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6|回复: 0

浅谈中、小学教育规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7 11:5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中、小学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具有必然、普遍、客观、永恒等特点。世界上大到宇宙、小到人的衣食往行等,万事万物、各行各业,都是有规律的。

如宇宙有规律,在运行中如果不遵循规律,那密密麻麻的星球就会碰得稀烂。

自然有规律,如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公转一周为一年。地球上(南、北温带)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等。

人类社会有规律,一般历经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

下面主要谈谈中、小学教育规律

所谓教育规律,其基本有二条:一条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一条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其理论深奧,涉面广博,这里我主要以大众化、听得懂的方式简要叙述(限篇幅)。

一是社会发展与教育

1949年新中国刚建立时,为了尽快改变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局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顺利完成了从旧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方向。在教育方面除了兴办大、中、小学外,当时教育主要是扫除青壮年文盲。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持久的指导作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沿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初级以上工人,所以从198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九年制(小学6年、初中3年)义务教育。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乃至全国各地,技术密集型企业大量出现,原来的技校、中专型人才供不应求,因此国务院又几次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见1991年10月17日、国发[2002]16号、国发[2005]35号、国发[2014]19号等文件),有计划地兴办了一批职业技术高中和院校,从而逐步缓解了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各个行业初、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对于普通高中教育,它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教育部课程方案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2020年底,中国基本上消除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专家学者又提出了"缩短学制,普及十年制义务教育",这又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大事,我持赞成态度。

以上就是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与中、小学教育的辩证关系,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二是人的发展与教育

人的发展主要由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确定,这里主要谈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7一12岁),儿童心理的发育,离不开生理基础,特别是离不开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也包括身高体重、骨骼和肌肉等。椐研究,7岁儿童一天约需睡眠11小时,10岁儿童约需10小时,12岁儿童约需9~10小时。因此,心理是脑的机能,其发展以生理的发育作为物质基础。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迅速发育,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生理机制。所以这一时期的学习活动,需要全部在学校完成,其余的时间,说通俗一点就是玩、睡觉。因此除了学习 ,还要兼顾儿童的自然天性。

在中学阶段(13~18岁)

从13~15岁左右的少儿,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大脑皮层结构功能变化很大,神经活力的兴奋,抑制过程不太稳定,行为调节作用降低。其表现为体力增强,精力旺盛,性成熟开始,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放任性错综交替等。

到15~18岁左右,是少儿生理上基本成熟,认知和情感较快发展,他们面临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是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根据这一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其教育规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质量。

三是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党和国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986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并根据社会经济等和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适时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这些法律文件的制定和完善,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方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因而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四是克服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

1、不能把教育做成军营、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因为教育是公益性事业,道理就不再述说了。

2、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推向校外培训机构。教育部已作出双减的规定,特别是不能把学生作业推向家长批改、检查(还要签字盖章)。

3、不能占用小学生在校外(特别是节假日、寒暑假)"玩"的时间。所谓"玩",这里多讲几句,就是多阅读、多活动,学校、乡村、街道的图书馆、阅览室,市、县文体馆、博物馆等场所,在节假日、寒暑假要免费为青少年全天开放。特别是家长,不要一到节假日,带着孩子上午补、下午习、晚上作,就象赶集一样,一天到晚资料、作业不停。要指导孩子多阅读和活动,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多看书和买书,一年要给孩子订1~几种报刋杂志,买10~20本以上的书,这样的家长才称职。

同时报刊杂志等出版社,多出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刊,如以前的《十万个为什么》、《故事会》、《趣味数学》之类,还有小时候喜欢看的《连环画》,一些历史人物,如三国中的刘、关、张结义,关、张、赵、马、黄等五虎大将打仗厉害等等,一世都记得。

4、不能把学生考试成绩在校内外公布和排队,但可以向家长通报。如果公开排队,对于那些年级名次排在几百、上千名后的学生和家长,将会受到多大的刺激和打击……,作为校长、老师你想过没有。

但考试还是要搞的,不能取消,要把握一个度。不然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学校的教育质量怎么体现,学生成绩不公布和排队,但老师、校长、领导心中要有数。

5、中小学素质教育不能偏废。有很多学校还是有一套的,且搞的很有特色(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等),一定要长期坚持,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几事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还有一些),一定要基本独绝。

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IMG_20240507_112341.jpg
IMG_20240507_112131.jpg
IMG_20240507_112223.jpg
IMG_20240507_112150.jpg
IMG_20240507_112243.jpg
IMG_20240507_112304.jpg
IMG_20240507_112503.jpg
IMG_20240507_1125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5:59 , Processed in 0.0342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