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72|回复: 30

贵州旅游记•游览西江千户苗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5 1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旅游记•游览西江千户苗寨
陈 希 奇
2017.3.18

       照样是6:30起床,早餐后7:30从荔波三力酒店出发,前往今天的旅游景点——西江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在荔波县正北方向,直线距离也就100多公里,但没有直线公路,需按“⼕”形路线走,全程距离近280公里。贵州多雨,昨天小雨,今天中雨,司机必须特别小心,其中有一段路,大雨打在车窗上直冒白烟。还好,有时下,有时不下,有的路段公路上全是干的,根本不曾下雨。由于距离较远,两次到休息区方便,活动活动腿脚。
       12:30到达西江千户苗寨,到了苗寨当然是吃苗餐。苗餐的特点是很长的条桌,有多少人就拼多长桌,在电视上看到过几百人吃的条桌。当然,我们13个人,一边只要能坐7个人就行了。为满足游客的口味,苗菜已经改良了,有些大众化了,但基本的酸、辣仍然保留。
       吃饭时,不仅都要喝苗家米酒,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劝酒方式。青年男女们身穿民族服装,男的吹凑芦笙,几个女的手拿酒壶和大腕,半碗半碗的喂客人喝。还有一种叫做“高山流水”的劝酒法,如发现哪位客人能喝,就把碗斜放在他嘴边,用酒壶在碗的上方倒酒,让酒顺着碗流进嘴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桌上就有两位“享受”了“高山流水”的待遇。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距县城39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凯里39公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由10多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组成,约有1200多户,5600多人。
       吃饭前,我们从寨门进去,已经观赏了一截景致,吃完苗餐,我们才正式开始细细地品味这座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村寨的建筑风格,基本都是木质结构,家家都有吊脚楼。原始的房子,一般为三层,四榀(峰)三间,或五榀(峰)四间,底层放生产工具、饲养家禽、家畜等,第二层用作堂屋、卧室、厨房等,第三层用作储存物资。但这样的房屋在我们所到之处很少见到,也许那些离游览区较远的地方是如此。
       我们所能见到的绝大多数房屋,虽然也是木质结构,但基本都是“仿古”的,一般都是四五层,底层清一色的商铺,或者饭馆,二三层旅店。同时,也有一些徽式建筑。说是村寨,其实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商业街,一条老街。不管是商业街,还是老街,都已经完全商业化了。且好多都是外地人租房在此经商,在外地人的带动下,一些本地人也学会了经商。
       因为整个村寨基本连片,而且分为多个山头,房子从河边一栋接一栋的建到半山腰,有的还建到了山顶。站在寨子里最高的观景台上,往下看,往对面看,往左右看,都是一片一片的黑瓦房顶,几个山梁上都是房屋。与此对应的还有梯田,梯田也像房屋一样,从下到上,层层叠叠,美轮美奂,不失为另一道风景。
       村寨中间有一条河流经过,这条河流是否就是西江?没有弄清楚。在河上建有几座风雨桥,非常漂亮。据说以前的都是纯木结构,几次被洪水冲走。2008年,一共修建了五座风雨桥,下面是水泥结构,上面当风雨的房屋仍为木结构。每座桥都有名字,看起来像是汉字,但字典上却查不到,导游也不会念。据说是苗王创造的字,一共才几百个。
       西江千户苗寨,据称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但从现实来看,很多东西随着不断的开放、开发,可能被不断的稀释了,被汉化了,被商业化了。很多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总是相辅相成的。不开发吧,我敢说,这里仍然贫困落后。开发吧,这里很多原始的东西会进一步被稀释。这需要当地政府和苗族兄弟们很好把握,孰重孰轻,只有他们更清楚。
       下午3:00,游览结束,坐车前往镇远。去镇远要往东北方向走,行程大约120公里。一路上遇上一次大雨,休息区活动一次。花了两个多小时,凑合出一首小诗。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炎黄战蚩尤,大战在涿鹿,
蚩尤被斩首,三苗后撤走。
几次大迁徙,后裔到处有,
世界千多万,中国九百五。
贵州占近半,苗族是榜首,
苗寨聚千户,原始文化留。
住房木建筑,家家吊脚楼,
村寨连成片,占据几山头。
男人善银匠,妇女会刺绣,
梯田依山垦,庄稼变锦绣。
两面皆大山,一水中间流,
几座风雨桥,行人桥上走。
犹如博物馆,观赏供研究,
但惜大开发,生态难保留。
      下午5:30到达镇远县城,入住日月国际大酒店。今天算是收了个早工,先到房间休息一会后,才在酒店吃晚饭,晚饭后自由活动,我和老伴在酒店附近,欣赏了镇远美丽的夜景。


      上一篇《贵州旅游记•游览小七孔景区》
      下一篇《贵州旅游记•游览镇远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12: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住房木建筑,家家吊脚楼,
村寨连成片,占据几山头。
男人善银匠,妇女会刺绣,
梯田依山垦,庄稼变锦绣。
两面皆大山,一水中间流,
几座风雨桥,行人桥上走。
犹如博物馆,观赏供研究,
但惜大开发,生态难保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12:2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苗”文化的传播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12: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千户苗寨,据称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但从现实来看,很多东西随着不断的开放、开发,可能被不断的稀释了,被汉化了,被商业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4: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7-3-25 12:04
住房木建筑,家家吊脚楼,
村寨连成片,占据几山头。
男人善银匠,妇女会刺绣,

谢谢张先生临帖!向您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4: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7-3-25 12:24
“苗”文化的传播者!

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4: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3-25 12:44
西江千户苗寨,据称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但从现实来看,很多东西随着不断的开放、 ...

有这种担忧,但是改善当地群众的福祉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17: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9:1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17-3-25 17:35
欣赏!点赞!

谢谢鼓励!向先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21:5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20:17 , Processed in 0.0349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