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一节
二、医治“三病”
大跃进和严重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和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因营养不良及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得不到休息,致使疾病高发,全市普遍出现水肿病、妇科病、儿童营养不良症等疾病。1960年4月,按照地委《关于迅速开展水肿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共津市市委将防治水肿病作为除害灭病的突出任务,积极组织防治,控制病势发展,采取“营养、药物、休息”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症病人住院治疗,对一般病人,每人每天供应大米1斤半,蔬菜1斤半,食油半两、黄豆七天1斤,满足病患营养需要。对妇科病人,采取上门送药或集中治疗。此后发病人数减少,病情出现缓和。1961年春,病情再度回升。中共津市市委坚持“营养、药物、休息”相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治疗,对病患配售大米、食油、肉、糖、黄豆、营养粉等营养物质,准予病人休假。是年,全市治愈水肿病人2510人,妇科病人3441人,儿童营养不良症病人369人。1962年因国民经济好转,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水肿病、妇科病、儿童营养不良症等疾病逐渐减少,是年治愈妇科病人162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