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24-10-23 11:21 编辑
仙桃电棑工程建设震撼之事 仙桃电排工程即仙桃泵站工程,是湖南省的重点水利工程,也是 安乡县最大的排涝工程。排涝受益是安丰、安裕、安康公社(现为乡镇)、国营渔场,面积共 31.5万亩,其中耕地 16.7万亩,原设计装机容量 3200 千瓦,土方 45.5 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1.29万立方米,投工 84万个,高峰施工人员达 1. 1万多名,投资经费 450万元。从 1975年元月 4日站房破土动工,到 1976 年元月 30 日成功 试机排水,实现了省委、县委提出的“ 四个当年 ”的要求,即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受益。工程建设的过程和施工情景,感慨万千,激动人心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二件事最震撼人心,值得怀念,借此文简要阐述,供世人阅览。 一、积极争取工程立项,尽早创建主体工程项目施工场面。 1974 年 10 月,省委在安乡县召开湖南省农业生产经验交流会议。县委向省委申请新建仙桃电排工程,省委领导口头批准。县委闻风而动。10月 24日,下文成立安乡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仙桃电排工程分指挥部,任命政委杨大兵、指挥长寇周进、副指挥长葛声才。下设办公室、政工股、工程股、后勤股、直属连,安丰、安裕、安康(公 社)三个民兵营,以及为工程服务的保卫部和医务室等单位。工程组织按军事化建制,并建立各级党团组织。 指挥机构成立后,立即部署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组织人员到同类型工程学习施工经验,由县委常委汤海渔带队到湖北洪湖的大泵(电排)站考察,并派员培训学习。二是聘请省市水利专家现场指导,初步选定站址,做地质勘探,制定初步施工计划。三是制作 工地各项施工设施场地的布置,积极行动,对工地的钢筋、木工等作业房、库房、办公和住房的搭建,用竹、木、芦苇、油毛毡 丶稻草搭建了 38栋 138间,建筑面积 1万多平方米简易工棚房。住房内全部都是用稻草做床垫的地铺。 施工人员进场后,工地施工气氛非常浓厚,处处是宣传工程的介绍,到处是政治工作的宣传鼓励,彩旗、宣传标语遍地,广播宣传激励人心,热火朝天的景象鼓动人气。 为了早立项,实现当年受益,早动工,早投产受益,在无正式批文,无设计图纸的情况下,依据省、地水利专家现场指导,选定的站址,预估站房工程尺寸,挖基坑,为工程主体项目,尽早创建施工场面。根据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站址选在仙桃村口,它的西边有一个小集镇码头,不能做堆土场地,南边是一大片鱼池水塘,准备做电排站的总干渠进水口,有六百多米长,只有东面临洪大堤脚下可以做堆土场地。形成单面出土,施工场面受到限制,施工难度大,这是客观的事情,只能迎难而上。 元月 4日破土开挖站房基础,处于寒冬腊月,雪雨天气频繁。为了抢夺工期,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施工。站房基础是淤积地层,全是淤泥和流沙,地下水渗水大,给现场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三个营(公 社)出动六千多名民兵,共产党员带头,昼夜施工,大部分用水桶、粪桶挑淤泥,用洗脸盆担稀泥。艰难地挖基运泥,到 27日完成土方 30多万立方米,其中机房基础近 10万立方米。土方工程动工后 10 天,元月 14日,湖南省水利水电设计院刘宏运、陈其煊、刘颖慧、 杜善秀等同志,及地区水利局张宝良等同志先后来到工地,组成现场 设计班子。他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绘制了机房底板设计图纸。工程指挥部迅速组织施工,技工赶制模板和钢筋,确定 2月 3日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天气不好,小雨夹雪,寒冷的北风刺骨,但是,大家都精神抖擞,按施工规程精心操作。制作混凝土是两台自制的小土拌和机,加上六套混凝土拌和板人工拌和操作,劳 动强度大,在恶劣的环境下,经过一天一夜艰苦奋战,完成了 1000 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任务。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向仙桃电棑工程分指挥部发了贺信! 二、万人上河洲运建材,百日苦战攻难关。 机房底板浇筑之后,第一大任务就是转运几万吨沙、卵石、块石 等水工建筑器材,这些器材临时堆放在仙桃河上的外洲上,已经过了除污净化处理,达到了施工的要求条件,但距建站地址 3 里多路,如 不及时转运到工地现场,松澧河涨水,便会将这批器材淹没或冲走,工程无料施工。