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回复: 0

《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夏季养心》(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5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夏季养心》(十四)
第二章     心脏的保健法
夏季养生,着重养心
          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统一的基础上,总括季节的特性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们应该顺从四时来调整行为,
如夏天的植物大都开花结果,属秀发季节,阳气外扬。对人则要求在夏天晚睡早起,不要厌恶夏天日长炎热,应适当参加劳动和体育
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精神上切戒急躁发怒,要神情愉快,像万物一样长得既秀丽又结实,使体内阳气适应炎夏的特性向外宣通发泄,以保持机体内部阴阳的相对平衡。“春夏养阳”是指在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这时人们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并不断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此亦即春夏养生气、养长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新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盛打基础,不应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阳气。
          《黄帝内经》指出,人的五脏之中,心与夏季相通,也就是说夏季的气候特点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并能保证其正常发挥。夏季,万物处在蓬勃生长时期,天、地之气交合,人体内阳气旺盛。故夏季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神清气和,“无厌于日”,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宜泄。正如元代养生大师丘处机所说:“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更生热炎。”
          总之,夏季精神养生重在充神,使人的神气活动适应夏季阳气旺盛之变化规律,尽量情绪外向,心胸开畅以使志长。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认识到精神状态可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情志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记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说明人之所以能健康长寿,关键在于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凡事顺其自然,保持偷快、宁静的情绪。现代医学证实,有良好心境的人,由于经常处在情绪舒畅愉悦的状态中从而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调节,起到保护大脑功能促进内分泌、免疫、消化等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和协调平衡的作用。对延缓脏器衰老、避免或减少动脉硬化及其他恶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心理调适,也是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业余时间可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让机体和思想获得充分的放松。这就是人对夏季自然物候的反应。人应当顺应成长的自然规律,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对心严生伤害。这就是《黄帝内经》论述的心与夏季相应的具体内容其他脏器也同样遵循这种规律,比如肺应秋、肾应冬、肝应春、脾应长夏等。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是《黄帝内经》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夏季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1:44 , Processed in 0.0304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