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朗州醉翁 于 2024-5-17 09:40 编辑
流逝的岁月,人生的印记 ——我在常德市发改委“做客”
作者:朗州醉翁
2024年4月25日,又是一个 人生难忘的日子! 经约定,那天上午我去市纪委原副书记谢春开家里拜访,商谈有关帅孟奇电影故事片《青春飞扬》筹拍事宜;下午去市发改委捐赠《铁骨丹心帅孟奇》一书,并与老朋友见面叙旧,也可以叫着“做客”吧。 可是,那天中午快12点了,商谈筹拍电影事宜尚未了结,而且正当谈兴正浓之际,市发改委投资科长龙文武打来电话:原定下午的捐赠活动,可以提前到中午进行,并与几位老友小聚叙旧。 征得谢书记同意支持后,我便乘坐委里派来的小车,来到了市政府第二办公楼二楼“书吧”稍作休息。 “书吧”即为发改委图书报刋阅览室。墙面上贴有醒目的砺志标语,周边摆满了各类书刋报纸,中间小型阅览桌椅摆放井然有序,在阳光折射下异彩纷呈,使我赏心悦目,兴趣油然而生! 此前开车接我并作陪的信息中心主任刘施婷女士告诉我,这里是发改委工作人员的“精神食堂”,随时可以来这里享受“营养大餐”! 我在发改委“打工”15年,从未见过如此文墨飘香的“书吧”,变化真大!心想,我的书可能就收藏在这里供人分享,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时隔不久,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丶副主任邵可星与综合科长汪波来到“书吧”。一番寒暄之后,我将40册《铁骨丹心帅孟奇》一书,立即拆包捐赠给现场领导。接着,邵主任满面笑容地给我颁发《荣誉证书》,又和汪科长一起与我紧握双手,深表谢意,并合影留念。 打开《荣誉证书》,我见到了别具一格的谢辞: “尊敬的徐隆广(先生):惠赠佳籍《铁骨丹心帅孟奇》共肆拾册,已收到珍藏。您所赠书籍丰富了我委的馆藏资源,泽被读者,惠及后人。对您的善举深表谢意!特发此证,以资纪念。”落款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并加盖公章。 此类荣誉证书,我虽已收藏过百件,但作为一种纪念物件,却见证了我与常德市发改委的不解情缘,其价值与意义非同一般! 尔后,又有两位科长进来见面。我们一起叙旧交谈,再现了我们解不脱的情,道不清的缘!他们把我当“客人”,我也感受到了“回家”的温馨! 《铁骨丹心帅孟奇》捐赠活动始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此前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并通过设在北京的微信捐赠服务平台,已应约快递到全国近20个省市区丶数百个政经科教文组织及知名人士。此次捐赠系最后一场社会活动,以表达我对常德市发改委的留恋与缅怀,并作为友情的信物留给历史! 在这次赠书活动中,热情的主人把我当作“客人”,我也如同“回家”,就象树有根丶水有源。我与常德市发改委的情缘,虽已成为流逝的岁月,但却给我留下了人生的印记…… 曾记得,200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湖南视察时提出了洞庭湖“4350工程”规划。我受市计委〈后改发改委)主任周运来约请,专题编制常德区规划,由时任农经科科长汪国平坐镇,记者出身的时任农经科副科长邵可星负责收集各区县(市)丶管理区和市直部门及大型企业有关规划资料,提出编制构思和意见,并负责日常生活安排,时间长达5个多月。我们和睦相处,宻切配合,使我感受到家人样的情,兄弟般的意!至今回忆起来,我身边的邵主任抿着嘴笑了,似乎记忆犹新,往事难忘! 我俩协作编制的这个规划,后来受到省里有关领导、专家的表扬与好评,为后来洞庭湖经济区乃至长江生态保护经济带规划做出了铺垫准备,并为长篇小说《大湖波澜》作者“秋鹤”(即周运来)构画大湖治理绿色蓝图提供了许多素材! 后来,周运来主任从省里回来高兴地对我说:“徐老师,你莫回汉寿了,我这里多的是事由你来做!” 此话一出很轻松,但却改变了我退休后的人生走向!在市发改委一呆就是15年,直到后来得了一场“怪病”(硬皮病),我才被迫住院离开市发改委,后返回汉寿老家休养康复。 在此期间,我曾先后在市里4个咨询单位,编制重点建设项目约600多个,堆积文字(含数据)5000多万。