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1|回复: 2

八宝队被盗口粮谷案侦破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10: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4-9-1 10:36 编辑

八宝队被盗口粮谷案侦破记
张松林
   这是一起时过境迁,靠运用谷壳追踪,破获的重大案件。
   石门县岗市公社象牙大队八宝生产队保管室,在1974年12月27日晚上,被人打洞入室,盗走该队社员集体口粮谷一千多余斤。
   1975年1月22日,我和同事邱表全,被石门县公安局安排,速上此案。领导要求:须在现场勘查之后,立即进入侦察调查阶段。
   此案保管室,设在该队山岗上一栋孤单的土砖青瓦房中。
   口粮谷由集体统一保管,按月按季,分期分批发放。
   除了保管员十天半个月检查一次,另无他人看守。究竟是哪天发的案?谁也不知道。只能等到破案后,靠从犯罪分子的口中得知。
   1975年1月8日白天,有人发现保管室的侧墙,被人打了一个大洞。经保管员清点,室中口粮谷,已被盗窃一空。
   从发现口粮谷被盗,到勘查现场,又隔了14天。室内已经打扫,墙洞早被封堵。
   邱表全说:这哪里有什么现场?!
   邱表全是一个上任不久的新技术员。
   他接着又说:“这现场怎么勘查?”
   我说:“你先绘图、写笔录,熟悉现场室内外环境、情况。”
   “这有用吗?”
   “有用。从接触现场,认识现场,到侦察破案,有一个过程。一个刚刚被你认识的人,转眼间,你可能认识不准。但如果是你自家的人,那怕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你很远都会认识准确;即使只看见背影,你也会认出哪是你的妻子,哪是你的妹妹。”
   “哪我们在哪里找证据?”
   “慢慢来…;失谷数量大,需要多人或一个人多次才能运走。因此,掉落谷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那还能找得到吗?”
   “可以,应该可以……”
   室内的现场是没有了……。
   我们围绕保管室,向室外扩展。并且对现场周围的每一条道路,都进行认真细致和长时间的勘查、寻找、追踪。
   一天,象牙小学的马传坤老师(石清公路工程科同事)问:“张工,…发案都不知道有多少天了,你难道还能找得到脚印?”
邱表全说:“老师,…你知不知道?他是步法追踪专家马玉林的徒弟。”我插嘴:      “我知道马玉林;我也学过他的步法追踪技术,但我没有见到过马玉林老师。”
   马传坤老师又问:“你们前天勘查现场的丰伙生产队保管室被盗案,那还是1973年的案子,难道你们也能找到脚印?” 邱表全说:“这个,你不懂。”
   八宝生产队保管室被盗案与丰伙生产队保管室被盗案,都是盗谷案。案情手段目标相同,决定并案侦察。
   我们在对八宝生产队保管室被盗案进行了6天5夜的工作后,确定保管室南侧山岭上的一条小路,是盗犯运走赃物的路线。
   1月27日上午,我们与大队治安主任在这条小路上,向前追踪了两里多路,进入到了岭南一遍林木茂密处。透过树林,看见对面小山边,有一栋土砖青瓦房,好象是个单独户。我问治安主任:“…对面山边的那栋屋,是谁的?”治安主任说:“那是桃树生产队冷某松的家。”我说:“我们过去走访走访看…。”
   冷某松家,前门大开,家中无人。
   我们走进堂屋,发现室内摆设简陋。一瞥眼,我看见堂屋北侧内墙边,放着一口大平柜。我快速走近柜边,伸手用指背敲击柜身。“咚咚…”实音!装的是谷吗?
   “主任,你把冷某松找回来…”我对治安主任说。
稍许,冷某松被治安主任叫了回来。
   冷某松走近大门,看见屋里座着两个陌生人。唰的一下,脸色骤变。
   “你叫冷某松?”我问。
   “是的…”他说。
   “你把平柜打开,让我们看看。”
   冷某松情不自愿地掏出钥匙,将柜锁打开。然后,便呆呆地站在柜边。
   “…你把柜盖打开!”
   冷某松很无奈。他用发抖的双手将柜盖缓缓扬起。此时,突见柜中满柜子是谷。
   “你这柜里的谷,是从哪里来的?!”
   冷某松双腿一软,跪在地上说:“我有罪。这谷,是1974年12月27日晚上,我从八宝生产队保管室偷来的。”
   “有同伙吗?”
   “有。我是同贾某全两个人偷的。”
   冷某松进一步交待:1973年10月9日晚上,他独自一人,在本大队丰伙生产队保管室挖眼盗窃,偷得稻谷400多斤。
   经深挖,冷、贾二人共作刑事案件、治安案件15起。
   八宝生产队保管室被盗口粮谷案,从发案到破案,时间长31天;从勘查现场到侦查破案时间长6天5夜。
   丰伙生产队保管室被盗案,从发案到破案,时间长474天,从勘查现场到侦查破案时间长不足2天。
   破案后,同事邱表全问我:“师傅,你真的是用马玉林老师的步法追踪技术破的案吗?我怎么没有看见脚印?”我说:“不,我是用的谷壳追踪技术。”邱表全不理解,又说:“没听说有这个技术,你能告诉我吗?”我说:“可以;谷粒掉在地上,屋边的谷粒被鸡鸭吃了,踪迹消失。但如果是掉在荒野路边,一般只会被老鼠、麻雀吃掉。老鼠、麻雀,吃米不吃壳。它们都会把谷壳留下来。谷壳有新陈。有的路面会重复散落,有的地方却不应该遗留…”。
   “啊!我明白了。”
   
   附  记:
   八宝生产队被盗口粮谷案。发案时间:1974年12月27日晚上;发现时间:1975年1月8日白天;勘查时间:1975年1月22日至破案;破案时间:1975年1月27日白天。
   丰伙生产队保管室被盗谷案。发案时间:1973年10月9日晚上;发现时间:1973年10月中旬;勘查时间:1975年1月25日白天;破案时间:1975年1月27日白天。
关于马玉林:
   马玉林(1906~1981),男性,汉族,清光绪三十二年生于赤峰县建昌营长胜沟村…。幼年家贫,12岁给财主家扛小活、放羊。放羊时习练辨踪、码踪本领。他以羊的大小、肥瘦、毛色、特性等体征为依据,练出了一手看蹄印就能联想出羊的体态特征的硬功夫。所以他放羊只要跟在羊群后面看蹄印,便知是否丢失,或丢了哪只;顺蹄印追踪,准能找回。由于他对踪迹有异乎常人的敏感,渐渐地不但能追踪牛、马、羊,对人的脚印也极感兴趣,通过辩认人的足迹,就能判断出人的性别、身高、胖瘦、年龄、体态。经当地公安等部门研究,1 959年7月,50岁出头的马玉林被正式批准为赤峰市公安局刑警队队员。1964年公安部把马玉林和他的助手苗春青请到北京,研究步法追踪技术教材,组织技术表演,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赞扬;并以他为原型,拍制了6集电视剧《神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11: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侦破记,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12:0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51 , Processed in 0.0343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