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762|回复: 17

宋 公 逸 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9 2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丁志林 于 2017-3-9 21:21 编辑

宋教仁.jpg
宋 公 逸 事(一)
丁 志 林

  [题记]  宋教仁,字遁初,自号渔父。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我县上坊乡香冲村(今漳江镇渔父村),与风景名胜之地桃花源毗邻。这位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举三民主义的大旗,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统治、捍卫民主共和、抵制专制独裁的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无悔人生。宋教仁的故事,彰显着机智与勇敢,充满着魅力与传奇。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根据有关历史资料,整理出如下,组成一文。“公”为古之尊称,“逸”有超绝之义,本文就叫做《宋公逸事》吧!

青年志职

  宋教仁“初执笔为文,奇思伟议,惊其长者。”总角之龄,师从方棂习词章,便在书房门上贴出一联:“办天下事,自欧亚起;读古人书,在秦汉前。”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惨败,与日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二万万两等。宋教仁听到这一消息,认为“堂堂中华,乃为蕞尔岛夷所欺凌”。诗言悲愤:“要当慷慨煮黄海,手挽倭头入汉关。”其师阅之,击节叫好,点评曰:“忠义之气,势吞胡羯!”1899年,17岁的宋教仁就读于桃源漳江书院,品学兼优,受到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长梅的器重。特别是读了《原富》、《法意》、《天演论》等进步书籍,革命理想日趋成熟。1901年,他赴常德府试,题为《晋通吴以制楚,卒为东诸候之患论》。主考官江标是位倾向维新派的开明人士,命题之意是针对当时西太后那拉氏与李鸿章正推行“联俄制日”的政策,供考生策论。宋教仁答卷更是借题发挥,文章开门见山立论道:“甚矣,以夷制夷之说之谬也。”最后大声疾呼:“当不惜杀一人以谢四万万同胞!当不惜杀一人以安万世之天下!”主考官阅此卷,以为要杀之人未能指名道姓而惊叹:“痛快,痛快,奇人也!”准备放为首卷。此讯很快为同科考生得知,并将其考卷相互传抄,宋教仁一时名贯常德府。特别是桃源考生胡瑛、覃振等,纷纷来到他投宿的五省客栈,为他祝贺。出人意料的是,宋教仁府试降第,只是置榜前八名,补博士弟子员。原来是几个阅卷的师爷,以为文中要杀两人显然是指李鸿章和慈禧,害怕惹出祸端,建议主考官故意下降的。宋教仁对此漠然置之,而对前来聚集的学友,却表现出极大热情,一同抨击时弊,畅谈理想。从此,这位土生土长的桃源青年,坚定了反帝排满的决心,履行起了救国救民的革命志职。

长歌当哭

  1904年2月,黄兴组织的华兴会在长沙成立,宋教仁被推选为副会长。旋即,他前往湖北,“设支部于武昌,运动阳、武、夏三镇新军”。不久,华兴会决定当年夏历十月十日,乘西太后70岁生日之机发动长沙起义。全省以浏阳、衡阳、常德、岳阳、邵阳五路同时响应。宋教仁设“西路联络总站”于常德,“日夜奔走沅上绿林间”,与当地会党、学校,巡防士兵建立了联系后,赶往长沙。然而,因起义计划事前泄密,几个会党首领已被枭首于长沙北门,凄风苦雨,血肉模糊。清廷悬赏通缉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刘楑一等,整个长沙城内一片白色恐怖。宋教仁在圣公会黄吉亭牧师处,才知道革命机关均遭破坏,黄兴已潜往武昌。入夜,他小住在长沙曹伯亚家,痛心疾首,愁肠寸断,挥笔写下了《长恨歌》一首:
  噫吁嘻,朕沅水流域之一汉人兮,愧手腕之不灵。谋自由独立于湖湘之一隅兮,事竟败于垂成。虏骑遍于道路兮,购吾头以千金。效古人欲杀身以成仁兮,恐徒死之无益,且虑继起之乏人。负衣徒步而走兮,遂去此生斯,长斯、歌斯、哭斯之国门!嗟神州之久沦兮,尽天荆与地棘。展支那图以大索兮,无一寸完全干净汉族自由之土地。披长发啸而四顾兮,怅怅乎如何逝。则欲完我神圣之主义兮,亦惟有重展!
  翌日,宋教仁在曹亚伯的陪护下准备潜往武昌。出门不远,有清兵巡哨过来,宋教仁瞧见卤药地摊,便委下身去,买了一帖卤药提在手上,待清巡走过,才几经周折到达北门。只见清兵在城门设卡盘查,宋教仁埋着头走上前去,被歪嘴枪兵拦住,搜身盘查。宋教仁机智地弄破卤药纸包,药草全撒在地上,他连忙蹲下去拾药草。曹亚伯乘机冲了过去,手指歪嘴枪兵用本地话怒吼道:“我城外姑父病重垂危,表弟替父买药回家救命,你何该将药草弄掉在地?”听鲁伯亚一吼,围观的人聚了拢来,纷纷指责歪嘴枪兵丧尽天良。众怒难犯,歪嘴枪兵连连后退。
宋教仁拾完草药起身,袖管内那首《长恨歌》诗笺掉在地上也全然不知,只是搂着衣兜向城外走去。
歪嘴枪兵见着宋教仁一走,立马上前拾起诗笺,展开看了看,对着宋教仁喝道:“站住!”他赶上前去,倒拿着诗笺问宋教仁:“这是什么?”
  宋教仁看了看歪嘴枪兵,量他不会识字断句,便说:“这是抓药的处方,我不要了,你留着!”说毕大步离去。
歪嘴枪兵确是个文盲,听宋教仁说那诗笺是张处方,也就随手扔在了地上。
过后,有无耻文人张董拾起,如获至宝,一时藏而不露。几经投石问路,送到府衙,索要悬赏。万万没有想到,当局却视他为“宋教仁同党”,收监羁押。而此时的宋教仁,已折转武昌,长歌当哭,远在东渡扶桑的路上。

