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4|回复: 0

祠堂村纪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5 16: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40423202521.jpg 微信图片_20240423201200.jpg
微信图片_20240423201412.jpg 微信图片_20240423201109.jpg 天下祠堂多了,一地一姓,家族宗亲都建有自己的祠堂,遍布在大江南北。中国的祠堂文化历史悠久,深远博大,善德传承堪称经典。因而以祠堂命名的村镇全国也多得不知凡几。但今天要写的是隶属于湖南省桃源县架桥镇的祠堂村。这里山水相依,田园秀美,村舍亮丽。走进这里,齐整的丘岗茶林,宛延的公路沟渠,清澈的溪水堰塘,房前屋后鸟语花香的景致便会扑面而来,让人賞心悦目,就好像走进了一幅诗意的山水画。春日的一个难得的大晴天,我们一行有幸来到了祠堂村,一窥她的美丽。
祠堂村在架桥镇的边界,境内地势平坦,山头低矮,山湾悠长,属典型的丘岗地貌。村域面积11.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076户3543人,有耕地6805亩、山林6650亩。有利的地理环境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契机,2021年,祠堂村被桃源县委、县政府列为架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重点村。
接近村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高大宏伟的祠堂,也许正因为有了这座远近闻名的祠堂,才将这方山水命名为祠堂村。祠堂内迎面撰写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红色大字,充分体现着这里钟氏家族自古以来对“真善美”的道德传承。一部中华民族宗祠文化大书是引导广大华夏人民立世的精神丰碑,祠堂村人受先祖的告诫,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他们自觉互帮互助,先富带后富,热心公益事业,村民钟林就是最好的典范,他出钱出力热心帮助邻居翻盖旧房屋,主动修路栽树美化乡村环境。村人钟永富,已连续多年接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在重阳节这天聚餐。在祠堂村,像他们这样的好人数不胜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祠堂村人非常注重教书育人。在宏伟的钟氏祠堂旁,就是祠堂村完小,这里有幼儿园到六年级的200多名学生,每天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这山野乡村。良好的教育,让祠堂村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颇多,有上市公司的老总,有政界要人,他们都充满桑梓情怀,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
借着各方的有利条件的东风,祠堂村村支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两油一稻”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全村富硒水稻种植规模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富硒油菜连片规模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同时,该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利用境内的丘岗山林现已新开发油茶树种植基地近2000亩(计划开发油茶树种植基地3000亩)。把着力打造湘西北“油茶第一村”作为工作目标。为此,祠堂村积极探索公司开发引领、村委干部领办、大户全程托管、村民自主营造4种开发模式。招商引进了常德天惟、常德瑞康2家企业到村里投资开发,对全村荒山(除天然林外)林地进行整体开发,栽种油茶树。建立联农利益分红机制,现已建成了以三龙湾组、兰桂桥组为核心2个500亩连片公司引领示范片;和平组、朱桥组2个百亩村委干部领办示范点。如今,当你走在这片山岗中,已经初长成的油茶林一排排整齐而规范,春风吹拂,油茶树就会向你频频点头,迎接你这远方来的客人。
祠堂村的美是远近闻名的,有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因地制宜修建的聚水堰塘、沟渠、机耕路,还有围绕全村的穿村公路2条。行走在她的腹地,就如同走在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中。路旁民居墙壁各类喷绘的彩画与实景相映衬,更加显得格外美丽。来到玉堰湾、三龙湾2个幸福屋场时,就像走入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错落有致、红黄绿相间的楼群,宽大场坪和规范的菜园,整洁清澈堰塘,房前屋后怒放的各色鲜花,会让你惊叹大自然美妙的组合。在这里你看不到任何的垃圾,什么都显得是那么的整洁而有序。
祠堂村委一班人坚持推进美丽庭院、幸福屋场建设,大力开展田园洁化、房屋序化、道路亮化、庭院绿化、厕所无害化“五化”行动。并号召全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入户评比”活动,组与组评比,户与户评比,大力宣传生态宜居、文明乡风理念。村民们都自觉遵守,奋勇争先,自动清扫马路庭院,建设自己美丽家园。
特别是一到夜晚,全村800余盏路灯会点亮乡村道路,与晧月当空,繁星点点的夜幕争辉,如果是雨夜,路灯的光辉映照着漫天的雨雾,更使乡村增添一抹无穷的诗意。
林间清泉有笑容,是村是景是生活,祠堂村人依附这片古老的土地,求新求变,迎来了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的壮美蝶变。充满朝气活力的祠堂村正阔步走在一条新农村建设振兴康庄大道上。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个山奇秀,水清灵的山水田园世界,让我们找到一片宜居的净土;这个人和美、互帮扶的大家庭的灿烂,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乡村振兴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1:44 , Processed in 0.0359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