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65|回复: 2

学习梁氏先辈 传承优良家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3 14: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先海先生 于 2024-11-4 13:25 编辑


    澧水下游梁氏,自先祖梁兴卜居新洲车渚河北以来,已600余年。  
    600余年来,梁氏不仅人口发展快,而且英才倍出,光彩照人。 特别是第四代梁铭、梁铎、梁铨,第五代梁宝、梁宪,第六代梁楧、梁椲等更是出众。以至于当时梁氏准备修谱,朝廷得知后决定在府库中拨出白银300两,作为梁氏修谱之糗糒费。在中国数千个姓氏中,修族谱得到朝廷出钱资助的,可谓寥寥无几。梁氏为何能受到如此待遇呢?当朝工部户部尚书李如圭在为梁氏族谱写的序言中做了很好的回答。
      李如圭,字国宝, 明朝澧州澧阳(今湖南津市李家铺乡土桥树村)人,明弘治十一年中举人,弘治已未科(1499年)进士,先后历任江西安福、建昌知县、广西兵备道按察使、监察(佥都)御史、陕西巡抚、户部侍郎、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嘉靖十九年遭吏部给事中周怡上疏参劾,致仕回乡归澧。68岁时卒于澧州,葬州西北白岩山(今临澧县新安镇境内)。
      李如圭不仅是工部尚书、户部尚书,而且是梁门女婿,其妻是梁铨之女。
      李如圭在为梁氏族谱写的序言中说道:从来人文之兴,氏族之盛,皆气数使然,非倖致也。如吾里梁氏始而瓜瓞新城,继而蕃衍通邑,云礽子姓,愈出愈奇,使徒众而弊无闻焉,亦胡足称。而梁之人才辈出冠盖相连,文风雅望,冠甲荆楚,吾安得不表?而出之以誌,一时之盛焉!如国家取士,原以苟禄为卑,贪腐为贱,出于此则重矣。而梁之如铎、如宪、如宝、如宁者,皆一时之名士也。铎以耿介之资,而不折腰于督邮宝以廉峻之才而疏斥当朝之刘瑾,直风清节,骨鲠批鳞,莫不啧啧人口。
      古之国士何以如此?此梁氏士品之高也。国家设学,原以败行为僻,匪才为弃,而梁氏如朴、杞、柏、椲、櫻者,一时重望也。问其行则孝友睦娴,问其学则诗书礼乐、渔经猎史,悉成通艺,辞赋诗章,脍炙人口,古之鸿才遽养、老师宿儒,亦不过此,此梁氏文雅之盛也。国家序齿,原以夭折为凶,不成人为可矜也。而梁氏之如宏、定、柯、松、模者,一时之耆耄也。问其杖于朝着有三问,杖于国者有九褒,封诰赠问蒙恩宠,古之商山四皓、香山九老,亦不过此,此梁氏耇德之最也。
      李如圭的序言,对当时的梁氏家族做了极高的评价。当时梁氏修谱,能得到朝廷重视,一是梁氏人才倍出,外出做官的比较多,李如圭称之为冠盖相连,冠甲荆楚。梁铭、梁铎、梁宪、梁宝等,都是做官之人,职位都在知县以上。二是为官清廉,官德好,不惧权势,如梁铎不折腰于督邮,梁宝敢于上疏参告当朝刘瑾,直风清节,骨鲠批鳞,受到人们啧啧称赞。三是梁氏搞学术研究的较多,梁朴、梁杞、梁柏、梁椲、梁櫻等,都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有很大的名气,李如圭评价说:诗书礼乐、渔经猎史,悉成通艺,辞赋诗章,脍炙人口。四是梁氏家族人口寿命长,梁宏、梁定、梁柯、梁松、梁模等,都是长寿之人。因此,李如圭感叹说:古之商山四皓、香山九老,亦不过此
      我觉得,我们今天研究族谱,不仅要厘清我们的世系瓜瓞,了解我们的来龙去脉,更应该学习我们的先辈勤奋向上、修身养德的精神。在感叹先辈勇于开拓的同时,积极传承他们的美德家风,让氏族家风发扬光大,传承万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精华之作,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4 1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历史文献精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0:03 , Processed in 0.0322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