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24-12-9 08:54 编辑
.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花卉以它们各自独特的姿态和色彩,把这个世界装点得美丽和谐。春日里,桃花嫣红,樱花如雪,竞相绽放,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驻足观赏,吟诗作画;夏日,荷花亭亭玉立,清雅脱俗,成为池塘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秋风起时,菊花傲寒而开,鲜艳馨香,常引人驻足观赏。更有那漫山坡下、渠港边、小路旁、杂草中不择地而生的野菊花,以它独有的风姿,赢得了我的深深敬意与赞美。 我读书不多,读过过古人描写桃花、杏花、梨花、荷花、兰花、菊花、桂花、梅花等花的诗文,可描写野菊花的诗文真的没见过。加上我也不是文人墨客,与花结缘甚少,真正爱上野菊花还是年轻时做农村工作的那段日子。 我的住户是生产队经济条件略好的贫农社员。户主是老队长杨怀素,一位老实憨厚的农民。据说,他爷爷、父亲是药农。家里和邻居一般小病,尤其是生疮、蚊叮虫咬等病痛,就是靠他家的草药医治,不但效果好,花费也少。老队长虽没传承前辈的药技,但对草药治病也略知一点。 那年夏,我腿部生疮,吃药打针都用了,效果不佳,还是痛得要命。老队长看了,建议我用草药治疗。我十分赞成。当天吃过晚饭,我洗完澡,洗完衣后,他把采来野菊花叶、两种我不认识的什么野草,在嘴里咀嚼后放在我生疮部位,并用一块干净的旧布包好,叮嘱我好好休息,明天就会消肿止痛。那夜,大约在半夜就不痛了,且美美地睡到大天亮。早晨,老队长解开药包,用野菊花叶茶水洗过伤口,挤出伤口内的白色腐肉(我们都叫它“龙”)。嘱咐我不要沾生水,喝点野菊花茶,坚持用野菊花叶汁涂抹伤口。我尊照老队长的调理方法,算起来三天就痊愈了。我对老队长的医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对野菊花有了新的认知,并产生爱慕之情。 野菊花,没有温室里花朵的娇柔与依赖,它生于荒野,长于贫瘠,却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绽放出最耀眼的生命之光。它不挑剔土壤,无论是岩石缝隙,还是路旁草丛,只要有一缕阳光,一丝雨露,便能扎根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恰似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书写着生命最动人的篇章。 初秋时节,当万木开始凋零,百花逐渐隐退,野菊花却悄然登场,为大地披上了一袭金黄色的外衣。它的花朵虽小,却密密麻麻,成千上万朵聚在一起,形成一片片璀璨的金色美图,远远望去,如同夕阳下的波光粼粼,温暖而明亮。走近细看,每一朵野菊花都精致异常,花瓣层层叠叠,细细密密,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虽不浓郁,却足以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后来,朋友告诉我:野菊花的颜色,虽以金黄为主,却也不乏纯白、淡紫等变种,它们在不同的光线下,展现出不同的韵味。金黄的野菊花,如同秋日暖阳,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白色的野菊花,则如同冬日初雪,纯洁无瑕,让人心生宁静;淡紫色的野菊花,则多了几分神秘与高雅,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留下的秘密,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这些色彩各异的野菊花,共同编织了一个多彩而丰富的秋日梦境,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外在的美丽,野菊花还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据从事药剂工作的同学告诉我:自古以来,它就是中医中常用的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降火等功效。在民间,人们常用野菊花泡茶,既能解渴,又能保健养生。尤其是在那些偏远山区,当医疗条件有限时,野菊花成为了村民们抵御疾病、保持健康的天然良药。 我从农村工作队回到单位后,喝野菊花茶成了我的爱好,尽管它有点苦。 野菊花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正如那些在社会底层默默付出、为他人带来光明与希望的人们,他们的善良与无私,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野菊花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与实用价值,更在于它所象征的精神品质。它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用自己的方式绽放光彩。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坚韧与纯净,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贡献。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困境,但只要我们像野菊花一样,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勇敢地面对一切,终会在生命的某个角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让我们以野菊花为镜,学习它那份不屈不挠、默默奉献的精神,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以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野菊花,我把你当着大自然的精灵、秋天的使者、我心灵的灯塔。我要像你那样——坚强向上,乐于奉献,更要学你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凡。感谢你,野菊花,你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美丽与伟大,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赞歌。 |