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秋季养肺》(99) 第三章 肺胀疾病的饮食疗法 肺胀疾病防治汤普
天门冬红糖汤
【材料与用量】
天门冬(连皮)50克(鲜品增至150克),红糖适量。
【功效与主治】
养阴补血,生津润燥,化痰止咳。
适用于肺燥热咳、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症。
【制作与说明】
将天门冬洗净,切断,放入砂锅中,加水3碗,煎成一碗半,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却可。
沙参玉竹雪耳汤
【材料与用量】
北沙参25克,玉竹25克,雪耳25克,猪肉200克,陈皮1角。
【功效与主治】
喉干口涸、鼻孔干涸、心烦气燥、虚劳烦热、哮喘痰多,可以用此汤佐膳作食疗。
【制作与说明】
先将雪耳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干净;北沙参、玉竹、猪肉和陈皮分别用清水洗干净,连同雪耳一齐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至汤好,以少许幼盐调味,即可佐膳饮用。
【注意】
中国的节令很准,立秋、处暑之后,天气渐见秋意。其实,秋季的天气就是燥,所以,又有“秋燥”之称。燥气太过,易伤害人体,中医称之为“燥邪”。
燥邪侵犯人体,使人致病,就会出现口鼻于燥、皮肤干枯皱裂、毛发枯稿不荣、大便于结畅、小便短少,干咳少痰或无痰,甚至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这些亦是中医认为往往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热病的症候。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秋季养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