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香椿
张向前
春天是吃野菜的最佳时节。在所有野菜中,我认为最好吃的当属香椿芽。
俗语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谷雨前,当香椿枝头一簇簇嫩芽长到一拃长的时候,就该采摘了。这时候的椿芽,还没有木质化,吃起来香嫩,不塞牙。 因为香椿的嫩芽和木质呈红褐色,在我的老家,乡亲们都称它为红椿。与之相对的还有白椿,白椿的叶子背面和木质颜色泛白,又因身体带有一种刺鼻的怪味,所以人们都讨厌的叫它臭椿,当然臭椿的芽是没人吃的。 香椿芽的吃法很多,但最常见的要数香椿炒鸡蛋和香椿拌豆腐。这两道菜一个是青配黄,一个是青配白,色香味十足,吃起来唇齿留香,记忆深刻。 在老家,香椿是一种极平常的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几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香椿树长相极其粗糙,枝干苍老虬劲,树皮黝黑皲裂,而且翘起,像饱经风霜的老农。为了采摘方便,乡亲们使用改装过的长把镰杆,或长把搭钩,通常连叶带枝折断。由于这种采摘方式破坏性极强,也因此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所以大的香椿树很罕见。在我的记忆里,每年春季,香椿树至少要遭受两轮的伤害,头茬一般都用来煎炒或凉拌着吃,等到第二茬的时候,通常是被腌制成咸菜。 这一点,在吃香椿时,心底不自觉会升腾一股敬意,还夹杂着一些不忍心。百木吐芽之时,香椿却无私地把最宝贵的嫩芽献给了人们。这一点,又极像勤劳朴实的农民,把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脚下的土地。
香椿的腌制方法很特别,不是用盐水腌。而是把采摘下来的嫩芽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摊开放在阴凉处散失水分,等到发蔫的时候,洒上盐,一把一把的用力揉搓,直到盐完全滋润和浸透到嫩芽当中,然后把揉搓过的嫩芽装进坛子,密封起来,就是一年的咸菜和美味。 腌制的香椿颜色呈黑褐色,清气也脱去了许多,这时的香椿与新鲜的蒜薹是绝配,尤其是用香醋和小磨油拌过,香中有咸,咸中带辣,卷进烙馍里,和着面的筋道和淀粉的淡淡甜味,对味蕾的冲击力极强,感到很满足,也很享受。记得上初中那几年,同学们都喜欢把腌制的香椿菜装在罐头瓶里,带到学校,吃饭时就上几口,感觉很美,所以咸香椿也伴我度过了难忘的初中生活。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许多农村已经开始推广种植矮化的香椿树,并且办起了工厂,把香椿芽腌制成了罐头,销往全国各地。香椿已不再时只有春季才能吃到的时令菜,吃香椿也不再费时巴力。我不得不惊叹科技的发展和农民的智慧。
离家近30年了,已多年没有采摘香椿了。清明过后是谷雨,香椿芽也许已经冒头了吧。想念香椿芽,想念香椿树,也想念着老家的乡亲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