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22|回复: 0

家的迁徙,时代的印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5 0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思荷子 于 2024-9-25 09:25 编辑

家的迁徙,时代的印记

郭凤莲


  朱家铺,那片藏于山区的土地,曾是父母的根。尽管它地处闭塞,我家却总是幸运地居于“黄金地段、风水宝地”。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我家作为拆迁户,独特而令人感慨。若是现在,早已富得冒油。
  三岁那年,修建供销社,打破了生活的宁静。老宅,那承载着父母无数回忆的地方,为了家乡的发展,我家搬到了离供销社约三百米的地方。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仅仅三年,要修建从朱家铺到丰家铺的公路,我家再次成为拆迁户。不到三年,粮站的建设又让我家踏上了新的征程。听父母讲,那时候搬家就给点误工公分,由生产队的人共同出力,家里还要贴上生活费。木头打乱,家具弄坏,家里的东西越搬越少,房子越搬越小。
  记得修建粮站的那次搬家,我刚好九岁。那时的我,帮着家里捡废弃砖头,却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母亲心痛她有限的碗,正要吵我,却看到我因为翻找废砖弄得满手是血。母亲一边流泪一边说:“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再也不搬了呀?”母亲的无奈与辛酸,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
  青山藏处忆如流,家迁之路岁月稠。 岁月流转,青山依旧,见证着家迁之路的漫长与岁月的厚重 。
  1978 年,大南湖乡成立,父母为了能吃上饱饭,毅然迁到了茅草丛生的大南湖。此时正逢改革的春风,责任制到户,家里三十亩水稻责任田,十亩不要承包款的地。那时的南湖荒地多,只要勤劳,不断的有收获的希望。从开春起播种水稻黄豆等,到年底洗完黄麻,一年到头没闲下来的父母,看着大围子小围子堆满的丰收果实,还有每年出栏 4 头猪,一百多只鸡,虽然辛苦,心里也是乐开了花。随着存款不断的增加,他们用汗水与坚持,率先在集镇建起了楼房,做起了买卖,开启了生意之旅。父母再也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成了集镇上的人。楼房落成办喜酒的那天,父母笑得合不拢嘴,激动得一宿没睡。
  星移斗转 潮流涌动。侄儿办起了“亚巍机械公司》”,生产国内前沿T型封边机,家里一栋四百多平的别墅矗立起来。间间房设计如宾馆,院墙环绕,前后停车坪宽敞气派。父母这次搬家,除了随身用品,全部置换一新。八十多岁的老人,现在出行都有自己的代步车。
  如今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间的希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美得如诗如画。曾经泥泞的小道,已化作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宛如黑色的稠带在乡村间蜿蜒伸展。一栋栋新楼恰似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骄傲地挺立。花草摇曳多姿,路边绿树成荫,仿佛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健身广场上,老人们怡然自得地锻炼着身体,孩子们欢快地嬉戏玩耍。
  从被动的迁徙到主动追求美好生活,父母的经历犹如一部鲜活的历史书,记录着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伟大变迁。家的每一次迁徙,都是时代深深的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8:06 , Processed in 0.0323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