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2|回复: 2

婺源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 1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婺源行


image.png


龚锦文


一直想去婺源,这次终于成行了。因为女儿安然要去关外求学,可春运后还是一票难求,只好买了从婺源出发的高铁票。我们决定开车前去,一手把她带大的外公老周和外婆泉妹说要一起去送行。


image.png

image.png



下午3点从浔阳出发,驱车前往,一路高速,200来公里呢,经赣东北丘陵,过鄱阳湖一桥,绕庐山北和东部,穿越鄱阳湖平原,进入赣东山区,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可谓风景迥异。一下高速,婺源牌楼上的“最美乡村,梦里老家”映入眼帘。最美乡村可以想见,但如何是梦里老家?

没做什么攻略,倒是网约了一家离婺源站较近的“回禾酒店”,到达时天色已暮。可能旺季还有2周,客人不多,酒店简约素雅,让我惊异的却是墙壁上题写的金庸先生的那封“关于才士路和金庸路”的信。办理了入住,稍作安顿,决定上街逛逛,顺便解决一下“民之为天之事”。凑热闹选了一家客人多的路边餐馆,但服务员少,结果等了很久,不过倒是可以看看、聊聊。糊豆腐、糯米子糕和荷包红鲤鱼还是有些特色,我和老周分了3两一瓶婺源红酒,口感不错。

翌日用毕酒店早餐,前往车站,偌大的广场,灰色调,古色古香,旅客三三两两,安然见还有些时间,要在外面等等,一转身突然感觉到她微语轻噎、眼圈中的红晕和闪着的珠光,啊,这是告别至亲、离开老家和这路过而错过最美乡村的不舍离伤吗?


image.png

image.png



广场正前方矗立一尊巨大雕塑,四周有文化墙,拽着安然快步前往观瞻,竟然是詹天佑塑像、他的事迹及与婺源老家的故事,环绕一周肃然起敬,备觉温暖感动。忽然间为感觉到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中国铁路之父“”站在”广场“上方,看着”高铁在老家作短暂停留,而后飞驰远方。

挥手和安然告别,看着她背影消失在安检大厅,听着G1274汽笛声逐渐消失,等到了她安坐的信息,第一步算是顺利了,大家轻松下来。妻子桂霞征求着大家行程意见,泉妹喜欢热闹选择了有演出的婺女洲,老周要去江总书记到过的江湾,我倒是想看看熹园和金庸公园,桂霞心仪的是篁岭油菜花海和缆车。于是按导航开始了我们的婺源自驾游,走东线。

一离开市区,就身处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中,车窗“画框”里蓝的天,白的云,和暖的风;流动的山脉,变幻的峰峦,已呈现金黄的梯田和平畴;青色的溪,水墨的村子和马头墙,真可谓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惹得驾行半生游走半个中国的老周这个老司机数次要求停车拍照。


image.png

image.png




车行30公里到达江湾镇,停车进入景区。牌楼耸立,街面古朴清奇;店馆铺面旗牌立,飞檐黛瓦,灰墙雕壁和木柱板门,斑驳陆离;青砖街道伴沟渠、素净整齐。游客零零散散,偶有着汉服撑油纸伞的姑娘擦肩而过,侍者闲适和蔼。一旦步入展馆,仿佛来了一次时光倒转,展现徽文化和生生不息的家族烟火传承。

肃穆的萧江宗祠告诉往来者纵贯历史的萧江渊源,对面的古戏台似乎千年来一直在上演着江湾人的剧目。展厅里,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人生如戏全靠算计,说的是徽商的精明;诚信为本以义取利,这是徽商的经营之道;布柜、电影间、缝纫店、老冰棒室,婚服婚房等民风民俗馆,各年代家居物件,凭票供应的粮布票和结算的银票等各种票据,还有那代表一代人朝共产主义天堂理想出发的食堂、生产队、人民公社;旧家电、日用品馆里录音机流出着六七十年代舒缓的老曲子。穿越各类展馆展厅,可能唤醒了泉妹和老周的遥远记忆,触动了他们心底的故事,边参观边现身讲述。

