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633|回复: 28

原创:痛心的薄养厚葬(杂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0 14: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17-3-30 21:57 编辑

          痛心的薄养厚葬(杂文)


       去年清明期间,我去乡下老家给父母扫墓。耳闻目睹了许多扭曲的祭祀活动和愚蠢的尽孝行为,令人痛心不已!

      (一)副局长的大气
       邻村一名在县某单位任副局长的黄君(化名),开着车子回家扫墓。到父母墓前,从车尾箱搬出一大堆鞭炮,仅冲天响炮就十几盒(每盒三十响),放起来可热闹呀!天上看见采花,地面好远好远都听见鞭炮声。由于燃放时间久,村民们从田间地头赶来看热闹。我在父母坟前就放了一挂两千响的鞭炮,乡亲们都说我不错。可与那位副局长比,我真的深感汗颜!乡亲们对此有什么评价呢?看那眼神,有赞叹的、有鄙视的,更有责骂的!
      据说这位局长是在检查鞭炮安全中没收了许多非法经营户的鞭炮,他就乘着清明节把那些鞭炮带到乡下最安全的地方,亲自销毁掉了!原来是废物利用,一举两得,真是妙啊!
    (二)死人,我们承受不起了
     与邻居的闲谈间,人们谈论起狗破的遭遇:
     狗破是农二代,准市一代,即农民的儿子,到城镇打工不久的农民工。两口子在县城租了居民的一间三十来平米的杂屋住下。狗破打炒米茶粉、收废品,狗破妻贩水果(挑着担子与城管捉迷藏),他们月收入估计两三千元吧。除去水电房租生活开销,剩下就一千多元吧。可这也比务农强得多啊!前不久,狗破爹死了。队里的人给他报丧后,他却没回家办丧事。他堂兄和乡亲们只好帮忙简单地葬了他爹!老队长讲出了原委:狗破弃农务工,收入微薄,回来办不起丧事啊!按照习俗,死者要放三天才能下葬。这三天,全队的人都要吃丧饭,十七八桌的流水席,从天明吃到天黑,即使一天花去上万元的票子,也不算好酒席。还有道士工钱、丧夫(抬棺的)开销,死个人,最少也要开销三四万元。狗破,他个小打工的,责任地荒废了,连米菜也要买,加上他爹重病期间又开销了不少钱,根本没什么结余资金,他是承受不起办丧事的开支。
     老队长告诉我,在农村,好多人都怕死人了,沉重的丧葬费,实在负担不起呀!
    (三)怪,哭丧也是新职业
      家住百禄桥镇的梅表妹告诉我,如果当地富裕一点的家庭死了个人,她可赚三百多元。因为她是哭丧队成员,帮助死者家属哭丧,每天除吃喝外,一百元工资,外加一包烟,哭得“伤心”的,还另加二三十元的小费呢!我大惊,要不是我面前站着我那洋洋得意的表妹,而且是她的亲身经历,我还以为是小说中虚构的情节呢!
    (四)谁歪曲了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孔子归结为“生养死葬”,古人也倡导厚养薄葬。不知为什么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孝”变成了对人的大逆不道,让人谈孝色变,望而生畏!尤其是在农村。难道大办丧事——其实是铺张浪费,就是孝么?!难道祭祀活动就应该是彰显个人富有的形式么?!我带着些许疑问,走访了村主任李国良。李主任告诉我,村民们厚葬薄养逐渐习以为常,谁家死了人,用三四万就算节约了。经济好点的家庭,要花费五六万!他还说:去年我参加高乡长办的丧事,据估算,少说也有七八万,虽说是火葬,可墓地及建设费就六万多。你看,上了这个档次的官儿,丧葬费就达十几万了。据说这就是尽孝!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提倡丧事从简,主张厚养薄葬,还对党员干部作出了火葬的硬性规定。住在乡下的老百姓,好多都对丧事有点恐惧症。他们多么希望政府关注乡村的丧葬事宜,以行政手段刹住丧葬中的铺张浪费之风,恢复以前那种开个追悼会,简约送葬的模式。
       我带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家乡。(蔡发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6: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常不孝老双亲,寒食之时去祭坟。
烧上几张冥币纸,风油催泪假啼淋。
以此赞赏这篇针砭时弊的精彩杂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杂文揭示的这种社会陋习并非个别,而且越演越烈,恶性循环。今天我宰你,明天你宰我,得不尝失。民俗扭曲,民风败坏,道德何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5: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薄养厚葬要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现在把“孝”扭曲了。你所说的现状在我们镇里也屡见不鲜。真正孝的(生前表现好的),被当成不孝;真正不孝的(生前对大人恶劣、死后买炮仗多的大操办的),被认为是真正的孝子。政府不管会愈演愈烈。呃,难。一些负责人就是那样的“孝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21: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月收入估计两三元吧。”可能是作者漏字了,版主给添了“千”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22: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提倡丧事从简,主张厚养薄葬,还对党员干部作出了火葬的硬性规定。住在乡下的老百姓,好多都对丧事有点恐惧症。颇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22: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多么希望政府关注乡村的丧葬事宜,以行政手段刹住丧葬中的铺张浪费之风,恢复以前那种开个追悼会,简约送葬的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0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老师,拜读佳作。欢迎指导,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0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生不孝顺,死了哭鬼神,要改一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1:07 , Processed in 0.0369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