙市、宜都一带常有新四军的活动,便于与上级党接上关系。于是写信通知在衡阳等地的同志来到津市。到津市后,大家把在衡阳、祁阳等地做工所节余的钱全部交给党支部作为办厂经费。同志们省吃俭用,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在1943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个富有伟大意义的日子里,津市新华弹棉机器厂开办了(简称“新华工厂”)。
      新华工厂创办以后,工厂地下党支部在一面积极找党的同时,一面仿照“浙铁”的经验、把工人组织起来,办识字班,办读书会,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
     旧社会,工人没有文化,这是工人的一大苦恼。工厂党支部决定在工人中间办识字班,共产党员是识字班的“先生”,教工人识字、写字,讲一些浅显易懂的社会知识。识字班是公开举办的,在识字班的基础上,工厂党支部又把一些思想倾向革命的进步工人组织起来,秘密举办了读书会。在读书会里除有计划地组织他们阅读进步的文学书籍,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母亲》《童年》《铁流》《家》《子夜》等,还有党的报刊,如《新华日报》《生活月刊》《大众哲学》《群众》等,还给读书会成员讲解阶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知识,苏联国内情况以及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对觉悟程度高的,则秘密地指导他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工厂党支部通过组织工人读书会,培养了党的积极分子,壮大了党的组织。袁都银同志 1942年在祁阳毓蒙联华棉机厂当帮工时,就曾参加李群、高培勋同志组织的“青年工人读书会”。1945年他从祁阳辗转来到津市找到李群后,又参加工厂的工人读书会,在读书会里学习后,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经过支部考验,党支部在1946年吸收袁都银同志参加了党组织。陈洪洲原是来往沙市、常德、津市等地帮工的穷船工,李群有次坐他帮工的船,看见他大汗淋漓地在沙滩上、峭壁上拉纤,便脱下那件掩护身份的商人衣服,卷起袖子,打起赤脚和陈洪洲一道拉纤、拉纤时,李群和他讲家常,了解他出身贫苦,为人耿直,便把他带到新华工厂做工,陈洪洲同志到工厂后参加了识字班的学习,初识了一些字后,李群介绍他看了一些进步的书刊,提高了他的觉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个普通的船工成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年仅13岁的吴志华,是工厂最年轻的学徒,通过厂里开办的识字班学习,文化水平提高了,闲时喜欢在纸上、地上写写画画,倾诉心中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仇甬夫觉察后,十分关怀地对他说:“这样做不仅不能打击敌人,而且会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小吴眨着困惑的眼睛,询问怎样才能消灭豺狼?仇甬夫循循善诱,给他讲革命道理、斗争策略和方法,介绍一些进步书刊让他阅读,并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任务,如担任交通员,上街写标语、贴标语。有一次国民党的警察在街上巡逻,他正在贴标语。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小吴把背往墙上一靠,标语就贴好了,吴志华虽小,但每次交代的任务都能出色地完成。他只有16岁,工厂党支部就吸收他入了党。
      新华工厂地下党支部在和上级接上关系之前,通过工人读书会的形式,培养发展了袁都银、王维荣两同志入党。接上党组织关系以后又发展了14位同志,即陈洪洲、杨浩、洪思平、胡爱华、张勤、林崇进、吴进美、高培春、吴志华、梁国瑞等。加上其他支部转来的两个党员,在解放时就有24名党员。1948年1月,新华工厂地上党与津市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从此,工厂在上级党的领导下,为落实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把工作的着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为迎接解放军南下,和平解放津市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长期的斗争中,新华工厂工人读书会培养的一批骨干,在新中国成立后,分配到北京、天津、沙市、宜都、长沙、益阳、常德、慈利、津市等地工作,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新的成绩。

(李群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政治处主任,李林森根据李群口述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0 18:2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0 1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07: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4-4-20 18:23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谢谢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07:1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4-20 19:05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1 0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5: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惠凡 发表于 2024-4-21 07:54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谢谢杨老师鼓励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2 08: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堪称好书法!欣赏学习,为吴老师点赞!
历史资料整理不易,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0:42 , Processed in 0.0342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