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云华 于 2024-10-17 07:06 编辑
(三)环渤海旅游记---三海关 文/张云华 10月13日,今天我们早起欣赏北戴河美景后,于8点半又开启了下一站的行程,北戴河到三海关约30多公里,不到1个小时就到达了。
进入“宁海城”,各式气势恢宏的古城映入眼帘。宁海城与山海关究竟是什么关系?宁海城在入海石城北,宁海城是山海关老龙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明代军营。
宁海城在明代主要是作为屯兵和操练士兵之用,其东侧建有把总署,西侧建有龙武营。进入龙武营,这里是一组反映明代军营风貌的群体建筑。明朝天启二年(1622)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孙承宗亲临山海关督师,在老龙头设龙武营,训练水军。城中还拥有军事指挥机构守备署、明代七品武官官邸把总署,及依托神灵护佑的龙王庙、关帝庙等建筑,还有有祭祀先驱将领的显功祠,现存内瓮城为国内罕见。此外,厨房、水井、马厩和牢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宁海城的梯形总长约为899米,其建筑结构在古代城池中实属罕见。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为秦皇岛市辖区之一,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筑城建关,成为扼制东北和华北咽喉的要塞,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交通便利,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名胜古迹荟萃、风光绮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山、海、关、城、楼、湖、海、洞、庙种类齐全。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城墙高14米、厚7米,设有四座主要城门和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米延长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山海关已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
山海关老龙头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亲临老龙头,特别是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作为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老龙头在时代的变迁中书写了一部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完整保存的古迹也具有独特的考古价值。同时,初建立时独特的建筑方法,也曾被载入建筑史册。
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产生无穷的遐想。
登上城墙,万里长城起点尽收眼底,镇守三海关的主炮楼,设置若干机关,专门对向外来之敌,一旦发现敌军侵犯,大炮即刻伸出射击,把敌人消灭在长城之外。
这里是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历史知识丰富,不深入了解,还真的的会犯糊涂,搞得云里雾里的,好在我所到之处都做了一些功课,怀着崇高敬仰的心情,如饥似渴的来参观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实现了一生梦寐以求的心愿。
上午11点多钟,我们又急忙转场去离此一公里开外的王家大院参观学习......(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