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24-10-22 17:22 编辑
张以森简介
张以森又名张芬,1909年4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原籍贵州,是一破落官僚家庭中的独生女。幼年父亲去世后,几个叔叔不务正业将家产败光。母亲曹懿娥(云娥)改嫁王正权,生育弟弟王季能。 继父王正权,又名正枢,号文奄,前妻病故,生育5男5女(夭折3女)。儿子与毛泽东同窗。次女王人美是30年代影星,主演的《漁光曲》中国首次获国际电影金奖,是中国电影百年百名优秀演员。继父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有名的数学老师,精通文史医,思想开明,很倚重学生毛泽东,师生关系很融洽,有一年夏季,毛泽东就住在王正权长沙天心阁的住宅(2)。1926年,王正权病逝后,毛泽东常来看望王老师遗孀曹懿娥、张以森和王季能姐弟,感情深厚。张以森母女大革命前曾掩护过在长沙做地下工作的毛泽东(1)(2), 张以森在湖南长沙求学,完成中小学学业。与中共早期党员杨开慧和李一纯等人是好友,受她们和毛泽东、姨父罗哲(烈士)等革命志士的影响,接受先进思想,学习马列主义,1927年在武昌和曹云芳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3),之后转为共产党员,时年17岁。 1927年3月至8月,张以森母女和罗哲、曹云芳夫妇住在武昌督府堤44号,和毛泽东、杨开慧住在一起(3)(4)。3月,经毛泽东介绍认识何资琛(曾任中共湘潭县委书记、湖南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张以森为毛泽东抄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同其姨父罗哲(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协助毛泽东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建全国农民协会。做中共中央常委瞿秋白的秘书工作,校对和秒写文稿,并为李立三(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抄写文章。毛泽东写信介绍张以森和曹云芳会见吴玉章,“当及分派到中央党部组织部工作”,同何宝珍(刘少奇妻)等人共事(3)。4月27日至5月9日,张以森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第五次代表大会,担任大会秘书处秘书。负责油印室工作,抄写发言稿,刻蜡纸,印刷会议文件和分送(5)。6月初,张以森在苏兆征(中共高干)担任国民政府劳工部部长的劳工部工作(3)。 1927年8月12日,跟随毛泽东、杨开慧等人离开武昌。在长沙北门外喜桥沈家大屋参加组织秋收起义的筹划(3)。1927年秋,毛泽东为证婚人,张以森和何资琛在长沙南门中共湖南省委机关举办婚礼(2)。在湖南省委机关从事秘密活动。 1928年3月,何资琛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委员,张以森随同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2)(5)。1928年6月,何资琛作为湖南代表团团长,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委托夏之栩(中共领导人赵世炎妻)照顾有孕的张以森。12月8日,女儿在上海瑞金医院出生,均是夏之栩照应(2)(5) 1928年10月,张以森丈夫何资琛回国,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1929年1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省委领导人邓恩铭(省委书记、中共一大代表)、何自声(何资琛)等人在济南被捕入狱,7月底他成功越狱,死里逃生(5)(6)。 1929年3月18日,因有人告密何资琛是共产党员,张以森和新生的女儿被国民党警察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郑超麟、刘静贞夫妇等人,在她房里抄出何资琛的照片,书信和两箱共产党的文件。张以森被判八个月徒刑,只有三个多月的女儿也被解往漕河泾监狱坐牢(2)(5)。张以森、何资琛夫妇和女儿三人同期坐国民党牢房,女儿所以取名“念难”。 何资琛越狱后,1929年9月回上海,张以森1929年10月出狱,这对几乎死别的夫终于全家团聚了。1929年12月15日,张以森、何资琛与陈独秀等81人签名,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193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在《红旗》第86期发表《致何之瑜、张以森、庄秀或、陆沉、刘毅等五人公开信》,“望他们自登报日起在一星期内”,“做反取消派的文章”,“并交到中央”(5)。 1930年3月31日,何之瑜、张以森等五人被开除出党。同年参加了陈独秀组织的无产者社组织(5)。 1931年5月21日,叛徒马玉夫的告密,张以森、何资琛夫妻与郑超麟夫妻、王文元等人一起被国民党逮捕。何资琛判刑十年(2)(5)。 1932年,张以森和女儿出狱后,和谢公墨(中共早期党员、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在上海成婚,生育1子(君健)3女(君丽、君茵、君幼)(2)。一同坐牢的女儿改姓谢,取名谢念难,永记母女在国民党监狱那段艰难的经历(2)。 1943年,女儿谢念难15岁考入南通学院畜牧兽医系,1944年,张以森在此畜牧医系旁听,宣传托派思想(2)。 1947年,在托派国际通信机关教书,参加洪泽小学托派读书会数次(2)。 1948年,洪泽小学搬到苏州,曾在托派上海机关兼课。同年参加MY马克思主义青年团(2)。 1949年,正式在托派少数派办的中陸小学教书,1950年任教导主任(2)。 1952年12月22日,在全国“大肃托”中,因托派第三次被捕入狱,被判十年徒刑,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2)。 1962年底,刑满释放,在家养病。 1982年5月28日,在上海病故享年74岁。 顧大地供稿、何立三整理 2024.9.
参考资料∶ 1,唐宝林:《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377页 。 2,甘肃农业大学挡案:谢念难档案材料。 3,曹云芳(罗哲妻):忆罗哲(毛泽东介绍入党的烈士)(罗哲侄1961年5月30日整理,存于《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案卷号11,顺序号4)。 4,吕书臣、温永安:蝶恋花—武昌「毛泽东同志旧居」轶事。 5. 郑超麟:《怀旧集》记何资深(东方出版社 1995 年)。 6,张业赏、丁龙嘉:《邓恩铭》第十二章《震动全国的越狱斗争》(河北 人民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