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24-10-27 10:14 编辑
震动全国的济南越狱 —记邓恩铭、何之瑜等同志的越狱经历
中共山东省委机关,由于叛徒王复元、王用章兄弟二人的出卖,原省委书记邓恩铭,于1929年1月19日在省委宣传部机关被捕,省委宣传干事王崇五和朱岫蓉夫妇同时被捕。随后省委秘书长何自声(何之瑜)、省学联负责人朱霄、省委巡视员孙秀峰、团省委代理书记宋耀亭、山东济难总会负责人杨一辰等10余人被捕。关押在济南省府前街的警察厅拘留所内。 当时,济南被日军占领,但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与国民政府谈判,于1929年3月18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南京正式簽署《济南协定》,《协定》规定自换文签字之日起,至多在两个月内,日军完全撤出山东。 邓恩铭、何之瑜等共产党人知此消息后,认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国民党进驻济南后,将会加强对共产党人的迫害,狱中的党员恢复自由的希望将会更小,为此,邓恩铭、何之瑜等决定:利用日军和国民党政府交接的机会,寻找时机,发动越狱斗争。这一决定立即得到狱中绝大多数党员的拥护。计划确定后,邓恩铭、何之瑜、杨一辰等人秘密进行了组织准备。 狱中的土匪犯头头李殿臣等土匪在邓恩铭、杨一辰做动员工作后,表示愿意带头冲锋开路。当越狱的组织领导以及出狱后的疏散方向等问题还未详细研究时,越狱计划不慎被杨一辰同囚室中的一个不坚定分子得知,他企图向敌人告密。性情鲁莽、处事不慎的李殿臣在这时仓促举事了。4月19日晚7时许,李殿臣等几个人借上厕所之际。打倒看守,缴枪十余支,鸣枪举事。杨一辰、李宗鲁等人也不得不同时行动。由于总的准备没有做好,其他囚室的人事先不知此行动,没有思想准备,连镣铐都来不及打开,根本无法参加越狱。 杨一辰、李宗鲁、朱霄和土匪等15人,从拘留所东大门的南墙壑处,跳越而出。当马路上的警察企图拦捕时,当即被其打死打伤各一名。接着向章丘方向逃去。杨一辰身体很虚弱,跟不上大队,混入市民中,混出城,取道天津去大连,终于脱险。其余人员被追兵赶上,又重关入监牢。第一次越狱失败。 1929年5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从泰安迁到济南。邓恩铭、何之瑜、朱霄等人转押到济南山东省立第一监狱。各地抓捕的共产党员也由泰安解押到第一监狱。监狱中共产党人越来越多,以邓恩铭为首的何之瑜等共产党人开展了有组织的周密计划斗争。 邓恩铭、何之瑜等对狱中各类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做工作。 对党员进行教育,给文化低的党员买千字课本,指定专人教识字,提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 对囚室中一股犯人做争取工作,教他们如何辩护,无偿代作辩诉词,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中国革命前途,批驳敌人的共产党“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等谣言,共产党人在犯人中的信仰日益提高。 另外对狱中由日军占领时留用的职员,抓住只是混饭吃的特点,进行教育,使不少看守、杂役人员对共产党人产生了同情心理。 对于狱方给囚犯吃霉烂的高粱面和小米。邓恩铭和何之瑜等领导了两次绝食斗争,取得了胜利。国民党当局承认了绝食斗争的要求,伙食得到改善,开除了所长,取消各号铺头,由所长指定的制度改为完全由囚犯公举。经过二次绝食斗争后。共产党人在狱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一次越狱失败后,邓恩铭、何之瑜、朱霄等人,认真总结了前次越狱的教训。第二次越狱的准备工作在秘密紧张地开展。 天有不测风云。不料,秘密计划被一自首分子探知。面对紧急情况,邓恩铭和何之瑜等立即商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何之瑜和武胡景故意公开说,越狱,要说干就干,不干就马上停止,并列举了很多困难,邓恩铭则当众宣布“停止这一冒险行动”。 与此同时,加紧进行越狱的准备工作。成立了邓恩铭、何之瑜、纪子瑞、王永庆、武胡景五人组成的指挥机构。邓恩铭和何之瑜把狱中的党员按身体强弱编成三个小队,各小队如何配合、照顾,做了具体分工,发起行动的讯号和越狱后的疏散方向做了规定,还绘制了从各囚室到监狱大门的路线图。 武胡景巧妙地利用与家人通信的信封,把厕所中用于清洁的石灰粉,装入信封放于信插,伪装成书信,各位同志以领信为名,带进牢房,作为越狱的“特殊武器”。 为解决越狱疏散后的路费,除参加越狱的各个党员把零钱集中统一使用外,何之瑜把自己的一支金兜链,通过看守变卖了80元,将60元分配给各难友。 时间紧迫,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入狱中。敌人对政治犯要重审。轻判重,重判死,邓恩铭、何之瑜、武胡景经过研究,认为越狱的准备已大体就绪。同时,因为何之瑜是中共中央派来的干部,假名何自声被叛徒报告得清清楚楚,特别重视,要单独把他押往南京受审,就决定提前越狱。邓恩铭等决定7月21日越狱,这天恰是星期日,晚饭后,第一队越狱人员从囚室中突然一拥而出,打倒看守,夺下第一道门,遂击钟发令,第二、三队越狱人员听到钟声后,迅速行动。 第二队除控制第二道门外,还夺下了看守警的枪支。 雇工出身,身强力壮的王永庆,背起患病体弱的邓恩铭冲出囚室,惊慌失措的看守们企图举枪镇压,第三队人员使用事前备好的石灰粉、沙土和棍棒,一齐打去,狱卒们猝不及防,纷纷抱头鼠窜,一个看守企图重新控制第二道门,身强力壮的刘昭章眼明手快,迅速冲上去将其打死。那些饱尝石灰粉的看守,紧闭双眼,无法反抗。经激烈的搏斗,越狱人多又夺下了监狱的外大门,何之瑜独自走向大门边墙缺,从墙缺出去了,大家迅速按原定计划分路疏散。 越狱的18人逃离监狱后,看守们才清醒过来,一面打电话报告上级,一面纠集力量进行追捕。由于长期的监禁生活,大部分人身体孱弱,穿戴又和众人有别,加之道路生疏,邓恩铭、纪子瑞、朱霄等10多人又被捕回。有6人混入人群脱险,其中何之瑜、武胡景南去上海,蓝志政、孙秀峰北去天津,王永庆和李宗鲁则逃往东北。 这次越狱斗争,震惊了国民党当局,第一监狱看守长因“渎职”被枪毙,山东省高等法院受“戒饬”,在全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称之为“济南巨案”,1929年7月25日的《民国日报》有报道。邓恩铭等被捕回后,受到更加残酷的刑罚。邓恩铭始终不承认真实身份,以“黄伯云”名字与敌人周旋。邓恩铭、朱霄等最后壮烈牺牲。 2023.4.14 参考资料: 1.中共一大代表丛书《邓恩铭》169-183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2,郑超麟:《怀旧集》记何资深200-202页。(东方出版社199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