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亚兰 于 2024-4-24 04:17 编辑
(梅园诗词创作基地)
大 美 水 乡 采 风 行
——鼎城区诗词协会安乡采风
文/图 赵亚兰 娄德华
2024年4月18日,微风轻拂,艳阳高照,鼎城区诗词协会会长雷光银带领诗词协会副会长祝仕彬、周晓思并邀请市诗词学会党支部副书记、副秘书长娄德华和老干网宣骨干、诗词学会诗友赵亚兰到安乡县进行春季采风活动。从鼎城老干活动中心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安乡县城,大家在安乡县文联主席石概志、副主席伍月凤和安乡县五中老校长鄢忠林的热情陪同下,上午参观了湖南玖源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的“湘西红军游击大队·安乡游击队陈列馆”、“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科普基地”、“梅公园国家AAA风景区”,下午参观了位于安乡黄山头镇南禅湾的刘弘文物展览馆、黄头山国家森林公园、荆江分洪“南闸纪念公园”、荆江分洪节制闸(南闸)、荆江分洪工程纪念塔、汤家岗遗址、中国安乡·酱卤不夜城等景点。 没有在安乡生活和工作的同志,估计和我一样对安乡不是很了解,本人通过这次采风活动,亲眼目睹了安乡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对进一步了解安乡激起了莫大的兴趣。回家后再一次重温了参观过程中拍的照片,又百度查看了安乡县的各种宣传资料,脑海中对安乡的印象非常深刻了,对安乡的人民更是赞不绝口,现将采风活动所收获的点点滴滴分享给网友们。
(安乡大桥纪念塔)
一、简介我采风后脑海中浮现的安乡县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西北部,是湖南的北大门,处于湘鄂两省四市八县的交界处,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圈层,被神奇的北纬30度线穿过,属冲积平原湖区,是长江“三口”(太平口、藕池口、松滋口)泄洪与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经之地。下辖12个乡镇(8个镇、4个乡),区域面积1087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安乡县常住人口41.63万人。安乡的历史悠久,历史名人辈出。安乡是洞庭湖区古文明的摇篮,中国白陶的故乡。大约七千年前,原始人类于此繁衍生息,将这一方水岸做成了最初的家园。安乡县历史上第一次拥有独立的地方建制是在光武帝刘秀时期。公元40年,也就是东汉建武16年,汉廷将孱陵县一部分划出,设立作唐县。作唐县是安乡历史上的第一个地名,安乡这个地名出现于南朝时期。公元561年,也就是南朝陈朝天嘉二年,陈廷改作唐县为安乡县,取意"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而名,沿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安乡县一直隶属于常德地区管辖。公元1988年,常德地区升级成为了地级市,安乡也就成为了常德市管辖下的一个县。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鱼米之乡的优势,安乡县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成为了洞庭湖以西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地区。如今安乡县城已经成为了一座富裕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最近几年来,安乡县收获了很多重要的荣誉,比如,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建设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诗词之乡”。2023年又获得了以下荣誉称号: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酱卤之乡”、“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华诗词之乡”等。
(梅园赏梅花)
(一)安乡玖源旅游景区 据安乡县文联领导和鄢忠林老校长给我们讲解和查阅资料得知,安乡玖源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是国家AAA旅游景区,东临洞庭湖,西卧虎渡河,距安乡县城11公里,省道荆八线穿境而过。景区有三岔河镇梅家洲村革命老区红色历史文化基地 “湘西红军游击大队·安乡游击队陈列馆”、“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科普基地”和“梅公园国家AAA风景区”。我们进入“安乡游击队陈列馆”仔细听讲解员讲解,展馆内分十二个版面,通过油画、石刻、地图标识、图文等展现了安乡游击队在长达六年时间里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凸显出的历史人物,真实再现了安乡游击队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在一张张展板与烈士画像前,大家驻足,细读每一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无不为安乡烈士们为了党的事业而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感动。
为了让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活”起来、革命老区的村民富起来,有关县领导和梅家洲村党总支一班人在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古朴的乡土风情、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湖南玖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安乡县委统战部引进来的一家侨资企业,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投资金额3000多万元。公司以“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两翼协同发展为主基调,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发展目标。2017年,湖南玖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和开发了安乡县玖源旅游景区,目前由安乡县梅家洲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