黄帝纪年

  1904年底,宋教仁远渡重洋,逃亡到日本。当时,中国留学生正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东京又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党人的荟萃之地,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留日学生创办的《湖北学生界》、《新湖南》、《浙江潮》、《江苏》等革命刊物,广泛传播。然而,这些刊物都以报道评论本省事件为主,带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地方色彩。宋教仁认为,宣传革命不仅要突破地域界限,同时还要高瞻远瞩预示未来。鉴于此,他将新筹办的杂志命名为《二十世纪之支那》,既能反映全民族的呼声,又能鼓舞全国、全民族的斗争信心。
  《二十世纪之支那》以“输入文明学说,振奋国民精神”为宗旨,创刊号上宋教仁亲笔撰写了《汉族侵略史·叙例》、《呜呼湖南与端方》、《二十世纪之梁山泊》、《西方第二之满洲问题》等文章,占了该刊1/4的篇幅,全是他针对当时外患内忧时局的精心之作。
  面对厚厚的组稿,宋教仁心潮澎湃,遥想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竟落到面临列强豆剖瓜分的地步,身为炎黄子孙,怎能不忧心如焚、奋袂而起呢?此时此景,他决定以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肖像作为该刊扉页,并在肖像下赋以骚体诗:
  “呜呼,起昆仑之顶兮,繁殖于黄河之浒。藉大刀与阔斧兮,以奠定乎九胡。使吾世世子孙有啖饭之所兮,皆赖帝之栉风而沐雨。嗟我四万万同胞兮,尚无数典而忘其祖。”
  落款署为:“第十姓子孙之一人宋教仁敬题,黄帝纪元(公元前2698年为黄帝元年)四千六百零二年季夏。”
  《二十世纪之支那》第一期的刊行,突出了杂志的革命宗旨,足以激励同胞的爱国热情,震动读者的心灵。美国《大同时报》在报道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消息的同时,以其刊物的黄帝肖像与黄帝纪年,嘲笑清政府:“清国留学生不奉清朝正朔”,弄得清政府羞愧难当,宋教仁却因此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名声鹊起,成了学生运动领袖。
  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看到了《大同时报》的报道,十分赏识。这年8月,他来到日本,特地会晤了宋教仁,并对他寄予了中国革命的无限厚望。在东京赤坂,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宋教仁为司法部检事长,并以《二十世纪之支那》作为同盟会机关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字遁初,自号渔父。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我县上坊乡香冲村(今漳江镇渔父村),与风景名胜之地桃花源毗邻。这位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举三民主义的大旗,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统治、捍卫民主共和、抵制专制独裁的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无悔人生。宋教仁的故事,彰显着机智与勇敢,充满着魅力与传奇。

点评

拜读佳作,为你点赞!  发表于 2019-4-19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2: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作者丁志林,系桃源县文化局正科级退休干部,对文史颇有研究,善于写作,现任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副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0 0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7-3-10 01:11 编辑

    钟发喜.丁志林两位宋教仁研究专家编著的<<宋教仁轶事>>这部专著,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前,丁志林同志参与了宋教仁常德研究会和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主编的<<渔父颂>> <<宋教仁诗联鉴赏集>> <<宋教仁>> <<宋教仁连环画>> <<宋教仁精神研究>>以及<<宋教仁研究>>内刊等多部专著!其中在编辑<<渔父颂>> <<宋教仁诗联鉴赏集>> <<宋教仁连环画>> <<宋教仁轶事>>等几部专著中,丁志林为执行主编,付出了艰辛,作出了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0 0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字遁初(敦初、遯初、钝初),号渔父,湖南省桃源县上坊村(今漳江镇教仁村)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著名的爱国政治家。

宋教仁少时文武兼修,21岁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参与创建华兴会、同盟会组织反清革命。著书《间岛问题》捍卫国家领土。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策动武昌起义,制定《鄂州约法》。首倡内阁制,被誉为“抱有建国方略第一人”。民初任南京政府法制局局长、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创建国民党力主政党政治抵制袁世凯独裁。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遇刺,年仅31岁,成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0 01: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革命家和著名的爱国政治家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1882年4月5日生于湖南省桃源县香冲(今桃源县漳江镇教仁村)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为推翻满清封建王朝,1904年宋教仁与黄兴等在长沙创建了华兴会。1905年,又在日本国东京与孙中山先生组建了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总裁,5月到北京任农林总长,8月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主持北京本部党务工作,派员赴各省市区组织选举工作,在各省设立支部,在上海、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设立交通部。宋教仁卓有成效的活动与国民党的成立,使袁世凯坐立不安。1913年初,国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准备成立政党内阁,制约袁世凯。因宋教仁是反袁专制独裁斗争中的中坚人物,袁以电邀其进京共商国政为名,于3月20日晚上,在上海沪宁车站,派人谋杀了宋教仁,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民主共和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他年仅31岁的青春和生命。遗著有《宋教仁日记》、《渔父先生雄辩集》、《宋教仁集》。宋教仁的献身,孙中山先生在其所送的挽联中给以很高的评价,“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1950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和政务院,为宋教仁的儿媳叶惠英亲笔签发烈属证明,确认宋教仁为革命烈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0 1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丁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9 2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9 2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志林 发表于 2017-3-9 21:22
宋教仁,字遁初,自号渔父。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我县上坊乡香冲村(今漳江镇渔父村),与风景名胜之地桃花源 ...

拜读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1:27 , Processed in 0.04352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