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撰稿/何光辉 演讲/陶昱睿 经常有人问,读了那么多书,最终可能还是归于平凡,何苦折腾?那么,一个人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们吃了很多食物,眼瞅着都被化掉。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骼和肌腱。 那些读过的书,其实就藏在我们的气质谈吐中,彰显在我们的境界里,长成了我们的脊梁和气节。 常读书的人,身上散发着书的香气,体现着高贵的品质。而我们读书就是要摆脱平庸,锻造卓越,摆脱迷惘,洞见本性,拨开云雾,沐浴阳光。 我读过秦皇汉武,读过唐宗宋祖,读过四大名著,读过屈李苏辛,咀嚼过无数美文、范文,而让我最为震撼的就是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50多个年轻人,28年后建立了新中国;1927年南昌起义后,我们的军队只剩下800多人,22年后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让这个政党神话般崛起?是什么让这只军队战无不胜? 从这以后,我知道我心里有一朵叫理想的花开始悄悄生根发芽。强军之梦,投身国防,逐梦蓝天,研究天文,还希望有一颗神秘的小行星,那是以我的名字命名。 所以,只要是闲暇时分,无论假期,还是周末,也无论是床上,还是餐桌上,我都沉浸书中,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气节、伟岸、哲理所沉醉,所折服。总觉得阳光恰正好,正气满乾坤。 在不长的成长过程中,我陆续阅读了《国家保藏》《战争与和平》《平凡的世界》《上下五千年》等等等等。由于热爱阅读,我的作文内容繁盛,一气呵成,表达欢快流畅,成语联翩而来。 读书,是为了修炼身心,宠辱不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为了涵养德性,提升气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为了濡养诗意,达于远方,于平凡中见珍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凭栏执卷方寸里,神思横游万仞间。 当你品读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时,你会不会仰慕屈大夫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当你品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你会不会领略古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当你品读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你会不会惊叹伟人的大气磅礴?! 是啊,因为读书,你能眺望远处山峰的巍峨,你能听到心灵会心的愉悦,你能看到践行理想的脚步,你能体会智慧顿悟的微笑。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悬望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生命抵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思想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