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家协 于 2024-11-12 12:20 编辑
古澧州《名胜纪》之——观澜亭、车渚书院
九、观澜亭 志载:“在兰江门外东。正德七年(1512),知州向子俊建,今废志载①。” 注释: ①志载今废。
十、车渚书院 志载:“州东三十里。一名萤渚,即晋车胤囊萤读书之处,其傍有墓。”①
宋王齐舆诗 儒生骨朽名犹在,高冢相看已乱真。只认夜深萤聚处,便应泉下读书人。 元教授李寓记 故晋吏部尚书车公胤,澧产也。囊萤照书,用博雅,位通显。晋渡江诸贤,得与清流之列。考《图志》,可见其受姓犹有存者。故诸以车得名。又曰“萤渚”云者贵之也。异时,澧移治,此地阡陌、署舍略具亡,何复旧所庙学。在车渚者,固无恙,犹别曰“新州文庙”。有年数矣,芜废弗治。大德丁酉(1297),肃政恒庄李公廉治鼎、李,因省亲过之,乃谋于长官杨君曰:吾亲倦官,辄敞梅轩,复税驾渚之上,君亦此土之长人者,畴非甘棠,而不一封植之,况庙学耶?杨君即奉命梅轩公,率士人咸相其后,然仑奂仅美。越明年李公为御史,一再至,则殿堂、门虎、甓甃䆳坚、绘素炳明,弃免俨穆,虽支郡下州,曾莫敢雁行齿列。自庚子(1300)冬,迄明年夏五月即工,耆者为御史言,相是者,盖无几人。绩用新美,则皆梅公之劝,使杨君孤立一意之所就也。那别驾焦公鹏翼、推官薛公发谅,议以遭既徙旧治,更立学在新洲清,乃以那称,千义无谓,当用安乡范文正读书堂故事,扁以“车渚书院”,而奉武子相于讲堂之西偏。崇德象贤,一时媚学好修之士,得于感慨而兴起,此院名之所以始也御火公喜曰:吾有以寿,吾亲矣!乃举酒以,并落杨公之成而谢之目,为星贤植名教,为宇宙培人才,子之功甚茂,而子非食其职者,所为乃晶落,懂人意事可缓,而勇于为,与当为而息焉者,亦少愧矣。于是郡文学李富记,御史所以谢杨公、者老所告兴作之由,以侯方来。庶几息者进于勇,而使当为者不敢缓,其不朽庸可冀也。杨君青社人,名国祯:梅杆李公,晋山人,名患。其长子则御史、恒庄公庭咏也。大德五年辛丑(1301)立石。
国朝郡人梁宝记 书院崇晋吏部尚书车先生也。渚名因美姓,而书院以地名,仍旧号也。按先生讳胤,字武子,南平人(澧在晋,号南平郡也),幼好学,家贫不常得油,囊萤照书夜读。多懿行,乡誉之,桓温引为主簿。孝武时,为国子博士;安帝时,为护军至位冢宰;位之通显,其苦学中来耶。旧书院在州东三十里,唐李泌所筑新城内,毁于兵,遗址仅存。百余年,竟无一兴废举坠者,足为太息。近侍御李国宝内艰家居,刻先生官衔字于碑表、于通衢。适御史高公按澧,见之日:有是哉!“囊萤故事”世虽五尺童子犹乐称之,为其处贫䆧而向道义也。而故土无祠,大为缺典。咨诹之事,急孰甚兹。乃以事属有司。时贰守欧阳公署郡,毅然任为之,即其旧所崇台辟址。经始于是岁季冬,明年春落成矣。是役也,几百所需,非赎罪人,则捐已俸。民不知有兴作,财不动夫公帑。但见崇门揭扁,朶翰惊龙,庙貌深严,肖像俨若;缭垣墙以植松竹,甃(车瓦)石以除草莽,严关键以远秽浊;渝已湮之井,辟未广之衢;丹青绚目,橡角悸心。先贤灵神,乐于是栖;后人崇奉,得于是展,骑与休哉。古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礼经》谓:以劳定国,以死从事者祀之。夷考先生不独少焉,苦节励行,其立乎本朝也。既力拒奸邪,加道子以殊礼,孝武嘉其有守。又以时望昼计,慑王国宝解职待罪,及元显骄恣,欲禁抑之,竟以身殒。大节凛凛,犹有生气。崇祀先生,于礼无不宜者。由兹,聚生徒以考德问业,时祭祀以崇德象贤。吾乡后进拜瞻,眄仰之余,论世尚友。其所以感发兴起,励先生之志节,以驯造夫孔孟之醇全。亦行高升远之渐,不犹愈于置里闬之先哲,于度外而躐等,欲速以为贤哉!夫顽懦廉而立志,固风化之所及。一讴歌哭泣之善,尚能感人动物。孰谓先生高风硕节,不为后学模范,一方具瞻耶?二侍御、二守公高识远见,所为超出人表,乃如此。书院事竣,咸谓予密迩先生故宅,命书事于石,以垂不朽,更 为俚词,使歌以祀先生慕: 古道兮洋洋,奋钻研兮精详 驹过隙兮昼短,寂沉沉兮霄长。 四壁立兮乏膏油,流萤来兮聚绣囊。 德业进兮俊义,推行能修兮声名扬。 矩度兮重乡间,群召兮求贤良。 捧檄喜兮动颜色,崇阶历兮登庙廊。 嫉邪兮切齿,直气兮凌霜。 居位宁知爵禄丰,捐生惟欲邦家昌、 幼而学兮壮而行,生而顺兮死而康 增嘉山之崔崽兮渚水明光,激后学之志节兮仰止门墙 岁时崇顺兮缛礼仪,容俨穆兮高堂。 牲陈兮系与羊,乐奏兮宫与商。 涧革沼芷荐芬芳,芯香椒馨奠瑶筋。 灵兮忻忻来故乡,些招何必溪巫阳。
涔涯诗 进取关心学业勤,立朝节义更凌云。 半窗萤火随衰草,千古书台伴落醺。 青史尚堪寻往事,荒丘何处扫遗坟。 尚书雅望兰江重,景仰高山属后人。 又: 百年书院喜重开,车诸文光照草菜。 藻芷新增崇德祀,衣冠再睹济时才。 不须宰木寻芳蹋,犹有流萤绕故台。 发隐敢言余预力,表章深赖巨卿来。 (高家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