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追梦人
赵国玺
车出观音堂镇,一路向西进发。没有走多远,车辆进入山区。路愈来愈窄,只能容下一辆车子行走。天空中的白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低,触手可及地流动着姿势优雅的形体,与我们眉目相望。一路的花香扑面而来,有桐花的粉白、槐花的洁白、油菜花的金黄、蒲公英的鹅黄,还有那些叫不上名的野花,它们纵情地绽放着它们的馨香。一路的绿色交障相映,那树木苍翠的绿,那麦子青翠的绿,那远山黛色的绿,层叠着一幅幅诗意的风景。
车在景中走,人在画屏行。随着车子连续走过几道盘山公路,穿过两三个散发着古朴气息的村落,那青石砌墙、蓝瓦屋顶,隐约可见的石板巷与我们擦肩而过。
我们在一个山顶的臂弯里停车、泊岸。
走下车,山谷的风习习而来,荡涤着我们在山下气温的烘烤与坐在车上的燥热。一时间,大有些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是2024年4月20日中午时分。由平顶山市作家、宝丰县作协会员、宝丰县文学院的签约作家组成的乡村振兴采风团20余人,在宝丰县乡村振兴局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我们今天采风的第三个动感地带——宝丰县银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宝丰县银可农牧公司,坐落在观音堂镇罗顶村的山顶,海拔800米,是一个一脚踏三县的交界的所在。
因为车辆停放的地理位置的缘故,我们一行人说笑着从侧门走进银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院落。
看见我们进来,一位身着黑色上衣,蓝色牛仔微喇叭裤,脚穿半高跟皮鞋,年龄大约40岁的女子忙迎上来:“各位老师好,欢迎老师们来银可农牧公司采风。”
经乡村振兴局领导介绍,我们才知道,她就是银可农牧公司的负责人张银可。
一听说她就是银可农牧公司的负责人时,我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再次审视着她:白皙而透红的面庞,柳叶眉,大眼睛,高鼻梁,长发在脑后绾起,嫣然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如此娇俏可人的女子,怎么也不会与这荒山野岭里的一个养殖公司联系起来。
她落落大方地领着我们往里走。只见石径通幽、绿树掩映,花木葱茏处,现出一个大大的院落,大门的右首悬挂着“平顶山市妇女联合会”2017年10月颁发的“妇女之家”、“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扶贫基地”字样的两块牌匾。院内屋顶的檐墙上方,大大的一幅蓝底白字的招牌,上书“银可农家院”五个大字,在五个大字的左边竖写着“清真”两个小字。在院落的前面,是一方空阔的场地,蓝色铁皮大棚下摆放几张圆桌,以供游客们在这里用餐。在空阔的场院下面依山势平整而建的一方方阡陌,被花草树木相拥着的古香古色的小亭。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场院下面,错落有致的亭子下面有圆的石桌、石凳。以便于游客们在游玩之后坐在石凳上稍事休息或用散淡的心情坐在石凳上围桌而餐。
“各位老师一路辛苦,还请各位老师休息一下,我领着大家去看我们公司养殖的鸵鸟。”
“鸵鸟,这里还能养鸵鸟?”
“鸵鸟啊,不是动物园里才能看鸵鸟吗?”
“鸵鸟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吗,怎么还让人养殖?”
大家一听说有鸵鸟看,一下子来了精神,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已经坐下休息的老师们纷纷站起身,大家围拢过来,坚持着先去看鸵鸟。
说话间,张银可经理领着我们,沿农家院的东北角往上走,大约有50米开外,果然看见山顶的开阔地有一个大大的围栏,里边上百只的鸵鸟,有的伸着脖子啄食食槽里的草料,有的昂首挺胸在围栏里慢条斯理地行走,有的伸着头在水槽里喝水,有的半张开翅膀,欲舞不舞地诱惑着我们的眼神。有几个同行的女老师们,早就围着鸵鸟们指指点点,有的女老师甚至薅一把野草站在鸵鸟面前,看鸵鸟伸长脖子抢食野草。
“它吃草耶,你看,它还吃草耶!”一个女老师边喂草边兴高采烈地说。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鸵鸟,而且还能亲自薅草饲喂,这还真是从没有过的殊荣。
“鸵鸟是草食动物,什么草它都喜欢吃,与人类最亲近,而且也特别好养。”张银可经理走过来说:“鸵鸟的全身都是宝,一个鸵鸟蛋最少卖80元,鸵鸟的毛,能卖1000元一斤,鸵鸟的眼角膜可以与人的眼角膜配对,鸵鸟的皮可以制作皮鞋,还有鸵鸟的肉,鸵鸟的爪……也就这样说吧,一只鸵鸟创造的利润,是三只羊的利润的总和还要多,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比羊肉的营养价值还要高。”张银可经理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着鸵鸟。那鸵鸟也似乎听懂了似的围过来,伸着头,似乎在和我们打招呼。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下弥足珍贵的鸵鸟生活照。
看罢鸵鸟,张银可经理又领着我们看她们公司的羊群繁殖基地。
沿石阶下走,又经过一段不算太宽的水泥路,在一栋蓝铁皮房顶、白墙围起的羊舍面前停下。我们看到一群群羊儿在悠闲地吃草,有几只羊儿看到我们的到来,它们好奇地把头伸到栅栏门外,左顾右盼地看着我们。
“那应该是黄羊吧。”我看到羊群中有几只黄羊,忍不住问。
“就是黄羊,”张银可经理说:“我们养殖的羊有好几个品种,有波尔山羊、有黄羊、还有小尾寒羊。在我们山区,海拔高,气候比较凉爽,所以这几种羊在这里还是比较适合养殖”
我们随着张银可经理看了一栋又一栋的羊舍。大家显然有些意犹未尽,觉得这么大的公司不应该只养几十只鸵鸟和几栋羊舍的羊。张经理似乎看出来我们的意思,她有些歉意地说:“大家今天看到的这些羊,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羊都在村里的农户家里。”
“你们农牧公司的羊怎么会在农户家里,这是怎么回事?”听了张银可经理说,大家有些疑惑不解。有人忍不住问。
“这就是我当时创业的初心,我搞农牧公司,就是要带动我们附近几个村子里的老百姓共同致富。截至目前,我公司与附近村子40多户的农户签订订购合同。我郑重承诺,羊群出栏时,我会按照市场价多出一元的价格收购成年羊。我还承诺,农户再养羊中间,如果羊死了,有几只羊,我就再给几只,而且不记成本。”
“这样啊,那你当初是干什么工作的,又是怎么想起来创建银可农牧公司的?”
