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17-4-4 22:15 编辑
巧遇邓颖超
2017年清明,心中祭奠周总理。此时让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1986年5月21日,巧遇周总理夫人邓颖超的热烈场景和激动心情。 那天,西安市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有些炎热。我们一行五人,由时任汉寿县文蔚乡党委书记郭儒刚带队到十偃、西安,一办事,二参观,住西安市北新街招待所。正值午睡,他们四位一倒下就睡着了,发出不同格调的呼噜声,此起彼落。不知为什么,我像若有所事,就信步走上大街,游览古城风光。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西汉、前秦、隋、唐等代均在此建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古代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这里执政二十年。当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早听说,此地名胜古迹很多,有大雁塔、小雁塔、碑林、钟楼、鼓楼、兴善寺、半坡遣址、阿房宫旧址等。而我最关注的是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旧址。因此西安此行,我只想尽快找到它。 我走着走着,只见前面有个宽阔的广场。广场的东西两端连接街道,南面是块开阔地,栽种着树木花草。
北面是个大院,屋宇高大整齐。我抬眼望去,只见大院门楹左边挂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长条木牌,黑底白字,十分醒目。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没想到久已向往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旧址就呈现在眼前。我兴奋不已,便立即跨进大门。门内有个售票处,门票两元。 此地原名叫做七贤庄。193年12月,周恩来全权代表中共来西安同被张学良、杨虎成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达成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协议。从此,我党在此建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办事处的主要工作就是宣传统一战线,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线输送战争物资。 正值午休,参观的只有30多人。大家浏览墙壁上的照片,随意参观,无人解说。我参观后,已略知大概。接着又参观原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宿舍、厨房和会议厅等,初步领略了当时周恩来所领导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战争所作出的具大贡献。 大院内左侧,有一间木结构的办公厅,约60平米,黑漆的木制门窗显示着古老的建筑艺术,非常大气、美观和庄严。办公厅门前,横挂着一根用红布条拧成的绳索,约两米长,两端拴在两根不锈钢的矮柱子上,不准游人擅入。纪念馆工作人员说,厅内的物品,基本上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原物。游人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留下一些无可奈何的遗憾。 参观完毕,我就在馆内商店买纪念品,准备出门返回住地。那位售货的年轻漂亮的女营业员,面带微笑地悄声说道:“您别出去了,待会儿有位中央领导来,如果出去了,就不能再进来。” 我轻声问道:“谁?” “邓颖超。”她这三字说得比前句的声音还要小,好像生怕泄漏出去。 邓颖超是周总理的夫人,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人。1983年6月,年近80高龄的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她德高望重,国人无不敬仰。我们平日里只能在报纸上端详照片,在书本上了解事迹,别想面睹尊容。因此,我非常感激地回答说:“好,好,谢谢,谢谢你!” 接着,又有好些游客进来。 没有多久,突然见大门口两旁站了两名警察。我不禁朝门外一望,啊!不知何时,门外广场四周也站了好些警察,差不多20多米一岗。一个个服装整齐,态度严肃。一霎时,让大院内的气氛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 不一会儿,有4辆小车,轻轻地停在门前。第一辆小车下来三位男士,可能是警卫和当地领导。第二辆小车车门开处,只见两名女工作人员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两腿迟缓地挪出车门,蹒跚地步入大院。在老太太身后有位女士拿着一把崭新的木制便椅,这说明老太太的身体欠佳。因为当时纪念馆内还没有坐式便器。 大家一眼就认出了迎面走来的正是邓颖超主席,情不自禁地鼓掌欢迎。一边鼓掌,一边迎了上去,自然形成一支夹道欢迎的队伍,竟有一、两百人。有的伸着脖子,有的踮着脚,还有的站在凳椅上,一边望着老人家的身影,一边情不自禁的鼓掌。邓颖超从我面前不到一米远的地方慢慢走过。老人家慈眉善目,面容憔悴,一边走,一边点点头,或挥挥手向大家亲切致意。此时,我激动地望着邓颖超,只知道一个劲地鼓掌,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是年,邓颖超年高82岁,虽然有点儿老态龙钟,却神采依然。周总理是1976年逝世的,享年77岁。恰好时隔10年,邓颖超不顾年高,不顾疾病,来此睹物缅怀,难能可贵啊! 掌声一停,馆内就变得十分安静。因为人们都全神贯注着,不知邓颖超在缅怀亲人时会有哪些举动。 邓颖超没有看其他展室,也没有看墙壁上的图片,径直向那间办公厅走去。工作人员解开拦挡在门口的红索,将邓颖超扶进门。办公厅正中有张黑漆办公桌,桌后有一把黑漆太师椅。桌前角一边是文房四宝,一边是几本厚书。厅的三壁摆设着三套茶几、坐椅,系当时周总理接待客人所用。因年深日久,几椅上的红漆斑剥脱落。邓颖超走近周总理曾经办公的办公桌旁,慢慢地坐在周总理曾经坐过的太师椅上,两手轻轻地搁上两面旁扶手,虔诚地望着办公桌默衰。遥想当年周恩来在这里处理重大事务的神情,以及力挽狂澜的勇敢、智慧和艰辛。此时此刻,邓颖超百感交集,难以言表。大院内一片肃穆宁静,连空气也好像停止了流动,因为邓颖超老人已经把我们带进了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 邓颖超默哀约三分钟站了起来,环顾办公厅的四周,就依依不舍地走了出来。在众人的簇拥欢送下,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出大门。她迈过门槛,接着又侧转身来,向我们挥手告别。(周世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