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千村添锦绣 ——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园生产负责人余昌雄风采 澧州工匠余昌雄颁奖辞:从提供农资服务,到成立合作社,从白手起家到建成粮食产业示范园,将所有热情都献给了土地和农业。扎根服务粮食事业,为全县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24年3月31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报道了湖南常德澧县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育秧大棚的繁忙景象,合作社生产负责人余昌雄介绍,育秧大棚智能化播种流水线、催芽密室等现代农业设施一应俱全,可为3万亩水稻大田提供育秧服务,保障春耕生产。余昌雄是湖北省汉川市人,自入职湖南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粮食产业园后,主抓集中育秧、烘干收储、示范种植等工作,肩负着粮食生产的重任。该同志一直以来都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投入到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善于总结经验,敢于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选为澧县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
吃苦耐劳,建设合作社产业链
2015年,余昌雄同志负责建设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园,这是一个集集中育秧、稻谷烘干、粮食收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产业示范园。他白手起家,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他每天起早贪黑,夙兴夜寐,常年每天四点多钟就来到育秧棚、烘干房,查看设施设备、温度湿度,确保不误农时、不误生产,全力保证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他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摸索育秧、烘干技能,始终坚守在粮食生产的第一线。他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每年的集中育秧和烘干收储任务,为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他善于创新,在澧县首创机械化集中育秧、旱育秧、生态烘干等技术,推动了本县农业产业升级,为全县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为广大职工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余昌雄同志的带领下,锦绣千村集中育秧面积最大、质量最优、成效最佳,连续多年被澧县农业农村局评为全县第一,这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认可。他的成功经验,为全县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升育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2014年,余昌雄同志分别在原澧东乡、大堰垱镇、原大坪乡育秧8000亩,这不仅解决了当时育秧难的问题,降低了生产风险和农户劳动强度,也促进了水稻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2016年,他又推行机械化育秧模式,合作社育秧规模达2万亩,这是一个不小的突破。2022年,他更是自行设计、自主建设智能化集中育秧工厂,育秧规模达3万亩,这是他的又一次创新,解决了澧阳平原小农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薄弱环节短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全县粮食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2016年,余昌雄同志负责建设烘干车间,日烘干能力达135吨,这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解决了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小农户无晒场的难题。2019年,他负责建设新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提升为1000吨,这是合作社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高度。他将燃煤动力升级为生物颗粒动力,运行效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这是合作社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他通过环境测控和数据分析,对2栋原粮仓储库进行低温储粮设施改造,降低了粮食呼吸强度,抑制了虫霉生长、繁殖的危害,节粮减损效益显著,这是合作社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成果。该同志开展兆优5431、兆优5455、农香42等品种的示范种植,种植规模达1000亩,推行深耕深松、集中育秧、机插(抛)秧、有机肥施用、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为锦绣千村推广12万亩优质稻订单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示范种植,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