在这个紧要时刻,县委副书记罗贻斌、县委张爱卿、张光彩等领导同志,亲临工地召开安保大垸6 个公社的党委书记会议,号召大家打整体战,讲仙桃电排建设的重要意义,阐明是一项政治任 务,共产党员要勇往直前,要坚决按上级提出的“ 四个当年 ”完成任 务。从 2月 17 日起,六个公社的党委书记、16 名党委成员、36 名脱产干部、85名大队书记、319 名大队支委,以及 1. 1万多名施工人员 齐到工地,由共产党员领头,临时修建 3里多长的简易公路,出动大小拖拉机 79台,人力(前拖后推)板车 343 部,几千人工挑运工具。人挑车运,日夜抡运,整个外洲上,红旗舞!喇叭叫!人如海!歌如 潮!灯光亮﹗到 2月 25日,八天时间,抢运了四万多吨黄沙、卵石、块石等建材到建站工地,为建站大干快上储备了充足的施工材料。 水工建筑器材转运任务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组织“百日大战 ”。这个阶段要完成机房(包括水泵层和电机层),压力水箱,渐变管道,穿堤出水管道,启闭机楼,安装防洪闸门,进水口和出水口流道,回填大堤朝天口,确保安全度汛。上述这些项目工程量大,需要的物资 器材特别多,而且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特别高,尤其是高空作业难度更大。在这个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县委张爱卿和县指挥部钦时中、何成朗等领导,到工地坐镇指挥,号召全体施工人员,实干苦干,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工程质量,实施“百日大战 ”,共产党员要行动在最前面。张爱卿和钦时中、何成朗等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苦干。每进 行一个项目,每浇一次混凝土,他们都根据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和施工规范要求,亲自对模板安装,钢筋挷扎,脚手架搭建等进行过细检查,并亲自参加捣实混凝土,插铲插钎。对工程质量要求严之又严 例如。对混凝土发现有蜂窝麻面,就坚决要求返工。尤其是张爱卿同志 因哮喘病,几次累得吐血,仍坚持工作,不离工地。由于县领导和工程指挥部发挥了良好的指挥才能,全体施工人员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胜利地完成了“百日大战 ”的各项任务。 “百日大战 ”的成功,标志电排工程水工建筑基本完工,实现了 当年安全抗洪度汛。后期进入紧张的机电安装项目。由县水利局副局长寇周进带队,在外地电排工程培训学习机电安装的廖国民等人员, 根据外地安装经验,刻苦钻研,不断摸索,攻克了多种难题,在设备厂家的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电机、水泵安装和调试。 仙桃电排工程,1975 年元月 4 日站房破土开工,施工水工建筑物, 进行机电安装,历经 389天,于 1976年元月 30 日试机排水。经验收投入运行后,5月 15日县委书记刘淑元等领导参加了竣工典礼。 仙桃电排工程,实现了“ 四个当年 ”。展示了安乡人民抗洪排涝 工程建设的创业精神。投产至今已安全运行 45年,为 16.7万亩农田抗御涝灾,夺取丰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建站前的 1972 年全年降雨989.2 毫米,建站后的 1977年全年降雨 1566.5 毫米,降雨比 1972 年多 58.4% ,成灾面积却减少 17.8% 。仙桃电排工程的建设全过程,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列,率领人民群众,在恶劣的环境下,克服各种困难搞建设,为人民办好事的又一实例。 在工程施工中,有 5组顺口溜,打油词,作为本文的结尾。 1 、挖基坑,五丈深,十万方,软淤层。寒冬腊月北风紧,血雨故意乱泥泞。身披晨霜如白粉,腿糊冻泥似裹巾。 日挑百斤六十里,夜学“毛选 ”二三更。半月激战群众勇,劈开地球挖黄金。(指基础挖到标高 20 米以下的黄土)。 2 、夜已深,雪纷纷,脚底板,人不停。土方塌坡阵阵紧,地下渗水抽不赢。拌和机鸣似工厂,电灯光照赛夜城。肩挑沙卵头戴笠,脚踩乱泥手扶棍。千方混凝昼夜浇,高唱凯歌迊新春! 3 、春寒潮,雨纷纷,烂泥巴,三尺深。百米双管五丈囲,启闭 机楼头顶云。钢箍铜圈铁笼罩,天桥麻索木模深。台上铁甲混凝滚,模内泥人手臂抣。抗洪争时战三月,雷鸣电闪夜吊门。 4 、出流道,上下弯,混凝土,三百三。似伏酷热如蒸煮,一身水泥一身汗,头顶烈日推铁斗,脚踩水泥手插钎。额烂肤破现红肉,口渴喉枯起青烟。九尺模内如熔炉,热血汗水谱写新篇。 5 、基坑低,还填急,两千人,朝连夕。哨音惊梦天未明,月下 挑土二方一。天炎火炽汗洗面,肩烂脚里当破皮。正值挑土高潮期,恰遇狂风暴雨击。平地造山一月突,英雄高歌舞红旗。 葛声才 何立三 合著2021.6.20
中间左1 安乡县委书记刘淑元 1975.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