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人物故事》三则
蚁行
剃头匠老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有个剃头匠都喊他老陈,老陈参加过长征,跟着红军经过大渡河,彼时每月到乡民政所领取补助,至于补助多少也没人详细过问。他家里三间草房,门上有个红漆写的大忠字,老伴老是旱烟袋不离嘴,村人习惯唤她老姚,后来听说是旧社会窑子铺过来的,老陈老姚无儿无女,有人背地里喊人家绝户头。
老陈老姚喂个大黄狗唤作叭叭,叭叭一身金黄只有肚皮雪白,叭叭吃得水光溜滑,远远看上去老想走近摸一把,不过不等你靠近叭叭就汪汪着叫个不停,狗仗人势地要冲过来,让人不由得望而却步。老姚还养一只大黄猫唤作妮妮。每到饭点老姚就叭叭妮妮叫个不停,大黄狗和大黄猫欢快地跑过来享受老姚精心调制的美食。后来有人用三步倒毒死了大黄狗,养的十多只鸡子也被偷走,老陈和老姚为此哭的是稀里哗啦的。
那时候生产队社员理发,都是大队统一安排一名理发员诸村轮流理发。大队就老陈一个理发员,理发员各个生产队轮流给社员们理发。一次放寒假找老陈理发,到老陈家院子里我扯着嗓门大喊,老陈理发哩!好大一会儿老姚从屋子里出来,没好气地说,喊啥里喊啥哩,老陈不在家。回家后二姐问明情况带着我又来到老陈家,一进门二姐就客气地说,奶奶,俺老陈爷出去了?老姚一听脸色立马多云转晴天,过来吧妮!老陈在家,刚才这孩可不会说话!二姐赶紧说小孩们不懂事,您别和他计较!说话的当儿,老陈从里屋拿着理发工具就出来了。
老陈吃饭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不吃好不起场。老陈吃饭一向不紧不慢细爵慢咽。一次老陈到一个社员家理发吃饭,主家只炕了几张洛馍。主人家吃过饭着急下地干活,就说老陈您慢慢吃吧!走了把门带上。老陈慢吞吞地边吃边说中啊!就这样,老陈仍是慢慢品味着,把洛馍和豆腐菜吃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地离开。
在村小学上学时,吴老师叔伯哥家的本家侄子那个叫福来的,与老陈家是东西院邻居,八九岁的福来爱观察。在爱看笑话的村人撺掇下,福来就熟练地坐在地上,双腿并拢伸直,双手拍着大腿嘴里念念有词,有模有样地学起老姚哭:哪个挨千刀的药死俺家叭叭,偷吃俺的鸡子,让他吃到肚里不消化,让他吃哪烂哪!福来学得可真是惟妙惟肖,惹得村里无聊的好事者笑得前仰后合。
后来外出打工谋生,偶尔回村也是惊鸿一瞥,至于老陈老姚啥时候谢世的,实在是无从过问无从谈起,就像庄稼地里的庄稼,多一棵少一棵从来没人关注没人在意。
五保户范爷
五保户范爷是村里第二生产组的人,家里三间草房,范爷好像眼睛一直有眼疾,看人看东西都是影影绰绰的,一开始村东头的一家子姓范的那家人的大女儿,还是我小学同学叫范永强的,每天中午给范爷送饭。后来有村人说闲话,说他们给范爷养老是贪图范爷过世好请家产落点东西,这样一来本家也不给范爷送饭吃了。
听说范爷有个老姐姐出嫁邻村,外甥女和外孙女早些年经常来看望老人家,给老人家送吃送喝,中午也不在范爷家吃饭。再后来就不了了之,村里给范爷申请了五保户,偶尔有热心的村民过来陪范爷说说话,顺便简单做点吃的。有一次在出村的大路上看到范爷拄着拐杖,说是到乡里反映自己的情况,村里不给看眼睛,让乡里解决,只是听说此事一直没有下文。
听说范爷年轻时很能干,外出修水库打官差从来不含糊。只是不知道啥原因一直没有成家。
初中毕业回村里,家里住房紧张,我就和范爷住在一起,范爷住在东边那间我住在西边靠窗户那间,白天干活晚上过去陪范爷拉呱,大概半年过后,有煤矿到乡里招工我就一个人到煤城下窑挖煤去了,后来回村听说范爷去世埋小村北山附近,三间草房不久夷为平地。
放羊五保户张柳志
张柳志在村里整天最大的任务就是放羊给羊看病,给人家的羊看病没少喝人家的鸡蛋茶。张柳志这人可不简单,还是村里有名的神汉,给信神的村民观香指点迷津祛病消灾,村人说可灵验了。
有一年村里大旱求雨,张柳志带头到附近庙里烧香求雨,当天就下了一场大雨,缓解了村里的旱情。
有热心的村民张给张柳志牵线搭桥说媒,听说一个唱戏的老婆走进他家,只是唱戏的人大多水性杨花,没个正心诚意,不到一个月就不见人影了。平时与其接触不多,过几年回村里发现张柳志的两间草房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