“是这样吧,现在已经过了中午,我们农家院准备了饭菜,等大家吃过饭,我详细地把我创业的经历给大家说说。”
银可农家院门前,摆放着几张大圆桌,采风团的二十多个老师们围桌而坐。本来想是一顿家常便饭,却被张银可经理的盛情款待,做出一道道丰盛的美味佳肴,使大家回味无穷。
茶足饭饱之后,我们来到银可农牧公司的会议室,听张银可经理讲述她创业的艰苦与辛酸。
她,张银可,原本是鲁山的一位回族女子,当年在三门峡的一个煤矿打工,她曾经是那个煤矿的小股东,领着一个采煤队。丈夫当时领着一个副业队。日常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不断接触,使彼此的心灵碰撞擦出了火花。俩人很快坠入了爱河。随着国家对小煤窑整顿、煤炭资源整合的大环境下,她们夫妻二人在2008年回到宝丰,拿出积蓄在县城买了房子,又买了适合山区道路的豪华越野车。同时做起了小生意。收入也还不错,日子过得倒也红火。
可是,每当她们回到丈夫的老家罗顶村,当她看到罗顶村里的乡邻们依然过着贫困与落后的日子,她的心里感到一种悲凉。
而且她听婆婆说,谁家的老人患有慢性病,,宁肯拖着,也不肯上医院。谁谁家的儿子,三十多了,也娶不上媳妇,就是因为家里穷,象他这样的大龄青年在村里就有二十多个。不但他们是这样,附近几个村子都是这样。
有一次,她和丈夫开着越野车进山玩耍,她看到罗顶村的山野很宽阔,植被也好。她的一颗不安分的心开始悸动,这么好的资源,如果办一个养殖场,一来可以自己创业,二来也可以安排贫困户就业。
经过几天的辗转反思,在2014年的春天,张银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家办养殖场!
她说服了丈夫和公婆,在罗顶村的山上承包了100多亩的荒山,搞种植、养殖。没有水,她们自己投资打了一眼40多米深的水井,没有房屋他们自己搭建,可开发荒山,搞养殖就是个无底洞,钱就象打水漂一样投进去收不回来。她们们卖房子,接着又卖了车。又欠了几十万的贷款。为此,丈夫和她没少吵架,甚至是到了闹离婚的地步。说着说着,张银可经理哽咽起来,眼泪顺着两颊无声地流下来,
面对大家,她象见到亲人一样,毫不掩饰地述说着。象小女人一样娇羞。
我这时突然想起一句话:“做女人不易,做大事业的女人更不易!”
是啊,像她这样如花的女子,应该是花前月下,挽着丈夫的手臂,携着儿女的小手,在城市里公园里散步,或者在公园里跳广场舞……而她,却选择了在荒山野岭搞农牧养殖!
就在她们没有资金,面临着无路可走的困境中,宝丰县水利局伸出了援手。
2017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宝丰县水利局分包她们罗顶村,听到她们的情况,驻村干部为银可农牧公司协调100万元企贷企用低息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银可农牧公司除了安排更多贫困户就业以外。选择20户贫困户,作为扶贫攻坚的帮扶对象,终于使她们走出困境。通过她们的努力,连年来,不但使村里的20户农户成功脱贫,而且每户每年还分红2425元红利。
2018年,张银可成立了“银可农家院”,单次可接待游客100余人。并且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村民在家门口打工、就业,从中受益。
后来,她又经过考察,并引进鸵鸟的饲养。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可爱的动物们,她说,她准备扩大养殖,再引进50只鸵鸟。
她说,她做出的一点点成绩,政府都会给予她很高的奖励:2017年9月,平顶山妇联授予她“巧媳妇基地”的光荣称号。在2018年、2019年两年中,她连续荣获“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2020年,她又荣获宝丰县妇联授予的“出彩巧媳妇”的荣誉称号。2023年,她的银可农牧公司荣获河南省羊业行业协会颁发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她说,她成功了,她终于圆了回乡创业的梦。她要回馈社会,带动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富起来。圆村民们走养殖之路发家致富的梦。她把公司运营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放养的农户签订了扶贫协议。有102户村民以入股分红的模式参与公司的运营。有20户贫困户以金融扶贫的模式也加入了公司,与公司“报团取暖”,先脱贫后致富。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附近的农户们在她的带动下,已经脱贫,正在走向致富的道路。
从银可农牧公司出来,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的铃声,那铃声是老歌《雪山飞狐》的主题曲《追梦人》: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 让她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 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 是个生命的开始 ……
追梦人,宝丰县银可农牧公司的张银可——山村追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