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103|回复: 23

与抗美援朝擦肩而过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9 23:3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汇贵 于 2024-7-3 16:06 编辑

                                                        与抗美援朝擦肩而过的人
         
          在石门县人民法院,一提到已从审判岗位上退休三十余年的一位老人,大家会异口同声称赞他原则性强、敬业爱岗,随处显示着一名军人的铮铮铁骨与正气,他就是石门县人民法院副科级退休干部、共产党员陈长寿,他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还曾是一位与抗美援朝擦肩而过的人。
        2024年“七.一”前夕,笔者来到离县城100公里的太平镇三峰寨山下的一个小村庄,专门看望并采访退居家乡三十余载,至今仍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思维清晰的陈长寿老人。一阵寒喧过后,我凝视着这位1951年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62年党龄、转业后又加入法官队伍而奋斗不息的老共产党员,仔细聆听着老人精采的人生经历,顿生感慨,随着老人侃侃而谈,把我带进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石门县太平镇境内,碗硟沱水之南,武陵山脉延伸至此,形成了三座海拔600余米的山峰,三峰如鼎峙立,尤为奇特的是西北侧山壁悬崖石缝间横生一树龄已400多年的白皮松树,它在无土壤护理、没有甘露浇灌、没有肥料补给、仍在阳光的沐浴下,在雨水的滋润中,挺起了脊梁,伸展出枝杈,尽情地为这悬壁铺洒了一片绿色,几百年来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不变、格外珍奇,望之使人油然而生敬意。1933年3月21日,就在这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三峰寨山下的小山村里一户陈姓人家,一男婴呱呱坠地,因这婴儿刚出生就前额高凸,极象一小寿星,陈父便脱口而出,这娃就取名长寿吧,名字里饱含了陈家人满满的祝福与厚望。由于家境过于贫穷,长寿仅靠父亲每年卖的一点桐油读完了私塾(小学)后,便辍学给地主家放牛、做长工。年仅16岁时迎来了全国解放,陈家分到了房屋和田地,过上了新社会人民当家做主的生活。然而解放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年已18岁的陈长寿主动报名应征,1951年5月15日,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常德军分区紧张训练数月后,分到了暂编14团15连当战士,被作为赴朝作战的后备力量。因在部队中表现出色,同年7月被提为副班长,然后被派到广西军区暂编一团九连,当时由于抗美援朝打得正激烈,随时都可能被补充兵源派往前线。陈长寿所在的42军,南北调动频繁,加之台湾国民党蠢蠢欲动,当时的42军首先防御的是国民党反攻大陆,布阵在沿海一线,处于一级战备状态。1953年7月,42军接到上级命令,速将部队开赴朝鲜作战。7月下旬,当陈长寿所在部队赶到鸭绿江,准备连夜跨过鸭绿江大桥入朝作战,中、朝、美三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陈长寿所在的42军第126师376团全体将士,望着眼前波涛滾滚的鸭绿江,旦夕之间,就与抗美援朝战争擦肩而过了。
        在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时刻,42军接指令重返沿海,被派往舟山群岛驻防,部队由志愿军更名为人民解放军。陈长寿在长达13年多的军旅生涯中,历经了荆江分洪、修建柳州空军基地、广东雷州半岛驻防,在部队里,有着小学文化的陈长寿,曾被派往河北宣化通信学校学习综合通信业务,在部队革命大熔炉里,陈长寿这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农村娃,从懵懂青年迅速成长为通信排中尉排长,多次立功受奖。他始终怀着对党的一片忠心与赤诚,从一名共青团员开始力求上进申请入党,1962年1月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陈长寿同志经历了条件极其艰苦的部队生活磨炼,直到1964年10月转业到地方工作,仍是初心不忘,无论是区供销社人事干部、还是粮站站长、或者是公社党委委员,他家庭负担重,却不会去损公肥私,贪占任何小便宜。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坚持原则。由于其原则性太强,工作中总要得罪一部分人。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到了造反派疯狂报复和非人折磨,文革结束后,组织上鉴于他为人刚直不阿、一身正气,原则性强的性格,适合调到政法战线工作,于是在国家恢复公、检、法后,陈长寿正式成为了一名法官。
        文革后,全国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如火如荼,陈长寿被安排在刑二庭(又名告诉申诉庭)工作,主要是查处冤假错案。该项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笔者曾与陈长寿共同工作过几天,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1991年盛夏,刑二庭庭长樊年堂与陈长寿,邀约我去下乡办案,我们乘班车到达太平街后,便徒步40多里山路,到达芦竹坪村,5天时间不分日夜,寻找证人十多人,吃住在老百姓家中。笔者有点书生气,很是不习惯。然而两位老前辈每餐吃的是马铃薯煮熟后压乱再放上玉米面粉,睡的是满屋烟叶味的苞谷壳叶铺成的床,蚊虫甚多,无法入睡,陈老一笑了之,很和蔼地对我说:“小唐,比起我在部队时,海水不能喝,淡水又供不应求,只能忍着干咽玉米炒面等军用干粮,相比之下现在幸福多了。”我才终于理解两位老前辈的良苦用心,为的是让我这个年青人吃点苦,磨炼磨炼。
      对于来申诉的案件,陈长寿总是一丝不苟,加班加点,查阅大量案卷,补充必要证据,尽力把案件办成铁案。陈老临近退休时,本院受理了一件刑事申诉案,当事人向某认为自己70多岁了,本着试试看的心理来申诉的。承办人陈长寿调卷后方知,向某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退伍回乡务农,1957年农村搞大集体时办了一个养猪厂,向某见有一头猪中暑了,便跑回家拿来一瓶“十滴水”(一种防中暑的水剂药物),病猪吃了之后死了,大队长就认为是向某投毒,向某无辜获罪被判刑四年半。陈长寿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冤假错案,便连夜赶写好审理报告,递交审委会讨论,得到了及时平反并宣告无罪,陈长寿疲惫的脸上,才有了欣慰的笑容。此案笔者曾以《法院有错就纠,老农沉冤昭雪》为题,在《湖南日报》上报道过。
       在老同事中,笔者曾听说过一则关于陈长寿对工作执着认真的小故事。那是在他临近退休前夕,一天快下班时,接到了鼎城区法院打来的电话,要求本县官渡桥青玄山村的一名当事人于次日九时来石门县法院参加庭审。当时通讯工具仅是座机电话,又无法联系当事人,正值寒冬,陈老便匆匆赶到车站,挤上了最后一班开往官渡桥的客车,还摸黑步行数公里找到了当事人。使其及时参加了诉讼。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德峰在庭审结束后,拉着陈长寿的手说:“您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怎么感谢您才好。”他说:“这算不了什么,只要把事情及时办好就行了。’
       陈长寿退休后,鉴于妻子体弱多病,便决定携妻回乡居住。在家乡,他仍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为家乡邻里答疑解惑,几十年如一日,曾化解纠纷120多起,还义务当起了法治宣传员。他说:“是党给了我政治生命,是部队教会了我怎么做人,比起那些牺牲的烈士我算不了什么,我对党的信念不会变,初心更不会忘,活到一百岁还是这个样。”
        握别陈老,仰望巍然耸立的三峰寨,那形如鼎足之势的三峰直插云霄,崖边的白松横空兀立,在夕阳映照下,那白雪似的枝干熠熠闪光。“风吹雨打铮铮骨,干苍枝劲更葱茏”,这不正是这位九旬老人一生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吗?是啊,松寿千年,笔者与大家从心底共同祝福这位饱经风霜、平凡中富于传奇人生的老人,正如他的大名一样,长寿,永远健康长寿!
     