我们一行五人和安乡三名陪同领导仔细参观了“安乡县诗词学会及老干书画协会创作基地——梅园诗廊”并合影留作纪念。 梅园诗词长廊位于梅公园内,是玖源公司与安乡县诗词学会联手打造的一处文化小品。收集了十四位安乡本土诗人的二十七首诗词曲,印在精美牌匾之上,立于小池岸柳之间,或吟梅唱雪,或宣传玖源,或歌唱梅家洲红色历史,其韵也雅,情也浓,为风景如画的梅园增添了一丝丝雅致。安乡县诗词学会积极响应省、市诗词学会关于诗词"八进"的号召,让诗词走进了学校、机关、乡村、农庄、景区,走进了大众视野,走进了人们的心中。安乡诗词学会把梅园作为创作基地,可以更广泛宣传梅园、推介梅园,为把梅园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安乡名片作出安乡诗人应有的贡献。
(国防军事科普基地 国防教育展示基地)
随后我们参观了公园内国防军事科普基地、国防教育展示基地、中小学生教育拓展基地、航模比赛训练基地、共学共建廉政基地、百亩梅园等。安乡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有机农业为基础,强化生态农业、将休闲旅游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建设优质高效、环保健康的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宣传和推广。
(二)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午饭后,我们一行人员乘车20分钟,登上了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游览胜地山顶,放眼远眺,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下湖泊星罗棋布,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公园地处湘鄂两省边陲,北望是荆州古城,南临洞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共32座,主峰海拔286米。人文景观包括南北朝时期的忠济庙,唐宋年间的南禅寺,宋朝的云麓宫、谢公墓等。黄山头也是荆楚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战国遗址、晋唐古墓葬等古迹。荆江分洪工程——南闸节制闸横跨虎渡河上,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更增添了几分秀色。
(刘弘陈列馆内刘弘雕塑图像)
(三)南禅湾晋墓群、刘弘墓陈列展示馆 下午我们采风活动人员参观了刘弘墓陈列展示馆,通过现场参观和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安乡南禅湾晋墓群位于黄山头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位于墓群西侧的刘弘墓,该墓距今约2000年,占地面积15000米。该墓是已发掘的西晋高级贵族大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之一。刘弘墓的发掘还是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刘弘,西晋名将,字和季,沛国相人,生于公元236年,于公元306年病逝于湖北襄阳军中,享年70岁。爵封宣成公,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职。寿终葬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安乡黄山头主峰东南麓的南禅湾。1991年4月经省文物部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出文物78件。1991年8月1日,《中国文物报》在头条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刘弘墓在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外考古专家认为,刘弘墓因出土的文物精美、完整、时代较为明确,为研究同一时期的出土文物提供了西晋上层社会准确可靠的实物佐证。刘弘在《晋书》中有传,《三国志》、《魏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精华》、《中国通史》、《中国人文史纲》、《两晋演义》等史箱中都有记载。刘弘墓一是文物精品多,价值高。共78件文物中,可谓价值连城,在奥运会期间举办的中华文物精华展上,168件展出文物中就有白玉樽等5件刘弘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二是墓主身份地位高。刘弘一身正气、学识渊博,处处为人楷模,被历代人所赞颂,在历代史籍中有记载。三是文物的重大发现影响之大,辐射宽广,其影响范围超越了国界。四是墓穴地处城郊旅游区规划范围内,交通便利,便于游客参观往来。
(四)荆江分洪节制闸(南闸)、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 我们从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下山后,在湖南省安乡黄山头镇和湖北省荆州黄山头镇的街道上穿行,这条连接两省的街道被当地人称为“睦邻街”,这个名字寓意着湖南和湖北两地人民的友好相处、世代交好。在长达2000多米的街道上,或许多次穿梭却仍未能分清哪里是湖南的、哪里是湖北的。这里有安乡黄山头诗词协会,在界沟社区有诗墙和诗教活动中心。安乡黄山头诗词协会始建于1995年3月,现有会员120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4人,省、市会员20人。该协会创办的诗刊《黄山樵唱》已出刊160多期,出诗集十六集,个人出书四集。黄山头镇也在2013、2015年分别被授予了“省诗词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的荣誉称号。
