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观港中坪村水稻生产的启示 莫纯清 5月12日下午,风和日丽,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随常德市鼎城区网宣协会的网友去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参观、采访水稻生产,深受教育启示。走进港中坪,进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万亩优质早稻,生长旺盛,翠绿欲滴,随着微风的吹拂,万亩早稻如同波浪起伏的绿色海洋,散发着泥土与禾苗的芳香,令人陶醉,令人神往,令人折服赞美。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名不虚传。我们认真听取党支部副书记戴丽平、谢家铺农业综合站站长粟绍军和新型农民、种粮大户戴宏的经验介绍。仰慕习近平总书记3月19日来该村视察,与村民、村干部、种粮大户亲切交谈,到田边察看水稻生产的照片。港中坪的农业生产是农业科技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分享春耕农事美好幸福时刻,粟绍军站长在田边为大伙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来港中坪视察粮食生产的殷殷嘱托,使采风活动进入高潮,达到顶峰,收获满满,启示多多。 启示之一: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必须实行机械化。伟大领袖毛泽东早在1959年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习总书记指出:“应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持”。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它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破解农民外出打工,农业农村发展用工难的问题,还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数量和产品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启示之二: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必须实行规模化、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大农业冲破小打小敲的枷锁,针对当今农村的打工潮,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老、弱、残从事农业生产,导致生产水平低、收入少、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的现象。因此,乡镇要依法依规搞好土地有序流转,让土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集中靠拢,形成家庭农场、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力量,以利集中优势打造农业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还要实行集约经营。应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技术,精耕细作,推广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致富。 启示之三: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乡村振兴必须人才振兴。发展现代农业要破除发展壁垒,培养新型农民。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浪潮中,机械化不仅是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更是吸引和培养农业人才,解决“谁来种田”问题的关键所在。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新技术的创新都需要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实质上是培养政治思想好,热心农业生产,吃苦耐劳,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农人”。 农村的“新农人”颠覆了过去“脸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民的印象。“新农人”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新型劳动者。港中坪村的戴宏就是“新农人”的佼佼者。30多岁,高中文化的戴宏有胆有识、有才能、一人承包水田480亩,让村民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业。小戴投资数百万元的资金购置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农用汽车等农业机械十多台(套),修建农资仓库,采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从事水稻生产,在镇农科站的帮助指导下,搞好土壤测试,做到科学配方施肥,用性诱灯等生物防虫方法防病虫害、生产无公害的优质水稻。戴宏的住宅也很舒适优美,现代电器,时尚家俱应有尽有,不愧是小康之家、科技示范户、优秀青年、全国示范性家庭农场。 2024年5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