其中投资过百亿的项目有“华电常德电厂”“常德大桃花源景区”,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有“湘西北汽贸城”“湘西北电镀中心”“德景园社区”“穿紫河综合河治理”等。我的足迹踏遍了沅澧大地! 鲜为人知的是,在此期间,我又曾陆续在“飞天影视”“阳光乳业”“中德房产”“汇美房产”“金大地农资”及“金碧康芦荟”等6家实体企业,从事企业文化策划,主编或创办企业文化小报,编撰文稿约1200多万字。其中《阳光乳业》小报,仿照《常德晚报》版式,在全省14个市州设置发行站,投放量高达3万份。我的文稿传遍三湘四水! 所有这些项目咨询文稿,现已封存在项目咨询机构和实施单位的档案文库里,其中有些典型案例还存放在我的文件档案堆里,都已成为常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所撰各类企业文化策划文稿,后来回县定居后也已归类整理,辑录成书,并由湖南幼专首任校长郭立纯先生负责封面设计,题写书名。其中,结辑文稿《夕阳之恋》(约21.3万字),砺志抒怀《我的日志》(约17.6万字),正待正式出版,留下了“夕阳之下,我在爬山”的斑斑足迹! 此次去市发改委“做客”,还使我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温馨: 投资科长龙文武是我这次“做客”的热心联络员!他曾经是接受我走进“咨询中心”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并安排我在同一个办公室上班。后来,虽然几经辗转办公地点和职务变动,但我们一直相处和睦友好,关爱有加!还有前任主任高鲁华,继任书记马文清,以及办公室主任阙祝英等,都是我的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此次小聚虽然没有见面,但我心里一直想念他们。这次赠书活动和叙旧,又好在还有资环科长杨勇和项目中心副主任李爱平也来参加,多少填补了我心中的一些遗憾。 这次赠书活动,使我意想不到的是,现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明波也参加了!他是我在汉寿农委〈办)主管综合调研并对上汇报任职时的最后一个同事。后来,他调任市发改委工作工作20多年,在主编全市“十一五”规划时,我也曾与之配合,参与专题研讨。我们谈及在汉寿合编《中国甲鱼之乡纪实》一书时,他还记忆犹新,兴趣盎然。我说:“打印书稿原件还保存在我的文稿堆里。”他听了十分惊喜,还想见到原件! 曾记得,那多专善思睿智多谋的老领导丶老专家范自力主任,我们曾同处一室做项目,又一起参与多家企业文化策划。他是我心灵里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事业上的顾问高参!邵主任告诉我,范老健在,身板硬朗。我很高兴,既敬佩他,也很眷恋他! 曾记得,那多才多艺精通业务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杨光波,虽已驾鹤西去,但他对我的尊敬与关爱溢于言表,见诸行动,几乎每年都要把我的咨询成果送交省咨询协会参与评优,至今我还保存有6份优秀成果二丶三等奖“荣誉证书”(市级无一等奖),并推介给市发改委年轻人(如邵可星丶万建中等)参与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职称评定,也常常开怀对饮亲如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工作期间,我曾担任过几届大学毕业生实习指导老师,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使命,结识了一些新生代接班人,并成为“忘年之交”! 想当年,我曾称之为“小朋友”“小伙伴”,现已就职于市教育局的杨芳丶市纪委的谢娟,也已成为单位骨干力量,新生代接班人。近日受市纪委老领导谢书记热情邀请,我们还在其住所小聚言欢,合影留念。 此外,还有现已退休的市发改委副主任陈运国先生,是我在汉寿农委任职时结识最早的第一个同事。他在“阳光乳业”当总经理时,曾特意聘请我为他创办如前所述的企业文化刋物《阳光乳业》小报,友情之深可见一斑! 还有时任重点办副主任曾宪稳是我的汉寿老乡。我曾经为他撰写过援藏(挂职隆子县计委主任)回忆文章,入编湖南有关援藏汇编丛书。他一直称呼我为“老倌子”,汉寿俗语即“父辈”,亲如父子关系! 