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走向历史的伟大转折
一、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共十一大后,中共津市镇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在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全镇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把被“四人帮”搞乱了、颠倒了的思想理论与是非界限澄清楚,进行思想理论、是非界限上的初步拨乱反正。 在开展揭批“四人帮”的三大战役中,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炮制的“踢开党委闹革命”、“唯生产力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知识越多越反动”、“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等谬论,还正确的思想理论的本来面目。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中共津市镇委贯彻执行中央“抓纲治国”的指示精神,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同时,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抓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上来,着手进行企业整顿,恢复和建立企业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狠抓产品质量,开展成本核算,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时期,受“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束缚,中共津市镇委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能理直气壮地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全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时,因中共湖南省委的犹豫,中共津市镇委仅在1978年下半年翻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辅导资料下发科局级党员干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津市镇委才认真进行真理标准讨论的补课。
二、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以往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把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2月22日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发表,津市各单位党组织立即召集群众收听收看,部分单位还连夜组织干部职工游行,宣传全会公报精神。 1979年2月3日,中共津市镇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历时11天。通过学习、讨论,中共津市镇委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冲破“两个凡是”等“左”倾错误思想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全镇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镇委遵照省、地委文件精神,成立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抽调专干386人,按照“事实求是,有错必改”的原则,对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处理的人员进行复查,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同时对地主富农子女重新定成份,改出身,对守法的地、富、反、坏分子一律摘帽,对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子女,一律定为社员,不得歧视,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财物进行退赔。平反冤、假、错案,顺民意,得民心,调动了全镇各界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津市镇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把镇委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来,大胆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拓展到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