颇感意外的是民房就在景区旁,没有分隔;更为奇特的是江总书记题词的小学就在景区中,虽然是周末,有一些居民聚在小学门口,上前一问,课外兴趣班在开。让人感觉家居和生活就是在景中,江湾人活成了风景。


image.png

image.png



继续浏览老家具馆、天工开物园、汉服馆、婺女传说、江湾历代文人墨客书画等展馆,真是(场馆相扣)琳琅满目,但因为饥肠辘辘都匆匆而过。可能是被中英文字头的婺源四季面馆小资情调吸引,桂霞领我们进店,点了特色面,一边歇脚安慰空乏的胃肠和身体,一边给手机充个电,老板娘说不用租充电宝,借给了我充电器。我常常以为小店是景区的窗口,因此喜欢和店长、客人聊上几句或者起身转一转。店里墙壁几处文字吸引我注意:今天我吃面了,什么面?想见你的每一面;这世界除了筷子,什么都可以放下;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店面一角有标题为“写给未来的信”的十二个月的小格柜;抬眼,面馆对面白色墙头上写着林徽因的那段诗句: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还有酒馆、戏楼、商铺的对子,墙壁上的短句,一次次撩拨着游人的心弦。漫步江湾街,对刚走出三年疫情阴霾的人来说,无需进那“四座了无尘事在、八窗都为酒人开”的聚源酒坊,就已是熏了,醉了。从面馆出来,腹已裹,乏已除,电量足,继续沿着东线走向山区深处。


image.png


image.png



第二站,篁岭。路边就发现初开的油菜花从中人们各种摆拍。缆车从花海梯田上略过,载着我们来到篁岭天街,广场主席台上装扮老村长的游客在麦克风前一遍遍讲着那份“对大姑娘小媳妇”的忠告。那发不动的手扶拖拉机前站满了意欲上前一试的人。山崖上层层叠起错落分布着各式老房子,年代不同,风格各异;顺着山崖最高处的山路走,路两侧民居成了店铺,这山路就成了天街,街旁满是山珍奇货、玩具旅游纪念品的店铺、民宿和民俗博物馆。街角斑驳小屋成了小吃馆,南洋大师傅小时光咖啡屋。一路游客很多,蹭着听导游讲述五桂堂和它的家族传奇、楼房四合天井屋的特点,闺房绣楼美人靠的功用,这里的婚事婚俗。顺崖而下,大家可以按照各自意愿参观各具特色的民居,每一间屋子似乎都在诉说着它的故事,如果说江湾镇是“”过去”的收藏馆,那篁岭就是凝固的“”过去”;悬崖中有一处游客必欲一探的怪屋,屋顶在下,地板在上,座椅倒悬,示范的照片中,人物倒挂,这一刻仿佛是时空倒错,惹得老老少少的游客挣相一试。走向底下一层,发现屋子是斜的,楼梯和地面都是斜的,一阵眩晕袭来,赶紧跑出屋外,回望怪屋,惊诧不已。一番折腾下来,是有点饥饿了,走进一家屋子,天井边,几个当地妇女正做着麻糍,10元钱三个,多讨了一个,给了很多芝麻粉,蘸着吃蛮香的。

image.png

image.png

沿路而下,继续走到悬崖中部,山洼中村子里有戏台,这可能是村民集中的地方。拐过一段,崖下没有人家了,路边全是树林,大树参天,几百年的红豆杉,一千多年的枫香随处可见,有的老得弯了腰,只好用支柱撑起,弄得行人反复触摸,分不清真假树身。

