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269|回复: 51

【原创】初小那些事(2)饭票丢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9 2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读初小的那几年时,发生了许多故事,我的许多经历和体验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常德市志》载:“1958年11月,农村普遍办起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伙食供给制,有的公社还组织社员集体住宿,实行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和生产战斗化。”“1661年3月解散公共食堂,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昙花一现的“公共食堂”留下了饥荒,尤其给正吃长饭的儿童们带了饥饿。
    公共食堂吃不饱,家里又不准见烟火,我们只得单个或合伙地去偷摘还没有成熟的毛桃、麦李、黄瓜、菜瓜、蚕豆、红薯。也公开地学着大人们在打谷坪偷来小麦、黄豆、苕(作绿肥用)籽等刚脱粒的粮食,找来陶片、破锅在山上隐蔽处烧烤充饥。当然,我们也经常被发现,被母亲心疼地打过,干部们处罚过。
      那天早晨,细雨蒙蒙,路有点儿滑,肚子里好像没有吃早饭一般。我背着书包佯装上学,走到家对面山边,突然钻进一片豌豆地里。迅速摘下豌豆荚,狼吞虎咽,风扫残云。待吃饱时,才想起上学迟到的麻烦——被老师喊去办公室罚站挨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溜回家去,找出瓦罐,燃起柴火煨煮豌豆。正要一饱口福的时候,屋门突然打开,妈凶巴巴地闯进来……
    为了吃一小碗副食(萝卜菜米咀粥)或一个红薯,曾几次夜里和大人们一起在山上“啦呜”造势,也有几次白天和同伴们站立山头敲锣打鼓,也经常去山后为食堂搬几块柴火。
    还有,玲姐用野葱做的谷糠粑粑好香好甜,至今回味无穷。每当我想起那次为吃几个糠粑,同哥哥去大队加工厂想弄点风车二口料却空手而返时,似乎泪水还挂着腮边。我何只流泪,我还经常哭过,有一次是呼天嚎地的哭,有生以来最揪心的哭!
    该死的公共食堂,对吃长饭要营养的小孩子,每餐只给三、四两米(16两为1斤)的饭,狼吞虎咽两分钟完事,上餐等不得下餐,肚子成天哇哇叫。不懂事的我,总以为我妈将粮食攒在那里,经常对着妈闹情绪。姐姐为妈不平,干脆要妈把我的那份饭票交我自己管理,我巴不得。我视饭票为生命,严实地装在自做的一个纸皮包里,放在枕边垫被下。
    有一天开饭时,饭票突然不翼而飞,姐姐、弟弟没拿,妈妈也没拿。我哇哇地哭起来。一家人帮我找,床上翻乱了,床下只差掘地三尺。妈妈气恼不过,还敲我两丁拐,我顿时嚎啕大哭,不禁叫起爹来。可惜我爹在10里外的戈头峪大队副业厂,怎么听得到我哭呢。闯下弥天大祸,担心饿死!
    这一哭,惊动了食堂吃饭的好多人,也惊动了食堂的事务员。事务员说,找不着先借票吃饭再扣票,我才如释重负,和着眼泪吃下了那早已跌气的三两饭。倒是这餐饭觉得饱饱的。其实虚惊一场,事后,饭票还是在垫被下,只是到了床中间罢了。也许是当时找急了,也许是谁开了个玩笑。
    这今天看来,那个时代的确给新中国开了个很大的玩笑!这不,食堂办不下去了,六一年初,所剩无几的炊具各家分领回去,山冲里又冒出了缕缕青烟,尽管每天喝着野菜稀饭,但人们一个个容光焕发,喜气洋洋。
    人民公社一哄而起的公共食堂,是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途径所缴纳的一笔丰厚学费。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惨痛教训。凡经历过公共食堂的人,也一定像我这样刻骨铭心于这段尴尬而苦涩的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1: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啦呜”一词还可以理解,“丁拐”的词儿不补充说明,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1: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年初,所剩无几的炊具各家分领回去,——六一年下半年才散食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1: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儒 于 2017-3-9 21:59 编辑
谢肇荣 发表于 2017-3-9 21:31
“啦呜”一词还可以理解,“丁拐”的词儿不补充说明,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

“丁拐”,一般是食指和中指弯曲起来,用这两个手指的第二关节敲击人的脑袋部位。蛮痛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N5N73%N080{MZAC4JWVJ.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用文字说明,别人才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7-3-9 21:57
“丁拐”,一般是食指和中指弯曲起来,用这两个手指的第二关节敲击人的脑袋部位。蛮痛的哦。

常德都有“丁拐”这个说法,一般都听得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7-3-9 21:54
六一年初,所剩无几的炊具各家分领回去,——六一年下半年才散食堂吧?

根据我所收藏的常德县志记载,撤销公共食堂是1961年5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日月星辰 于 2017-3-9 23:28 编辑

   这样传奇的经历,只有过了公共食堂的生活,才能写出这样详实的回忆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0 01: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暂时困难,人民群众生活受到影响,这个时期我们经历过了!在毛主席和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及时拨乱返正,艰苦奋斗,度过了艰难岁月,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曰子越来越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2:31 , Processed in 0.0552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