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8|回复: 3

孪生兄弟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1 0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运曙 于 2024-7-21 08:44 编辑

孪生兄弟的故事
.
彭德才  周运曙
.
.
  岁月如梭,忽然咱兄弟俩就快四十岁了。当初我们这对孪生兄弟,算命问卦,难以冲过三岁,说是属于“双猴盘桃”的。也许是沾了洞庭之水的灵气,命大。在那未脱贫的岁月里,居然靠杂粮充饥顽强地活下来,少年、青年、壮年直至头发花白,一路挺了过来,跨过那一道道岁月的门坎。
  我们兄弟俩的长相,曾欺骗了不少人的眼睛,我就是他,他便是我。即使我后来过继别家,改名换姓,但因为都在本地,一些即使很精明的人,初一见面也难免不张冠李戴,于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富有喜剧色彩的故事就在我们中间发生了。
  一次,熟人问我:“你是搞个协工作的,怎么又参加了教育工作会议?”我申辩道“没有参加。”“昨天电视里不是有你么?”我明白了对方的误解,把兄看成了我。
  那年,胞兄结婚,要不是我懂味跑得快,险些被误作新郎拉去拜了天地。幸亏,我们这对孪生兄弟的妻子辨别自己的丈夫自有分寸和秘诀,要不然就麻烦了....
  甭说旁人,就连自己的孩子也有唤错的时候,我那几岁的女儿硬把我那胞兄当作爸爸,当我们兄弟俩都出现在她眼前时,她愣住了:“怎么突然有两个爸爸?”还是孩子的妈妈启发有方,使孩子终于认出了真爸爸。
  我们两弟兄长相、体型酷似,连说话的神态气质都相同,彼此沾光的事儿也时有发生。去年,我下乡路遇学生家长,冒名顶替吃甘蔗,倍受尊敬的乐事至今萦记心头,现在想起来还蛮有味。那天,家长深信不疑地感谢我这位“周老师”,说是关照了他正在读毕业班的儿子,不容我解释,硬往我手里塞甘蔗,真是盛情难却,我只好代领这份情了。我想万一漏“马脚”,也还是够不上欺君之罪,受贿之嫌的。叫我难忘的,令人欣慰的是那份比甘蔗还甜的尊师情。
  我们十分注意维护彼此的形象和声誉。一次下乡时,我拾得块手扶拖拉机的车厢挡板,我替胞兄“为人师表”,硬是骑车追赶失主,让失主连夸“周老师人好”,胞兄进城时,常有些热情、大方、好客的个体户朋友硬往他手里塞上几个桔子、苹果之类的东西,然而,他总是婉言推辞,不敢贸然笑纳,怕坏了在个协工作的我的名声。
  苦与乐,我们兄弟俩就这样结伴而行。  (1993年10月于周文庙联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1 07: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遥祝夏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1 07:3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情深,形似,心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09:5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罢此文,令我忍俊不禁,实在有味!孪生兄弟不仅体、形、色相同,而且精、气、神相似,更有德、才、情如出一辙,都是汉寿文坛舞文弄墨的高手,龙阳里间知书达礼的贤达,使我十分敬佩,仰慕不止!我们结成了“忘年之交”。
我与其长兄周江南(学名周运昌,网名开口笑江南)也有终身不解之缘。他有时尊称我为“徐老师”,有时又戏称我为“老帅哥”。其情其义,如胶似漆!我与周氏三兄弟的情谊源远流长,自然就有很多难忘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2:59 , Processed in 0.0334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