路行数百米,又开始循崖而上,水街呈现在眼前,一条水路分段缓慢向下流淌,阶梯矮墙作堤,可坐可依,有约五十多到七十来岁的六姐妹纵行列坐于溪旁石凳上彩妆拍照,煞是被惊艳到了;也有游客侧卧在横跨溪流的石板上留影;循水街两旁拾级而上,道路很窄,沧桑的砖石土屋橱窗前挂着亮彩的新字牌。顾客流连于店前,或悠闲坐于广告伞下喝着咖啡;我和老周寻机拉着泉妹、桂霞找准香味博物馆和悬浮屋前的位置按下快门。一路走来,一路惊喜一路奇,千思万绪,这老树真应了那句: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这老树、老街和老屋陪伴了一代代篁岭人,见证、镌刻他们的岁月,也让导游们津津乐道,一一解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重回天街,临崖而望,眼前一层层的屋顶本是作为”地无三尺平”崖居人的农作物晒场,因为这辣椒红,蒜白,夏菊、生姜、玉米、稻谷黄,荞麦、芝麻黑等而成为五彩斑斓的丰收晒秋一景。而远处梯田自谷底已经漫布周遭群山的油菜花黄,美艳壮阔,给人视觉和心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待我们下得篁岭,已是下午五点,得抓紧时间赶回婺源县城。路上安然发来消息,已经准时到站,并通过“校园墙”网,找到同车校友,搭乘出租车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学校,要知道关外比本地要早一个小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家游兴也上来了,直奔县城婺女洲。

这是一个游乐小镇,泉妹关注的重点是晚上的演出。赶到这里,时间尚早,偌大的婺女洲,场馆很多,兜了一圈,邂逅了金庸馆。进馆参观,感慨不已,曾经激励多少人英雄梦的一部部武侠书籍和人物又呈现在眼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代宗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祖籍是婺源。难怪老家为他建馆、建园,也才有那封关于金庸路命名的信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信步而行,来到文昌书肆,双半环耸立书阁,3层楼高,光华明丽,墨香四溢。这书肆无疑是书的海洋,给读书人太多的想象,也许天堂就是这般模样?据导游介绍,婺源也是朱熹故里。朱子曾于尤溪苦读,二归婺源,省墓、赴铅山鹅湖心学理学之会。这才有了过三清宫所悟的诗作《观书有感》和创办书院开坛讲学。无怪乎,婺源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也不难想象,书肆成了网红打卡地;更可以理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文脉这光景可能只有婺源才有。

夜幕降临,抱玉塔前篝火舞和傩舞拉开了大型实景演出《遇见婺源》的序幕。一场声光影和绚丽烟火将婺女飞天的传奇故事尽情演绎。连泉妹和老周也禁不住在观众席欢呼,录像,发朋友圈。

等表演结束已是晚上十点,早春的夜还是有点寒气袭人,无法再去体验光影馆、露营,乌篷船巡游和酒吧街。开车回到回禾酒店。本打算下一日再去2个景点,但因为单位有事,只得作罢。休息一晚,养足精神走鄱阳湖二桥,绕庐山南与西返程。



image.png


image.png


这次旅行的确给我们非常美好的印象,时常回味,但也感觉有些遗憾,是很多地方没去?还是缺了点什么?直到清明节,该要回乡扫墓祭祖了,突然想起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什么?在余先生是坟墓、是船票和邮票、更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那于金庸、詹天佑、朱子等又该是什么呢?而于我,故乡的那一方山水、土地和坟茔还在,但村组、乡镇全然没了当初模样。那如同初辟的村舍,草盛树茂,屋少人稀,老屋、物件荡然无存,田地早已拋荒,村静野旷。偶然遇见的人,或者容颜已苍、耳背行迟,凝视良久、加以提示似有所忆;或者乡音还在却已然不识。村中十字路口供人们歇荫、集聚闲聊的大柳树不见了踪迹;门前那棵久违的老枫树似乎感觉没有当初那么高大葱茏,可依然挺立在空阔的田畈里,让人心生感动。离开得越久,故去的人和事,能记起的越只是碎片,谁能帮我串联起?这即便回到了故乡,依然满是愁绪,怅然若失。但这婺源的油菜花、江湾、篁岭却给我、桂霞,甚至老周、泉妹带来了可以寄托的追忆,似水年华重现,这不正是所有游子在光阴中的梦里老家吗?而今女儿安然也成了游子,我们也将成为她过去时光中的节点,总希望还有一处是按照”山中方一日”的节奏律动;也希望将来某一天,能来这里开个小店,守着这缓慢的岁月。纷纷清明时,烟雨江南里,歌曲《声声慢》和《青花瓷》在各种背景、网红主播的抖音里演绎:梦里有花和青草地,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隔江千万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 12:2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步入展馆,仿佛来了一次时光倒转,展现徽文化和生生不息的家族烟火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 12: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不虚此行,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9:23 , Processed in 0.0388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