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4-8-23 18:45 编辑
《圆梦》故事(6)爱的奉献
图文\何天晴
中间是兄妹俩,他们的母亲死得早,父亲前年身患疾病。 为了哥哥能继续上学,妹妹还不到15岁,主动停学南下打工挣钱供哥哥读书。
妹妹回忆起当时出去打工的情景,黯然泪下:广东她有一亲戚,那年过完春节,带她去了广东。开始十多天,去了好几家工厂,都不要她,说她是童工不能收。经人介绍到了一家私人餐馆后台打杂,虽然只有20元一天。一个月下来,不休息,也能挣600元左右,她已经很满足了。每月给家里500元,给爸爸治病,哥哥读书。自己留100元生活费省吃俭用已经足够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旁边的哥哥眼泪水忍不住哗哗往下落……
今天他们兄妹俩来到了受捐晚会现场,得到了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感激的泪水挂在脸上,感激之情铭记于心底!
右边的高老先生是原教育局局长。现在已经87岁了, 退休以后,他一直都将自己的微薄工资捐赠给灾区和贫困 学生。今天他来到圆梦贫困学子晚会现场,为他们捐赠一 万元。
杨奶奶是安乡县孱凌医院的退休职工,当时已经75岁。她孤身一人,退休以后,就开始卖报。每天走街串巷,无论严冬酷暑,她永不停歇。二十年间,她已经支助了5个贫困学子上完了大学。
奶奶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还经常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以关心帮助。
当天,来自全县各个偏僻角落的33名特困学子,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今天他们很荣幸的站在了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捐赠。当天还有一群企事业单位代表以及爱心人士,也来到这个特别的现场,帮困助学,扶危济困,圆梦助学,奉献爱心!
一首“爱的奉献”唱红大江南北。一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至今耳熟能详。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贪婪地索取者,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奉献时间,奉献精力,甚至奉献生命。或许我们无力让社会上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脱离困境,或许我们的默默所为,不会为人知晓,但是,“勿以善小而为之”。
德兰修女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人,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的的每一件最平凡的事。”爱是千年冰川是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黑夜里指航的灯塔。这个《圆梦》捐赠现场,不仅给了特困学子雪中送炭的温暖,更多的是为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懂得了爱与感恩,让爱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