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刻苦的学习精神 农业学大寨学习班的教学内容以农业生产实用为主,所以老师们要编写教材。学员听课照抄老师的板书,高中文化的学员轻而易举,小学文化的则抄不上,只能课后,再借同学的抄。这种没有课本的教学,好比赶鸭子上架,老师们被赶上去了,学员们也被赶去了。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学员,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刻苦学习的精神。 周文庙公社学员彭腊年,二十多岁,中共党员,妇女队长,只有小学文化,一堂课下来,记不了几个字,急得直哭,苦恼地说:“干工作,我从来没有落后过,这记笔记硬是跟不上啊!”晚上,她备了一盏小煤油灯,集体熄灯后,就轻轻巧巧地借同学的笔记抄写,不管认不认识的字,先一古脑儿依葫芦画瓢抄好,再请同学一句句的教。 彭腊年的加班,带动了一批学员。一霎时,每天熄灯后,寝室里悄悄地亮起了不少的小煤油灯。管理生活的党委委员伍光栋限令熄灯后不准加班。但是学员们想出了对付老伍的办法,他们就在天亮前的两小时,不声不响地将小煤油灯点燃。 朱家铺公社学员郭子宽,是一个优秀的生产队队长,被公社拟定为大队干部人选,送来深造。他文化水平太低,斗大的字,认不了几箩筐。但是,他学习的决心很大,每天请同班同学曹石保教他学五个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