这附近还建有“荆江分洪节制闸(南闸)”、“荆江分洪工程纪念塔”。雄伟的荆江南闸横卧在奔腾不息的虎渡河上,1952年4月5日破土动工,这上保武汉三镇、下保岳阳、长沙安全的巨大工程,由毛主席亲自批准、苏联专家设计,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抽调唐天际将军所属抗美援朝部队官兵10万和工人4万、民工16万共计30万劳动大军,仅用了75个日日夜夜,于当年6月25日胜利竣工。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由此得到显著提高,缓解了上游巨大而频繁的洪水带来的洪灾危害。 为纪念这一巨大工程的胜利竣工,在距南闸320米的黄山脚下,建有荆江分洪工程纪念公园,公园内建有蔚为壮观的纪念塔,纪念塔上部刻有毛主席、周总理、李先念、邓子恢、宋庆龄、唐天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手书和撰文,塔身中部刻有928名英雄模范的名字,塔身下部刻有逼真传神的反映劳动场面的浮雕。这成为了那个年代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举,毛主席曾欣慰地称赞:"南有新田,北有安乡",掀起了全国学习安乡的热潮。荆江分洪、修堤筑坝、西水东调、治水造田,锻造出了安乡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几十年来,这里成为了游客和中小学生切身体会爱国爱家、奉献敬业精神的必到之地。
(五)汤家岗遗址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一行采风人来到了汤家岗遗址,听讲解员介绍,它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面积约3万平方米,距今大约七千年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汤家岗遗址比城头山遗址的历史还要早一千年左右,考古发现汤家岗、划城岗和庹家岗等一批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印证了安乡辉煌的远古文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东晋名士车胤、南北朝著名山水诗人阴铿、北宋文豪范仲淹都曾生活、求学于安乡。赵子龙拴马、岳飞点兵、屈原流放的故事在安乡广为流传。 汤家岗遗址发现于1977年。1978、1990和2007年先后三次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100余平方米。考古发掘揭示了一批重要遗迹,包括聚落壕沟、公共墓地、大型居址等,并出土了大量白陶器,获得了大量重要资料。汤家岗文化时代距今7000年左右,大溪文化时代距今6000~5300年左右。汤家岗遗址保存完好、功能区分明显,丧葬区、生活区、生产区都相对集中,为研究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迁提供了典型实例。2013年5月,汤家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中国安乡·酱卤不夜城 一天紧张的采风活动基本结束了,斜阳余晖返照、山光水色交织成一幅飘动着的画面,瑰丽无比。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中国安乡·酱卤不夜城,感受这里的酱卤特色食品文化。 以前就听说过,在安乡“无酱不成宴、无卤不成席”,安乡人每逢重大节庆、重要客人和红白喜事都必备酱卤菜。安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酱卤菜的手艺,"万物皆可卤",肉、蛋、蔬菜、水产品和豆制品等在安乡人手里,都能加工成一道道美味酱卤食品,安乡人的聪明和智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自古以来,由于洪水肆虐,空气湿度大,为了祛湿排寒,安乡人就有了喝早酒、午酒、晚酒和夜酒的习惯,佐之以酱卤菜下酒,于是形成了安乡独有的“小酒+小卤”特色饮食文化。
我们参观了整个“中国安乡·酱卤不夜城”,得知它是2023年10月2日正式开街的,开街期间连续进行了八天的烟花秀表演。不夜城内30家本地酱卤美食企业、1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同时入驻,形成了安乡最大夜经济沉浸式街区。不夜城内还设置了八个表演舞台,每天进行多场表演,同时还开展大型舞台剧展演,展现安乡历史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安乡酱卤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获评"湖南省老字号"企业有4家,市级龙头企业有12家,有一定知名度的酱卤餐饮店近300余家,年产值15亿元左右。 香气四溢的酱卤食品,令人垂涎欲滴,吃起来香辣可口、口感丰富的酱卤食品,再配上一点安乡人酿造的小酒,让人口舌生津、目酣神醉。安乡酱卤不夜城的夜景如诗如画,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霓虹闪烁,灯光交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华丽无比的画卷。 近年来,安乡县聚焦做好美景与美食相结合的文章,通过举办旅游节、各类会议等活动、打造"酱卤之乡"特色名片、推动黄山头3A景区品牌创建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安乡旅游知名度,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愉快的采风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在采风中的收获将会永久保留,安乡的华丽画卷也会深深刻进脑海,期待朋友们能在大美水乡邂逅,游梅园红旅基地、赏黄山头自然和人文景观、尝水乡酱卤,为勤劳善良的安乡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助一臂之力! (参观乡村旅游景点)
(参观梅公园留影)
(安乡游击队陈列馆)
(梅园有机食材餐馆)
(安乡游击队雕塑)
(安乡游击队画册)
(安乡酱卤不夜城酱卤餐馆)
(1952年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30万劳动大军)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塔)
(南禅湾晋墓群)
(刘弘墓陈列展示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