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8|回复: 3

深埋的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3 10: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24-10-23 10:27 编辑

                                           深埋的往事
    六十多年前,离家到母校湖南水利学校学习生活的历程,决定了我后来人生的道路,那些在母校的往事令我记忆犹新。
    湖南水利学校是中共湖南省委1956年1月批准成立的。湖南水利学校设在长沙的校舍正在建设中,因此1956年2月在南岳大庙开学,南岳大庙就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校区。南岳大庙是我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朝,规模很大,师生千余人,课堂依静,只隐约传来僧侣和信徒念经烧香的响声。 我们的宿舍是原僧人(1949年后很多返俗)住的,上下铺的床,10人一间房。原庙堂摇身变成教室,颇为宽敞。课桌则是用木头打入地下,上面钉上木板做成,非常简朴。照明等用电由学校在大庙外建的临时发电厂供应。
    我们的校长就是省水利(农业)厅的厅长。专业课老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如胡熙华、刘俊、邓谷君等。我们的教材中,基础理论是苏联课本,专业课本是授课老师综合国内外的资料编写并油印,教材内容除了基础理论外,还有很多的实例供学习理解。老师授课精辟,我们接受消化也快,为后来步入水利工程实践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办学的指导思想,记得在南岳开学典礼时,校长崔强(厅长、杭大学生)是这样说的,要以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办学,要求师生要有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那时学校的条件并不好,大家都乐意接受。教职工和湖南各地来的各民族学生相处,团结协作,其乐融融。学期短(学制2年),无寒暑假,要保持紧张的学习状态,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才能步入工作岗位后出色地完成担负的各项任务。当时学生都是各县市保送的,为保证生源的学业水平,进行了严格的入校考试,不合格的返回原籍。学校纪律是严格的,遵纪守法,服从组织,听党的话是基本要求。虽然学习很紧张,但各种文艺活动很频繁,同学们很活跃,星期六学校还组织交谊舞会,我校师生排练的大型话剧《雷雨》还曾在长沙剧院多次公演,轰动星城。
    南岳学习结束后,已是水利冬修时间,由老师带领,全校师生分赴湖南各地的重点水利工地实习,寒假就是在工地度过的。这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在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起了关键作用,使我们能立即承担并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实习结束后的1957年2月回到了新校址长沙黄土岭,开始适应新环境,学习新课程。入校时大多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特别是操场收尾工作非常多,土方量大,我们差不多做了近二个月的义工才完成。新校区条件好多了,但仍贯彻八字办学方针和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保持南岳的学风,而各项规章制度,更健全了和规范了。说到条件改善,印象最深的是新建的那个游泳池,我在那里学会了游泳,后来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酉水峡谷段测量时翻船,幸好在学校时学会了游泳,才能自己游到了岸边,得以脱险。
    母校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诲我们树立理想,向我们传授知识,而我们这些学子,遵照校领导和老师的教诲,发奋进取,刻苦学习,人人都学有所成,因而参加工作后,成为湖南水利水电部门的骨干,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我们首届学生共有867人,其中包括1957年和1959年毕业的大专生340人,参加工作后,经实践的磨炼,有的任省厅领导,有的担任了地市领导,而担任湖南各县水利局领导岗位的人最多,例如原湘西自治州10县有9县,原常德地区10县有9县都有母校的首届学生担负此职,更多的是成为各级的技术骨干,也有同学作为专家出国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为水利水电工程,为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工作。
    我们入校时共8个班,1班是招的高中生,其余都是招的初中毕业生。除7班是水文专业外,其他班都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我在4班。1957年7月中专毕业后,220人重新编为9至13班共5个班,继续学完2年大专课程。我是11班的学生。我们班,当时是全校最有特色的班,是一个表现突出的集体。无论是专业学习、体育竞技、文艺表演、环境卫生、社交活动等等,都在全校前列,一共获得各种奖状和锦旗11面。说到这个“1”字,也真有意思,我们是湖南水利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又是11班,得了11面奖旗,有全校第1个学生共产党员余健美,有本届学生中第1个担任省水利厅领导的罗谅述,我们在离校后的第1次大聚会,又巧遇地在2011年11月11日11点在母校举行。     
                     微信图片_20210521105644.jpg                 右后4棑起: 聂重光、王旭焕、李重威、雷立鳌、万学文、周赞永、甘菊秋、杨腊根、彭晋楚、何立三、魏楚平
      右后3棑起: 棑起 黎作舟、周运义、周济來、黄国才、肖光、夏绍尧、 文运汉、李中柱、余迪初、黄彩章、唐汇荣、罗谅述
      右后2棑起: 邓金霞、瞿玉祥、黄正强、罗源桂、刘俊(教导主任)、王泉本(副校长)、马再林(副校长)刘构堂(班主任)、胡熙华(副校长)、巢剑平、杨昌甫、罗楚才、易湘钧、宋泽群
      右前棑起: 陈菁华、尹淑云、李菊华、王志辉、彭希伦、周淑娟、吳细华、张键安、周宗桥、王敏慧
    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日子,可留念的事很多,我觉得有两件事使我印象最深刻。一是为提高体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各项体育运动。例如组织的晨跑,从学校所在的黄土岭出发,经南湖路,书院南路,金盆岭,赤岭路返回。全程约8公里,长期坚持此类活动,为我后来走遍凰鳯县和龙山县内的高山峻岭,从大庸县走到桑植县,及各地的出差,经常每日步行80多里的体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母校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使我为后来的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根基,从而可以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和建议。例如湘西自治州大龙洞水电站(高水头217米)的拱埧设计和引水隧洞衬砌,提出的重大设计修改方案,得到水电部中南设计院总工王三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认同,设计院采纳了修改方案,减少了工程量,降低了总造价,保证了工程质量,提前4个月为急需用电的吉首供电(那时国家电网没联通吉首)。该电站现已安全运行46年了。   
                                                                                            201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山松 发表于 2024-10-24 21:03
拜读学习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16: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读几文,便觉您文字功夫了得!
佩服!
所以,很想与您交为好友!
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22 , Processed in 0.0401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