mmexport35b77c0966710a8be2203ef77e2d7835_1717915694353.jpeg
IMG_20240307_161050.jpg
shanyatoudebaipisong_4717420.jpg.285.jpg
b151f8198618367adcfdb7da24738bd4b31ce545.jpg
1719486694018.jpeg
IMG_20240627_173541.jpg
IMG_20240627_193124.jpg
IMG_20240627_154729.jpg
mmexport1624880580248.jpg
IMG_20240408_080120.jpg
IMG_20240627_173342.jpg
IMG_20240307_161158.jpg
u_2861115721_1306976740&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g
u_3238441797_2514190329&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g
IMG_20240627_175610.jpg
1719486530294.jpeg
IMG_20240112_2154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0 06: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遥祝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08: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老师首帖褒扬并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0 08:2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真英雄,致敬,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08:3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拙文的褒扬与点赞!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0 08:5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有故事,尤其是老同志的故事更加动听!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09:0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水清流 发表于 2024-6-30 08:54
人人都有故事,尤其是老同志的故事更加动听!点赞。

谢谢张院长,拙文整篇是以白描纪实的形式,撰写本文主人公不平凡的过去,限于文字水平拙劣,唯有用心崇敬老一辈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0 09:1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0 09: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一之际,宣传本单位老党员退伍军人先进事迹,很好!虽然退休的有集体荣誉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0 09:1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庭,笔耕不辍,佳作连连,向你学习,向仢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3 23:04 , Processed in 0.0382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