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回复: 3

不妨用诗词调理身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7 09: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妨用诗词调理身心

           万石诗

        现代人的 养生保健手法五花八门,诸如“食疗”、“水疗”、“磁疗”,等等 。我觉得读诗词、写诗词也 是 一 项调理身心的保健 活 动 。
       央视《诗行天下》节目的片尾插曲唱道:“‘后庭花’护肝养血,常吟‘橘颂’”。我国古人对诗词身心的保健作用认识很早,从实踐中获得了许多的实用价值,除了养性怡神,还能治病、美容、益寿。古今中外不少大文豪都有弃医从文的经历,如鲁迅,郭沫若。他们认为疗人之疾,更要疗人之心,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诗书,是一味"身心兼疗″的良药。
       诗能治病。 南 宋 大 诗 人 陆游的七绝 《 山 村 经 行 因 施 药 之 三 》 写道: “儿 扶 一 老 候 溪 边 , 来 告 头 风 久 未 痊 。 不 用 更 求 芎 芷 辈 , 吾 诗 读 罢 自 醒 然 。 ”诗中写到:儿子搀扶一老者来到溪边等候着,告诉我,老者的头风病还没有治愈。我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去吃川芎、白芷之类的药了,把我写的诗拿读吧,读完,自己醒悟后病就好了。
       宋代《唐诗记事》里有一则故事,杜甫的好友郑之文的妻子患抑郁症,杜甫让她反复诵读”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郑妻依照杜甫的办法做后,病情果然好转。

       当代国学家启功有一首《渔家傲·就医》写道:“痼疾多年除不掉,灵丹妙药全无效。自恨老来成病号。不是泡,谁拿性命开玩笑。   牵引颈椎新上吊。又加硬领脖间套。是否病魔还会闹?天知道,今天且唱渔家傲。”
      西 汉 枚 乘 的 《 七 发 》讲的就 是 用“ 要 言 妙 道 ” 作 精 神 治 疗 的 故 事 :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指点太子 “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照着做,于是病好了。同是西汉的刘向也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诗能解忧。近代李鸿章在写给哥哥李瀚章的家书中谈到诗文对身体保健的作用: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神。
      新中国建国时,毛 泽 东 的诗友民主人士柳亚子对待遇不满意,写诗发牢骚。毛泽东写《 七 律 • 和 柳 亚 子 先 生 》相 赠,劝说柳亚子“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柳亚子读后,取消了隐退 家 乡 的 打 算,解 了 心 病。
      事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劳苦,诗是闪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最让人动容的选手白茹云,是河北邢台市南和县的一个农民,2011年罹患淋巴癌,在病床上与诗词结缘。2017年2月6日,她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讲述了自己和诗歌的故事。大会上的二十几分钟,白茹云让观众过目不忘。诚然,白茹云的生命状态里并没有诗情画意,相反,却充满了种种痛苦。诗词,是纾解她苦痛的解药,是抚慰她灵魂的处方。
      诗文益寿。市养老中心《金巢》报的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石门县原粮食局副局长顾道兴老太太85岁,十几年前检查患了癌症。她根本不把癌症当作催命的无常,而是一下病床她就离开医院,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诗词班的学习,2017年上学期她还获得了老年大学颁发的"风范长者”荣誉称号。
      诗能美容。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王若西夸赞董卿的美丽时说:“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董卿姐因为腹有诗书,所以显得更美。”不是吗?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的诗书底气,让她的美丽不同寻常,宛若牡丹,艳冠群芳。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们认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引领国人读诗,提高素养。
       诗疗在外国也早已流行,意大利有“诗疗师”职业,诗疗师需要精通诗学,韵律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经考试合格发证上岗。公元前埃及盛行"吞圣歌以疗病"。
      英国文论家柯尔律治说:”一本好书就是药房,它的每一篇就是药粒,且效率持久。培根曾说:“诗歌使人巧慧;……”。
     人之所需,不过一饭。欲念纷扰,诗是选择。确 实 , 一 首 格 调 高 雅 、 意 境 深 邃 的 诗 歌 , 能 以 独 特 的 艺 术 情 趣 和 音 乐 感 给 人 以 美 的 享 受 , 并 通 过 人 的 思 想 感 情 , 产 生 各 种 有 益 的 心 理 效 应 。
      诗歌最初目的就是教人"思无邪″,正气以内生。正如《黄帝内经》所写的,正气内存,邪不外干。诗书的作用就是养正气,是一味治心病的大药,心病一除,则诸病去之大半。诗疗适应恐怖症,疑病症,精神病类。诗疗对老人养生尤佳,高声诵诗,增加肺活量。心肺功能得到改善,孤独感,失落感等情绪得到释放。
      网上有文章写道 :诗疗,又叫诗文疗法。是指用某类诗文进行心理谘询与治疗的一种心理疗法。其根据是有的诗文能强烈地影响人的心灵,有效地改变人的认知行为,改善人格。使人摆脱不良情绪困扰,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
      我喜欢请书法好的先生写诗赋挂在房间里,读一读,调理心情。读苏轼的《赤壁赋》,在苏轼看来,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徘徊其间能自得其乐。
       读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中体味 “静穆”、“淡远”,进入到诗意的完美之中,进入到一种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困扰的状态。
      品味李白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的认知。李白以诗作为方向,心安一处,诗在远方。
前些年,我又请书法老人写了杜甫的《秋兴八首》挂在床前的墙上。睡前看几句描写山景的句子,让一天中眼耳接触到的乱哄哄的世界,換上山廓朝晖,江楼翠微,清秋燕子,石上藤萝月,洲前芦荻花。踏着杜甫的屐痕,欣赏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物各有态,美在心中,诗是色彩。人生各有不同,每个人眼中呈现的是不同的风景,传统诗词带给当下人的不是浮燥,是美好。读诗和       写诗,是人的一种精神旅行,让我们在诗意中用心去感知末知,感知远方吧,这样,我们的身心会得到调理,获得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8 15:5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14: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帖长见识!也许,文化养老真的可以健身!谢谢整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14: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一下,我县詹国安爱诗词、书法、篆刻,现已九十高龄,还能写诗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0 , Processed in 0.0334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