在此期间,还有一个非亲不邻的特殊朋友,临澧四新岗人毛伟。他大学毕业后就业受阻不顺心。后经人介绍推荐,随我跟班学习做项目,4年多合作编制项目过百个。其中,他在汉寿旅居数个月,在县“甲鱼办”与我编制汉寿甲鱼产业发展规划及其重点项目。几年前,他已成为国家农业农村部南京规划总院中南分院工程咨询专家,并在百忙中曾专程从长沙赶来汉寿祝贺,参加《我的日志》一书出版新闻发布会暨捐赠仪式。我们情同手足,亲似父子! 这些涉及到的人物与故事,把流逝的岁月与叙旧的现场融合在一起,都得到了主人们的认可与赞赏,也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在个别交谈中,杨副秘书长对我说:“您是我在汉寿农委工作时的师傅,后来市发改委都称呼你为老师。我们对您都很尊重,也很敬佩!”他见证了我在常德峥嵘岁月,受邀参加赠书活动自然少不了他! 转眼间,我离开常德市发改委已经8年了,情切切,意绵绵…… 我在推迟两年退休以后,又在常德市发改委挥瀚泼墨丶咬文嚼字15年,结识了一些“忘年之交”,也凝聚了一束“夕阳之光”! 流逝的岁月,人生的足迹,让我体察到了人生的价值丶意义和真谛!人生就是一首诗! 唐朝诗仙李白与汪伦素不相识,但却写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 8年前,我在推迟两年退休后,又在常德市发改委度过了15个春夏秋冬,8年后又在这里“做客”分享了老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其“情”岂止“桃花潭水深千尺”! 我非常赞赏《人民日报》嵌语里这样两段金句: “开头:能征服人心的永远不是小聪明而是厚道,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语言,而是行动,能始终如一的永远不是伪装而是真诚!” “结尾:人与人之间,长久相处靠的不是你的容貌,不是你的光环,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温暖、踏实、真诚、善良。” 这首尾呼应的金句,使我感触很深,似乎成为了我的人生信条和写照! 天涯何处无草,人间真情价更高!这就是我“做客”常德市发改委的人生感悟!谨以此文留作纪念。 (作者2024年5月15日就笔于汉寿县城锦上花小区陋室。) 作者简介:徐隆广,昵称朗州醉翁,湖南汉寿人,生于1939年12月26日,汉寿县农委(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南师大(原师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先曾执教多年,后又长期从事“三农”工作调研、项目工程咨询、文字宣传工作。在中央和省市发表各类文章500多篇,1200多万字,主要论文在国内外荣获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54次,其中两篇论文分别在美国和香港荣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退休后,在常德市发改委等单位从事项目工程咨询和企业文化策划16年,编制国家重点项目600多个,约5000多万字,其中6个项目荣获湖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三等奖;创办或主编6家企业文化报刋,撰编文稿1200多万字。已结集出版《绿野拾零》《我的日志》;主编出版《铁骨丹心帅孟奇》第1个版本;正待出版《夕阳之恋》《沙包村志》。曾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评选为首届“湖南省党政机关先进秘书工作者”,“常德市优秀实用人才”,“汉寿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共获省、市、县各种表彰和奖励40多次。退休后被评为“常德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并被湖南省老科协评定为高级经济师,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聘为终身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